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人在自媒体这条路上栽跟头,有人把自媒体玩转得风生水起。常常听到身边做自媒体的朋友说:“太难了,想要放弃了,可是放弃了又能做什么呢?”
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要坚持,有时候为了一个原创标、为了一个开通收益需要等上一两年。等到万念俱灰的时候,惊喜突然就来了。
这,这分明就是在考验一个人的耐性。
02
从5月25号到现在,写了也有三个月了。之前一直逼自己日更,但后来发现,日更的质量太差了。就好像是急于完成一件事,匆匆写完就算搞定了。
对于写作,我是一直喜欢的。大概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非常痴迷上作文课。上了初中后,便想着要写小说。
那会儿的想象力挺丰富的,就是get不到写小说的技巧。写不长,写到后面总想着草草收尾。断断续续地投过几次稿,没什么特别优秀的成就。
怪我,不够努力,太懒散。
会走上自媒体这条路也是出于无奈,这个社会对一无是处的人真的非常非常不友好。我可能是病了,一边努力着,一边又控制不住地消极。
有时候骨子里挺偏执的,偏偏就不去模仿那些优质的文章结构,非要自以为是地写出自己的独特风格。这就是典型的“自嗨”,众人皆醉我独醒,又或者是众人都清醒着,只有我糊涂着。
三个月以来,申请原创被拒绝过一次。从此以后我变得小心翼翼,原创申请这个东西,不是想点就可以的。
我回去翻看之前写的文章,心底生起一股嫌恶。被拒绝是有理由的,看似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但是可读性不强。
谁没有点黑历史呢?文章是慢慢变好的,我终于了解到为什么有人等了一年两年还在坚守,因为他在消耗时间的同时,也在慢慢变好。
心烦意乱的时候,随手翻开《新100个基本自我更新指南》。这本简单的书就像人生的指南针一样,总能给我一些意想不到的答案。
03 了解自己的优势在哪里
在做一件事之前,先判明这件事是不是自己擅长的。
也就是要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明明不擅长还要去做,那就是硬撑。这样你能撑多久?也许意志会在失败的打压下变得消极起来。
最怕的就是觉得自身一无是处的人。他们并不是什么都不会,而是出于自卑。让自己振作起来的方法,只有去克服它。
越是自卑就越不能跟别人进行比较,一旦看到他人晒出优秀的成绩单,刚刚重新点燃的斗志又被一盆水给浇熄了。差距被不断拉开,信心也一点一点地被磨灭。
不要再说“是我能力不足”,努力了几个月,不会没有进步。你只是太急着想要跟那些优秀的人齐头并进了,你只是太急着想要得到回报了。
别人的优秀是我们未来想要成为的模样,我们该比的,永远是昨天的那个自己。今天有没有比昨天更努力,今天有没有比昨天更好好看书,有没有偷懒,有没有认真找素材……
04 我做的事是否有意义
真的很难界定“意义”这个词,意义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不同的理解。同为做自媒体,我们想的应该是——辛辛苦苦码了几千字的文章,有没有对读者起到一点帮助。哪怕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起码能够获得心灵上的慰藉也好。
抛开那种“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的想法,人类的喜怒哀乐都是互通的,并不会有多少人在意你的情绪。
人生已经那么艰难,你需要的只是旁人给你添把柴,好让你的坚持变得有意义。当你迷茫和不确定的时候,往往需要有人拉一拉你。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燃烧或腐朽,取决于你到底想怎么做。
网上不是很流行这样一句话么,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取决于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多做一些对社会或他人有益的事,这样一来,我们自身也能被治愈。
05 我做的事是对方所期待的吗?
按照对方期望的事去做,这样未免显得有点过于讨好和迎合。可是,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不都想为了证明自己么?
谈不上是迎合,只是刚好对方也需要。就像看了多年某位作家的书,在沉淀了一些时日后,忍不住会发出心底迫切的渴求——请一定要再写出能契合我心灵的文章啊。
有期望的发出,就会有不想辜负的回应。绝大多数人活在世上,就是因为世上存在着希望。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出自索福克勒斯《残篇集》。
写文章的目的就是给别人看到,读者期望从你的字里行间看透点什么,而你期望从读者的目光中露出一丝赞赏和支持。
写作者和读者之间永远存在着相互期望的关系,有期望,有回应,自然而然也就有了信任。别再问“我的粉丝怎么那么少”,那是因为你与外界产生的共鸣不够。
你没有提供给他人帮助、没有写出别人期望的事,他们又怎么放心把手交到你的手上。每个灵魂都是孤寂的,都在寻求着相同频率的磁场。
我们不知道对方期待的是什么,但是知道人与人之间是有通病的。不同的事物也有共同具备的普遍性质,所以有些时候,我们在看电视剧或小说,会被里面的某段情节感动得落泪。
你知道吗?你写的东西戳中我的某个点了。
是吗?那可真是太好了。
06 找到你的“甜蜜点”
甜蜜点:源自高尔夫球专业用语,原意是高尔夫球杆的杆头上击球最有威力的点。每一支球杆的杆头,都有一个最适合用来击中球的最佳落点,能与球碰撞出最为“甜蜜”的美好感受,因而被称为“甜蜜点”。
为什么有的人全力以赴地做着一件事,却迟迟得不到回报?并不是能力不够,而是没有找到自己的“甜蜜点”。这本书告诉我们,工作中不存在所谓的百发百中,千万不要投出所有的球。
与其埋头苦干,倒不如停下来好好总结反省一下。你一定会发现,以前写了很多狗屁不通、毫无营养的文章,甚至自我感觉还很不错。在经过学习和不停地打磨后,就会认识到自身存在很多的不足。
有足够的输入才能保证源源不断的输出,你在慢慢变好的同时,惊喜也在离你越来越近。还是坚持吧,放弃了多可惜。你还有多少次的放弃权可以使用?
喜欢这样一个对比:考59分和0分,哪个更惨?是考59分的最惨,因为差一点,差一点你就成功了。
与每一位自媒体创作者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