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推荐|穿越回去当王爷?你知道古代藩王过得怎么样吗?

2022-03-18   中国国家地理

原标题:新刊推荐|穿越回去当王爷?你知道古代藩王过得怎么样吗?

新刊推荐|穿越回去当王爷?你知道古代藩王过得怎么样吗?

封面故事 藩王与天子之间的亲情,总带着一份小心翼翼。图为元《五王醉归图》中的宋王李宪,他让出储君位给了亲弟李隆基,避免了兄弟喋血宫廷的悲剧。 供图/汇图网

本期目录

古代的藩王是非常让人羡慕的。在某些朝代,他们拥有自己的地盘和军队,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为所欲为,

看起来似乎跟皇帝没什么两样。

不过,你可知道他们要承担列土治民的任务,却又不希望做大做强。拥有堆金积玉的府邸,却难以摆脱藩禁的束缚。

封与削,忠与逆,

名实之间,难以平衡。

藩屏 家天下的守卫者

大一统王朝为了维系“家天下”,催生出宗藩制度。统治者希望,同姓同宗的亲王,将会成为国家的守护者。但血缘真的能带来长久的忠诚与国家的安宁吗?

汉初中央直属的郡县被七个异姓王国围绕,对刘邦是潜在威胁。于是,刘邦逐一翦除异姓诸侯,以自己的兄弟子侄取代为王。至高帝末年,大部分封国已经被刘姓诸侯掌握,刘邦“家天下”的战略构想,得以实现。

削藩 皇帝的系统工程

天下并非单一国家,而是以汉皇帝为盟主的联合体。诸侯王国与“汉国”平行,共同维系“刘家天下”的秩序。

随着天下从战乱中逐渐恢复,被暂时解决的汉与诸侯矛盾,又浮上了水面。皇帝应该怎样撬动“共天下”的局面呢?只有削弱诸侯的势力。

“七国之乱”后,诸侯国军队遭到裁撤,诸侯王的兵权被次第削夺,兵马俑陪葬的盛景一去不复返了。 摄影/王羊

刘贺与未竟的废冢

江西南昌,有一座惊艳世人的海昏侯墓;山东巨野,有一座废弃的昌邑王坟冢。从诸侯王到皇帝,再到庶民、 列侯,刘贺的一生,极具戏剧色彩。

图为刘贺的废冢的狭长墓道,尽头便是“敕赐大明禅院”。 摄影/遗岕

曹植:十年羁旅客

终曹植一生,这种上表及表达为国效力的诗文,未有断绝。然而,以曹魏对待藩王的管控而言,曹植频繁的表现,实在是不合时宜。因为,苛禁宗室的政策,根本源于曹操。

图为明代画家仇英作《洛神赋》写意图。 摄影/遗岕

落难天潢 转瞬即逝的蜜月

所谓的“私匿印信案”,更像是清廷的一个借口,一个杀害弘光帝、潞王及一众有可能入统帝位的前明顶级大宗的借口。学者钟国昌更是断言,清廷“乘机借此消灭一众耗费清廷资源而或有威胁力的宗室”,而此举“意味着清廷优待前朝皇族成员的政策正式结束”。

图为北京明思陵,是崇祯帝与周皇后及田贵妃的合葬墓。清军入关后,曾礼葬崇祯,并营建了地上园寝建筑。 供图/FOTOE

低薪“ 放养”的清朝皇族

如果说明朝藩王是高薪“圈养”,那么清朝对宗室则是低薪“放养”。王公子嗣不仅会“降等袭封”,考试不合格还要被褫夺爵位,成为“闲散宗室”。清朝皇帝对“天潢贵胄”看似刻薄寡恩,但这种制度却最大限度发挥了拱卫帝室的效能,令金瓯永固。

图为《清末北京主要王府分布示意图》,描绘了清朝铁帽子王府的分布位置。

府库 明代藩王的荷包

明代藩王们的财富,从何而来呢?分为两部分:第一就是每年领取的工资,即“岁禄”。倘若吃朝廷下发的死工资,一部分藩王确实难以维系生计。在现实需求的驱动之下,明朝藩王开始在地方上扩展田地,与朝廷争利,这就是王府财政的另一大来源。

王妃 谁能做“王的女人”?

通过婚姻关系,宗室亲王可以获得外部的支持,从而维持甚至提升自身的地位。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于宗王的婚姻对象,有不同的选择标准。

图中的“九翟冠”,据明朝法典《大明会典》记载,是亲王妃在参加典礼或退朝燕居时所戴。冠上装饰九只翟鸟,翟等级仅次于凤,数目越多地位越高。 绘画/撷芳主人

囚徒 诸王的罪与罚

中都的壮丽蓝图被放弃后,废都内仍不断立起高墙,不住皇帝住囚徒,是为凤阳高墙。更令人绝望的,是高墙内没有尽头的灰暗:许多罪宗终身囚居于此,子孙后裔生来即在墙内。

图为高墙内的布局想象图。 绘画/扬眉

明朝最后的藩王艺术家

潞王朱常淓是万历皇帝的侄儿,崇祯皇帝的堂叔。虽然与皇位无缘,但正应了那句古话,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位潞王的人生,无时不刻不充满了对文化艺术的执着。

古瓷片拼出了陶瓷史

明清朝廷对官窑瓷器有着近乎苛刻的垄断,景德镇御器(窑)厂烧造的贡余之物,或是有小疵的落选品,也不能随意处置。即便是砸碎了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拥有的。这种极端做法,维护了皇权威严,也“打”出了官窑瓷器的至精至美。

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的明正统矾红彩双狮戏球纹盘,属空白期彩瓷。

清宫地下瓷片坑 被时间封印的宝藏

假设清朝皇帝在用膳时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瓷盘,宫人去哪儿能领回一个新的替上?碎了的盘子又该如何处理呢?这些问题的答案,在故宫西南角发现地下瓷片坑时,逐渐明晰。

赐服:大明天子的权力游戏

赐服,超越于品官服饰制度之外。天子用它来别亲疏、明等级,用它来控制人心。为此,明朝皇帝甚至“大胆运用”了一类长得像龙袍的特殊赐服……

供图/控弦司

器座:配角之美

器座,用于承托器物。古人因器配座,为彰显器而雕琢装饰其座。座与器和谐共存,宾主相宜。器座之美,美美与共。

上图为清宫旧藏百什件,匣内充分利用空间,如同一座百宝箱,无所不藏。而且几乎每一种古玩都配有器座,可见皇帝的珍赏旨趣。 供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一根犀牛角 观照三千年

几千年来,犀牛从一种普通的猎物逐渐变成了怪物,犀角也从一种器物,变成了宝物、药物、神物……一根犀角,见证了一部中国史。

摄影/朱子浩

欢迎扫码 购买新刊

编辑:方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