那一堂课:朱老师教会我们诚实

2023-01-07     作家方晓莉

原标题:那一堂课:朱老师教会我们诚实

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可能是下学期,或者是二年级,当时刚好到新学校学习,朱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她问了我们一个问题:“你们现在存钱多少?”

我顿时震惊了:这大家都存钱的么?……于是我赶紧问前后桌:“你们存钱了吗?”有的人点点头,说存了多少,还有说存了多少。

我便努力寻找没有存然而也想说数字的人,终于让我找到希望了,有人说:“唉!我哪里有钱。要么随便说个数字好了!”,我大喜,连忙说:“我也想这么干!”,要是说一分钱也不存,肯定不好,好像显得自己不存钱一样,尤其班主任特别问我们,这件事肯定很重要!所以我跟周围当中有些没存钱,但打算自己乱报个数字的人商量,你打算说多少,我打算说多少。最后大家心里有个数,跟菜市场似的,一时间也有点热闹。

朱老师静静在讲台上看着,一改以往的严厉,居然没说什么话,我当时真是太天真了。

(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分享:撒贝宁的表情包。)

然后同学一个个站起来的,有的说存了几百元的,也有说几十元的……将近百元那种。

轮到我的时候,我想我肯定脸红了,因为脸上火辣辣的,但我强装镇定,也报了个数字,不上不下,我印象中最多三四十元这种:看起来既不那么高,也显得我良心没有出卖多少……是的,我也不好意思报太多,毕竟羞愧。

坐下的时候,也不好意思。

轮到一个同学的时候,他站起来了。

老师问他:“某某某,你存了多少?”

他说:“0。”

当即,大家哄堂大笑,连我也笑起来了,心想,这人怎么这么傻……怎么说出来了?……还有人在嘲笑他,说:“哎呀!怎么居然是零!哈哈哈!……”,听到这种嘲笑,我心里面也不是滋味,心想,哎呀,这小子还太年轻了,像我,怎么着也想了个数字,过得去就是了……你看,被人嘲笑了吧?……

等到全班都说了自己存钱的数字后,朱老师开始讲话了。

她说这次班里的同学都说了自己存钱多少,然后说最多多少,最少多少……我印象中很深有个同学,他说的是实话,因为他家里很有钱,除了有钱之外,他还很节约。

这两种特点在同样一个人身上出现,还挺难得。

当朱老师提到那个存钱为“零”的同学,大家都哈哈笑起来。

朱老师却怒斥道:“你们笑什么?你们真的存了那么多钱吗?全班,多少人在撒谎?你们觉得某某某同学很傻,那么你们自己像样吗?……你们当中有多少人,真的存钱是你们报的数字?全班有几个人是诚实的?……没错。某某某同学说存钱是零,但在我看来,他有你们都没有的优点,那就是:‘诚实’。”

说完之后,朱老师严厉说道:“我看你们全班同学,都应该向某某某同学学习,他有你们没有的优点,那就是诚实!你们知道什么叫诚实吗?诚实就是不说假话!像某某某同学这样,他说只有零,就是没有存钱!不要为了虚荣而说假话。这次,我们班大概只有几个人是说了真话的。”

我惊讶,怎么只有几个人?……这时候我朝着班里同学一看,好家伙,之前面不改色,说自己存了多少钱的人,此刻竟然也不敢正视朱老师,不少脸色也红了。

我顿时心中一紧,好家伙,一开始就骗我?……这还不如我老实。

我那时候也认识到:有些人说话,可能看着很真,但是不一定是真的(就好比一开始说自己存了多少钱的人,我尚且无知,跟几个人还在商量存了多少钱,但其他人,有的早就已经撒谎,而且根本没让我看出来,如果不是朱老师特别指出来,我可能也不知道。)。

所以也许很多时候,我不应该只听这个人怎么说,我还要自己去调查,去追查真正的真相。

因为有些人可能一开始就伪装了的,而你并没有发现。

所以还是要自己多观察。也多研究。多找结论。

不能随便下定论:因为有的人骗人,看起来很像真的。

至于某某某同学,生性有些放荡不羁,万万没想到,还被老师表扬了。至于他的成绩么——————说实话,不怎么样。

但在这件事上,却狠狠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这件事,也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很多时候,别人对外说的事情,或者对你说的,不一定是正确的,这个人也会有自己的伪装,甚至比你想象的更为圆滑。

所以在这之后,我遇到一些事情需要求证,我往往还会去问下当事人,到底怎么样的?并且问清楚:“你没有骗我吧?……”,并且获得更多资料。

因为一个人如果骗你,三言两语或者透露更多,是很容易露馅的……这之后,我在求证过程,尤其与人打交道,求证事情的真实,话语的真实,往往都在于看对方什么时候露馅:有的人是出于苦衷,有的人则习惯于狡辩或者撒谎,有的人也会因为有些原因,而不说真话,但到最后,都愿意和盘相告,有的即便不说,但看态度,也明了了。

所以可能很多事情,只要愿意求证,求证再三,还是可以得出真假的。

(当然,最好的办法,是求知事件的真假,求知到之后,与对方实情进行相互印证,印证之后,可知道事件的真伪,或者人之真伪,或者话语真伪,可多方进行对比与求证。

值得一提的是,早年前我发现很多事情是真的,但人的话语是假的,但不知道到了什么时候,我发现很多事情所谓的其实是假的,但人的话语倒是真的……不知道这到底是出于什么变故所致。)

而我庆幸于朱老师给我上的这一课:这一课并不仅仅在于教会我要诚实,诚实面对一切。

她也在这件事当中,让我看到很多人,是不会跟你通知的撒谎,所以我需要求证真实,哪怕这个人是如此说的,不管是公开说的还是私底下这么对你说的……但是,你需要求证再三,而获得答案。

如果是假的,则一定会露馅,或者看对方态度,或者直接去求证事件的真假,那么很容易得出真正的结论。

(来源:作家方晓莉)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e82e8b7d252b50ece5a029aea4f2f06.html



事实与人生

2024-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