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1月6日,空八师轰炸大和岛炸塌大和洞,炸死了多少敌军?

2023-12-17     半壶老酒半支烟

原标题:1951年11月6日,空八师轰炸大和岛炸塌大和洞,炸死了多少敌军?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的将军级战犯们终于露出了本色:有人幸灾乐祸,有人异想天开,有人忧心忡忡,绝大多数都认为那将是一场难以取胜的艰难战争。

我们看电视剧《特色1959》中众将的反应,基本都符合史实,文强、沈醉等人的回忆录,跟电视剧演的基本一致,邱行湘的外甥黄济人写的《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也有大段文字描写战犯将军石怎么被志愿军的英勇事迹感动并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功德林将军级战犯对志愿军的理解不够全面,如果他们知道在1951年,我们志愿军空八师在轰炸大和岛的时候,一口气轰塌了大和洞,并摧毁了岛上88%的地面建筑,炸毙无数敌军,不知又会作何感想——王耀武杜聿明肯定欢呼雀跃,黄维和周养浩等人的表情,一定很有意思。

当年的功德林将军级战犯为了帮助我军了解美军,写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但是他们分析我军与美军的优势与劣势时,说得并不是很客观。

那些人吹捧美军的话,现在听着以很耳熟:“美国军队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军队,这一点,在二战时期早已被证明。二战过去的时间并不长,美军的基本组成并没有多大变化,他们的士气还在,作战经验也不过时,武器装备也没有刀枪入库……”

吹美军的武器装备,吹美国的工业能力,估计山姆大叔听了都得脸红,那些败军之将却面不改色,又转而对志愿军的武器表示看不上眼:“空军就那几架日本教练机,海军也是一样,重庆号巡洋舰被炸沉后,手上就没有一条可用的战舰。”

黄维康泽周养浩等人可能忘了:就是没有空军也没有海军的解放军,消灭了老蒋八百万军队,并将他们逮进了战犯管理所。

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在武器,更在于人,即使是现在,中东很多土豪世界各地买先进装备,最后却都成了沙漠草鞋兵的战利品,连民间武装也打不赢。

事实上当年的功德林战犯还是目光狭隘,志愿军也并不是没有拿得出手的空军,虽然飞机比美军差一些,飞行员经验也不是很丰富,但要论起“空中拼刺刀”,一个志愿军能单挑三个美军,我们拜读志愿军飞行员孔宪东、张随军、吴天军、韩明阳等人的《志愿军空军在朝鲜战场》《亲历首次轰炸大和岛》等回忆文章(本文黑体字均出自这几位英雄的回忆),就会发现只要装备没有代差,志愿军空军打起美空军,那也是入雄鹰搏夜枭,被斩落的美军王牌飞行员,也不止三个五个。

实事求是地说,当年我们的空军在装备上确实落后:“1949年11月才成立的中国人民空军,当时仅建成两个歼击航空兵师、一个轰炸机团、一个强击机团,各型作战飞机不足200架。新组建的志愿军空军飞行员亦大多来自陆军,刚从东北老航校毕业不久,平均飞行时间只有200小时,驾驶喷气式歼击机飞行仅15小时左右。”

当时志愿军空军主要使用的是苏制米格9和米格15型喷气式飞机,其作战半径小,飞行时间短,从安东(现丹东)机场飞到朝鲜清川江,作战仅五分钟就得被迫返航——再打下去,油就不够了。

志愿军的飞行员大多数是“新兵”,侵朝美国空军首批投入的兵力就有十万余人,出动了作战飞机一千一百多余架(占当时美空军总数的1/5),这一千多架飞机,大部分是当时最先进的F84、F80、F86,其飞行员大多参加过二战,王牌飞行员的飞行时间多达三千小时。

纸面和装备上的对比,志愿军无疑处于劣势,但是就战机和经验都处于劣势的志愿军空军,却把美空军打怕了。美空军参谋长范登堡悲叹:“中国几乎一夜之间,便成了世界上空军力量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我们(指美军)的战斗轰炸机除了扔掉炸弹、四散逃命之外,别无其他办法。”

据不完全统计,到1951年年末,志愿军空三师参战八十六天,共出动飞机二千三百九十一架次,空战二十三次,击落敌机五十五架,击伤八架,志愿军空二师、空四师、空八师、空十师同样也取得了辉煌战绩。

志愿军与美军的空战,史料记载极多,咱们今天的话题,主要是来聊空八师轰炸大和岛的大快人心场景,空三师和空四师的战绩,咱们有机会再说。

1951年11月6日,志愿军空军首次轰炸大和岛时,年仅二十三岁的空军轰炸航空兵第八师二十二团二大队大队长韩明阳,担任了轰炸机队的领队长机,亲历了那次轰炸行动的全过程。

大和岛位于鸭绿江口岸的朝鲜西海岸,是侵朝美军和南朝鲜军的主要前哨和雷达阵地,岛内盘踞着李伪军“白马部队”一千二百余人及美陆海空军情报机构四百多人,并设有大功率雷达、对空台及窃听机器。

为了拔掉这颗眼中钉,空八师二十二团二大队出动九架图2轰炸机,由大队长韩明阳率领,携带爆破杀伤弹、燃烧弹对大和岛进行轰炸;空二师出动十六架拉11歼击机、空三师七团出动二十四架米格15歼击机负责空中警戒掩护。

当时志愿军空军轰炸部队只有空八、空十共两个师,空八师有七十多架种飞机架,其中六十四架是图2型轰炸机,一次出动九架图2,志愿军是准备将大和岛夷为平地的——谁让它的名字讨厌了呢。

韩明阳回忆:“当接到中朝人民空军联合司令部(空联司)派专机送来的航空照片时,几十双眼睛立刻都集中在敌人的指挥机构——大和岛上的大和洞,恨不得把敌军阵地布局牢牢地印在眼睛里。大和岛上的敌军侦察机构是插在我们后方的一个眼中钉,不拔掉它,我军的行动就没有自由。”

1951年11月6日14时35分,韩明阳带领九架轰炸机,在战友歼击机的掩护下飞到大和岛上空,先用一阵机关炮打哑了敌人的高射炮,然后降低高度投下了航空炸弹。

韩明阳投弹完毕转过机头,看到敌军的指挥所大和洞完全笼罩在冲天的浓烟中,岸边的两艘登陆舰艇也被炸得开了花。

战后统计,这次轰炸行动共投弹八十一枚,命中七十二枚,炸塌了大和洞,摧毁房屋四十五幢,占原有房屋88%,炸死、炸伤敌少将作战科长和海军情报队长等共六十余人,炸毁敌粮食二十吨,各种弹药弹药万发,炸沉敌舰二艘,而志愿军空军无一损伤,美国媒体当时根本不敢相信志愿军有了如此强大的空军力量:“这次袭击不会是中国方面来的,这次战斗,以小分队驾驶新型轰炸机进行了成功的轰炸,看来不是亚洲人干的……”

经过三次轰炸,11月30日志愿军五十军向被炸成废墟的大和岛发起总攻时,敌人的抵抗只能算负隅顽抗垂死挣扎:“我轰炸机群愤怒地将一枚枚复仇的炸弹向敌阵倾泻下去,大和岛顿成一片火海。志愿军陆军官兵乘势迅速登陆,一举歼灭了岛上残敌,解放了大、小和岛。”

志愿军在朝鲜战场连战连捷,空军也大发神威打出了美军不敢越雷池半步的“米格走廊”,这消息传回国内,不但举国欢腾,连功德林里的将军级战犯们的心态也发生根本的转变。

战事初开时,黄济人记录的战犯们有的夜不能寐,眼角眉梢都是笑,梦里也在打哈哈;有的慷慨陈词,将心肺肝胆和盘托出;有的一言不发,却总是最先抢看报纸。

随着志愿军节节胜利,慷慨陈词者,变作一言不发;一言不发者,变作慷慨陈词。大家开始为志愿军炒米炒面,杨伯涛在写完《关于美军战术之研究》之后,又写了《为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炒干粮》:“调和鼎鼐倍辛忙,为最爱人爨糇粮。只缘此身罪待改,心逐米粒到战场。昼飏烽烟夜烛天,挥汗酣战灶台前。千杓万铲浑意倦,大同江畔报敌歼。”

强者总是应该被尊重的,志愿军英勇作战,不但征服了功德林里的将军级战犯,也让美军见识到了一个不可战胜的对手,我们在感佩之余,也不能不产生一些联想:如果1951年我们有足够的飞机大炮和坦克,抗美援朝战争,是不是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战绩?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cf19fd7c0d68901b6e2b1f270a80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