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民众包围日本大使馆:宁愿削弱国防,也要中断这项对日合作

2019-08-14   大国前沿

由于日韩之间在经贸领域的争端冲突规模不断扩大,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逐步扩大了对于韩国企业的贸易限制。来自于日本政府的强硬态度刺激了韩国基层的敏感神经。目前,韩国首尔等大中型城市纷纷爆发了“反安倍运动”,韩国民众包围了日本驻韩国大使馆,并且积极的宣扬将在全韩国范围内实施“抵制日货”。

韩国街头政治团体领袖表示,将呼吁政府退出同日本签订的《军事情报共享协议》。历史问题和经贸问题的纠缠发酵,引发了韩国国内的反日浪潮。

反安倍游行使得韩国政治再次被激进民意波及

在2016年11月签订的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旨在应对东北亚部分国家发展远程弹道武器的威胁,并且就防核扩散、导弹情报和海上情报进行互通。对于韩国而言,其虽然位于美国主导下的东亚体系的前沿地带,但是其本土并没有部署相应的预警雷达等设施,而上述《协定》的签署保证了韩国能够及时掌握导弹预警情报。

所以街头政治家的活动恐怕将难以促使韩国政府放弃上述《协定》,但是,这并不能表明街头政治对于韩国高层决策的影响有限。由于美系政治对于韩国而言属于舶来品,并不是由韩国自主发展得到的一套运作体制。这种先天不足促使韩国在五十到六十年代曾经实施过一段时间的威权统治。而后,随着民众要求参政议政的呼声逐渐升高,街头运动开始成为韩国政治生活的一个核心部分,可以极大的影响韩国政府的决策。

韩日此前已经就包括防务在内的一系列领域展开合作

韩国政府并不愿意同日本在经贸问题上彻底撕破脸,而实际上,韩国和日本在半导体供应链上的上下游关系决定了日本的经济制裁决议属于“杀敌一千,自损九百”,自然也不可能持续太久。

在这样的背景下,来自于街头政治团队发起的民意诉求已使得韩国政府“骑虎难下”——尊重民意意味着韩国政府将以强硬态度予以回应,这将造成韩日经贸矛盾的长期化;而如果忽视民意,韩国在野党可能在民意的支持下发起对现任执政团队的弹劾案。

目前韩国街头政治的舆论倾向对于日韩两国而言都绝不是好事。

由于近期东北亚频繁出现的新型远程导弹的测试发射活动,使得日韩两国之前花费重金打造的反导体系在高超声速技术面前开始不具备可靠的拦截能力,而地缘决定了该型导弹的弹道数据目前仅有韩国方面能够掌握,如果街头政治左右了韩国高层的决策,日韩两国的摩擦将从经济逐步扩大到其他方面——而在国防问题上出现停止合作将会直接削弱日韩的国防能力。

东北亚出现的新式导弹在技术特征上同“伊斯坎德尔M”类似

终止乱局的唯一方法是日韩在贸易上的争端需要逐步叫停,搁置矛盾。而是否能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看日韩两国执政党如何平衡国内矛盾,为外交斡旋提供支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