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杀”又来了,和春节一样的套路,节前“核心资产”涨一涨,节后被爆砸。今日两市市值蒸发2500亿元,但指数层面分化,大跌2.5%,微跌0.16%,上游周期资源股和股的上涨对冲了核心资产跳水。
两大利空砸盘
对于今天“核心资产”的跳水,有分析认为是两大原因:
第一,美国财长耶伦此前表示,“未来某个时候可能需要提高水平以防经济过热”,核心资产这轮爆涨,最主要原因就是流动性充裕,一旦收紧,市场担心又一轮杀跌要来。
第二,疫苗股今日跳水,龙头盘中一度大跌超13%,带崩其他核心资产。
消息面上,据媒体报道,美国政府5日宣布,支持放弃对新冠疫苗的知识产权保护,以扩大全球范围内的疫苗接种。
2千亿券商龙头被砸跌停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股内部分化,银行板块大涨超1%,但券商、表现不佳。尤其是别视作“牛市旗手”的券商股,本来期望数板的开盘涨停,但随后一路走低,收盘仅上涨2.6%。
而市值超2000亿的龙头券商股更是被爆砸至跌停!市场分析认为,中金公司今日股价跌停与巨额相关。
公开数据显示,中金公司于2021年5月6日有6073.37万股解禁,解禁股占流通A股比例为18.92%,占总股本比例为1.26%。
从表现来看,4月30日发布的一季报显示,公司一季度实现59.3亿元,同比增长24.4%;实现归母18.8亿元,同比增长46.9%;每股收益0.37元,同比增长29.5%;加权平均ROE 2.67%,同比增加0.04pct,直言“符合预期”。
不过券商股的涨跌从来不是业绩决定的。由于具备“风向标”作用,券商股涨跌往往和市场情绪相关度更高,也因此被成为“牛市旗手”,此次拒绝上涨,对于市场情绪的杀伤是挺大的,就看后续有无令股民意外的表现了。
解禁影响的不仅仅是券商股,今日汽车电子龙头股均胜电子突发跳水,收盘大跌超8%,令8万多股东猝不及防。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1月中旬见顶以来,该股累计跌幅已经超40%!
龙头闪崩
冯柳割肉?
而今日恰逢市值200多亿的均胜电子定增的1.3亿股解禁,有市场人士猜测是高毅资产冯柳砸盘所致!
众知名机构参与定增
股价跌破成本线
去年11月9日晚间,均胜电子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众多知名投资机构都现身此次定增认购名单中,包括高毅资产、JPMorgan Chase Bank,National Association、、等。
其中上海高毅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获配金额最高,约7.65亿元。其次是JPMorgan Chase Bank,National Association,获配金额约5.32亿元。位列第三至第五位的分别为嘉实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管理有限公司,获配金额分别约3.51亿元、3.2亿元和1.5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均胜电子本次定增价格为19.11元/股,对比上个交易日18.13元/股的收盘家,已经处于浮亏状态,所以机构砸盘出逃似乎也说得通。
买方、卖方现分歧
公开资料显示,均胜电子主要业务包括汽车安全系统、汽车电子系统、功能件及总成和智能车联系统,主要客户涵盖宝马、戴姆勒、大众、奥迪、、通用、福特、丰田、本田、日产和马自达等全球整车厂商与国内一线自主品牌。
而截至一季报虽然冯柳持股不变,之后有没有减持,公开资料并无显示。但北向资金不但一季报减持了900万股,之后加速减持,从3月31日至4月30日,沪深中央结算持股纪录显示,北向资金减持了2600多万股,占一季度末持股总数的26%!
不过买方和卖方机构显然有分歧。多家卖方机构仍然在最新中看好该股。
比如4月30日研报指出,公司与合作研发48伏锂电系统以及高压电池包。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上升,智能座舱及新能源汽车业务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东方证券预测公司2021-2023年EPS分别为0.80、1.00、1.22元,可比公司为汽车电子及零部件相关公司,可比公司21年PE平均估值34倍,给予公司21年34倍估值,对应目标价为27.2元,维持买入评级。
则表示,均胜安全整合基本完毕,公司在手订单充足,预计公司业绩即将迎来向上拐点,新增订单将逐步释放。
兴业证券预计公司业绩在 21Q3~21Q4 迎来向上拐点,根据最新的情况,预计 2021-2023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6/14.8/18.6 亿(原 2021-2023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4 亿/12.3/15.4 亿) , 维持“审慎增持”评级。
当然究竟是买方机构正确,还是卖方机构正确,一切市场终将给出答案。
后市展望
对于后市大盘走向,机构纷纷发表看法。
表示,本轮阶段性通胀对基本面的冲击和对流动性的制约都有限,对估值的压制也将被逐步消化;5月市场结构博弈加剧,估值将替代业绩成为主要驱动,但市场整体将波澜不惊,建议提前布局通胀和见顶后估值弹性较高的品种。
认为,剔除基数影响,本轮盈利周期高点在今年底明年初。过去牛市的指数高点略提前或同步于ROE高点。今年中性,市场估值矛盾不大。借鉴美股经验,十年维度,A股估值中枢正在上移。19年开始的牛市未结束,春节后调整是牛市回撤,市场在重建中,智能制造有望成为新主线。
证券分析,估值与筹码的压力仍在,信用收缩放缓的背景下,震荡行情不改。进入业绩空窗期,继续拥抱具有盈利动能的中盘蓝筹。行业配置上,享受制造红利,布局科技成长。重点推荐:1)制造:工业设备()。2)模糊的正确,科技成长:新能源(/亿纬锂能/)、电子(//)、医药。3)“碳中和”主题:钢铁()。
兴业证券研判,一季报尘埃落定,需求拉动盈利持续上行,创业板优于主板。往后看,5月如果因为防范化解风险给短期市场带来扰动,是比较好布局高性价比、优质公司的好机会。二季度在货币财政政策出发点可能更多注重中长期结构调整,如双循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消费等,很难大幅度紧缩。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