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高效陪娃的技巧,你get到了吗

2023-04-27   樊村聊教育

原标题:这些高效陪娃的技巧,你get到了吗

今天是儿童节,你家的孩子过得开心吗?#六一儿童节#

中午,我去超市买东西,看到一对母子上演了一场“对决”。

这是一个大约七八岁的男孩,正缠着妈妈要一套手枪玩具,胖嘟嘟的脸上写满愤怒,在大家的注视下,肆无忌惮地要挟妈妈,一张大嘴,眼睛里就挤出两行泪。

妈妈站在旁边,愤怒地边指责,边拉着他走。

很明显,这是一个为孩子过节的妈妈,家里有无数套手枪玩具,不想再买了,可执拗的儿子说啥也不肯走。

这种情况太常见了,天下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如何才是正确高效的爱和陪伴呢?

陪他写作业,逼他上辅导班、考名校,给他买玩具、甚至满足他的物质需求,就是爱吗?

是的,这是爱,这是大多数家庭都认为的爱。

藏传佛教高僧希阿荣博堪布的著作《透过佛法看世界》中,有一篇题为《培养孩子快乐的能力》的文章,上面写道:“关于教育孩子,有一些问题要去探索、要去回答。首先,我们的孩子到底缺少的是什么?其次,我们希望孩子快乐,而快乐的基础又来自于何处?最后,如果真的要寻找问题的根源,它又在哪里?”

你有没有考虑过,孩子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呢?是真实的陪伴和理解。

如果让我找出一件事情,来让孩子感受到陪伴和理解,那就选“游戏”。

愿意陪孩子玩游戏的家庭,一定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家庭。

游戏是什么游戏是儿童的主导活动,能培养儿童高尚的情操,引导儿童认识客观世界,促进儿童身心的发展,是对儿童进行全面教育的有力手段。

这不是我们日常说的“玩”,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就是从游戏中获得的。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游戏是发展人我关系上最重要的方式,幼儿便是在游戏中发展出对社会常规的认识。

游戏阶段理论中游戏的发展与儿童的认知发展相一致的。不同游戏阶段代表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水平,提出三种阶段的游戏理论。

第一个阶段,练习,是儿童产生最早的一种游戏形式,儿童通过自己的身体作为游戏的中心,逐渐地会摆弄与操作具体物体,探索新的动作,从而使自身获得发展。比如扔掉玩具再捡起。

第二个阶段,象征,儿童把一种东西当作另一种东西来使用。比如过家家时用一块布来代替娃娃的衣服。

第三个阶段,规则,是以规则为中心,摆脱了具体情节,用规则组织游戏,比如下棋。

游戏有什么作用游戏有利于发展儿童认知能力。游戏的过程,是孩子认识世界、探索自我的过程,对身体的控制也在不断加强。游戏过程中丰富的语言、音乐、动作,对孩子大脑发育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游戏有利于儿童社会行为的产生。马斯洛认为:“当儿童生理的、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儿童就渴望自己有所归属,成为团体中的一员,渴望在团体中与他人间建立深厚的感情。”游戏一般都需要大家共同合作才能进行,这对幼儿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为了参加游戏必须相互协调、合作,学会自己解决人际矛盾,学会理解和照顾他人、平等待人等。

游戏有利于培养孩子丰富的情感。游戏都是具有竞争性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会增加了自信心;失败以后的挫折感也会帮助他进行自我分析,克服弱点,培养抗挫折意识。

提高陪娃效率的游戏有哪些在这里提供儿童游戏的4种类型,适合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时候来玩。

1、想象游戏:用道具来代表真实物品、模仿某个人物、想象游戏场景和询问奇怪问题,都是想象类游戏,这类游戏可以帮助孩子锻炼抽象思维,增加感受的细腻性。比如角色扮演、过家家等。

2、构建游戏:帮助孩子利用各种材料,比如积木,积塑,金属结构材料,沙,雪等,进行各种建筑和构造活动,反映现实生活,这类游戏可以直接提升孩子的认知能力,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3、体育游戏:把体育运动加入游戏的因素,会让孩子们爱不释手,除了一些常见的体育运动,还可以把其他优秀的场景搬到户外,在更加广阔的场景下进行。

以上就是关于游戏的内容,想要高效陪娃,就扔下手机,陪孩子一起做游戏吧!

关于这个话题,你有什么想要说的,欢迎留言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