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为复国来到中国,跪地两日,只为见李鸿章一面,最终沦为乞丐

2023-12-31     吴忠强

原标题:此人为复国来到中国,跪地两日,只为见李鸿章一面,最终沦为乞丐

中国与琉球的交往可以追溯到明洪武年间,当时琉球中山王承察度派遣使者来华,从而确立了琉球作为中国藩属国的地位。这一关系持续了五百多年,保持着宗藩关系,始终稳如泰山。然而,1875年,随着同治帝的驾崩,光绪帝即位,琉球却出现了异常的情况,没有做出任何表示,让清廷感到困惑。

中国向来注重礼仪,奉行着礼尚往来的原则。中琉之间的贡使往来,中国一直秉持着厚往薄来的传统。每次琉球朝贡,都能得到数倍于贡品的丰厚回赐。这种制度下,琉球一直是受益者。因此,琉球在属国新君登基的时候不可能缺席,除非发生了重大变故。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琉球在这一时期出现异常?直到三个衣衫褴褛的异国人跪倒在福建总督衙门前,清政府才得知事情的真相。原来,日本强迫琉球断绝与清廷的宗藩关系,试图吞并琉球,但遭到了琉球的坚决反对。琉球国王苦苦哀求,希望保留与中国的宗藩关系,但日本拒绝了。在这危急时刻,琉球国王秘密派遣了三位使者,向德宏、蔡大鼎、林世功,前来中国求助,他们的艰险旅程令人唏嘘。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清廷考虑到国际形势的复杂性,拒绝了出兵的请求。这使得向德宏一行人感到焦急和失望。在清廷眼中,这一事件堪称棘手。几年前,中国曾经在牡丹社事件中吃过日本的亏,而如今琉球却跑来控告日本,形势变得更加复杂。

实际上,日本对琉球一直心存野心,尤其在明治维新后,琉球成为了日本扩张的首要目标。面对向德宏的请求,清政府陷入了两难境地。尽管李鸿章与日方进行了谈判,坚持琉球自古即是中国的属国,但在国际斗争中,清政府显然无法容忍日本的行为。然而,当日本提出分岛改约案时,清廷也未能阻止琉球的灭亡,使得琉球主权归属问题悬而未决。

李鸿章劝告向德宏离开天津,给予他一些路费。然而,向德宏并没有回国,而是选择留在北京,展开救国运动。十余年后,他的身影在北京的羊肉胡同再次出现,生活艰辛。他为了那个已经灭亡的祖国,付出了艰苦努力,对于琉球的爱国之情令人感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e7c242cc51131cb911ed876db618a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