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支援湖北抗疫,从2月1日捐款1000元,到2月13日联合朋友捐出第三批爱心蔬菜,胥大光这个2月格外忙。
35岁的胥大光在聊城东阿县从事阿胶销售工作已有10多年。今年春节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胥大光并没有立即上班,赋闲在家的他琢磨着如何为武汉人民做点事情。2月1日,胥大光向湖北捐了1000元钱。
“光捐钱心里总觉得不够,新闻上说了,湖北许多地方缺新鲜蔬菜,而我们聊城是蔬菜大市,货源充足,捐些蔬菜过去可以救急。”打定捐菜主意,胥大光拿起电话打给了李茂峰等几个朋友。最后,有7位朋友决定和胥大光一起均摊捐菜等款项。
特殊时期,捐菜并不简单。“捐给谁?从哪里买菜?买什么菜?一开始都不知道。而且必须办车辆通行证,还得让武汉那边开信接收。”胥大光等人没想到情况如此复杂。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胥大光辗转联系到了武汉火神山医院,但军队医院不随意接收地方生活物资。随后,他又联系上在武汉海军工程大学工作的同学赵海涛。赵海涛建议将爱心蔬菜直接捐给学校所在的武汉市硚口区汉水桥街道海工社区,“这样可以直接分发到居民手中,简单易行”。
通过与海工社区党委书记毛兰沟通,胥大光得知现在社区最需要方便运输、耐储存的蔬菜品种。联系完海工社区,胥大光立即着手“买菜”。但去哪里可以买到大量符合检疫要求,又能快速发货的蔬菜,这可让胥大光犯了难。
“整整一天,我不是在打电话就是在发微信,最后总算找到了行家。”原来,胥大光一个朋友的妹夫山常华在聊城莘县从事蔬菜买卖。听到胥大光要筹菜捐给武汉,山常华满口答应筹菜请求。
山常华直接联系到聊城北环蔬菜市场的老客户王怀雪,王怀雪家年前屯了一批冬瓜、洋葱、土豆等蔬菜,足够这次的发货需求。听闻他们的爱心义举,王怀雪在当天的批发价中,每斤再让利五分钱,并帮忙联系了运输车辆。
这次捐赠虽然很繁琐,但却“一路绿灯”。一听是为武汉捐赠蔬菜的事,大家都积极参与,尽力协助:在联系货源时,卖家主动降价;在装车时,许多商户都来帮忙;办理车辆运输通行证时,政府相关部门也特事特办,尽快通过……2月5日下午4点11分,一辆满载18吨新鲜蔬菜的卡车从聊城出发。12个小时后,这批由胥大光、李茂峰、王振华等8位聊城爱心人士捐赠的爱心蔬菜,到达了武汉海工社区。
第一批蔬菜发走之后,胥大光等8人身边的许多朋友也纷纷加入捐菜队伍。 2月8日,23吨油菜、冬瓜等蔬菜捐送湖北鄂州;2月13日,15吨油菜捐送武汉市江岸区后湖街道胜华社区。
短短两周,胥大光周围的爱心人士从起初的8人壮大到20人;捐菜数量从18吨增长到56吨;捐赠地点也从武汉市扩大到了武汉周边地市。“有了第一次捐菜的经验,后面两次我们在对接湖北、联系货源和车辆、办理通行证等环节都轻车熟路。”胥大光说。
“谢谢你们的帮助,好人一生平安。等疫情过后你们一定要来武汉做客!”海工社区党委书记毛兰收到爱心蔬菜后,在微信上向胥大光表示感谢。
农村大众记者 祝超群 通讯员 侯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