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在18日龄开始进入产蛋期,而这个时期是蛋鸡生长过程中最关键的时期,而养鸡场的管理很大程度决定了产蛋期的蛋鸡的健康状况。对于此时期的管理应采取什么措施呢?
一、温度合理。适合母鸡产蛋的最佳温度为13-23℃。鸡的体温本身较高,而且鸡又没有汗腺,热量无法散出,所以环境温度太高对蛋鸡很不利。气温过高会影响蛋鸡的产蛋性能,并且容易产生应激反应。气温短时间高于23℃且在27℃以下,产蛋率没有明显变化,仅蛋重减轻;气温在30℃以上,产蛋率急剧下降;气温在16℃以下,饲料利用率开始下降;气温在7℃左右,会产生低温应激,对产蛋有一定影响。
二、增加光照时间。在18周龄时,如果鸡群体重达到标准,可每两周增加光照30分钟,直到产蛋率达到峰时光照总时数达到每天16小时为止。如果鸡群体重较轻,发育较慢,可在增加喂料的同时推迟到20周龄增加光照时间。在产蛋期间光照的原则是时间不能缩短,强度不能减弱。保持充足的光照。每日光照时间应保持16—17小时,光照强度15—20勒克斯,可延长产蛋期,提高产蛋率5%—8%。
三、分季节升降饲料营养。产蛋鸡日粮特别是产蛋鸡后期日粮营养应根据季节的不同而变化。夏季气温高时,应适当减少能量饲料,同时补充维生素C;冬季气温低于10℃时,则要适当增加能量饲料,而减少蛋白饲料,并加喂粒料。
四、适当添加氯化胆碱。在饲料中添加0.1%—0.15%的氯化胆碱可以有效地防止蛋鸡肥胖和产生脂肪肝,因为胆碱有助于血液内脂肪的运转。
五、适当添加应激缓解剂。年龄较大的鸡,对应激因素往往变得特别敏感。当鸡群受应激因素影响时,可在饲料中添加60PPM的琥珀酸盐,连喂3周;或按每公斤饲料加入维生素C1毫克,以及加倍剂量的维生素K3,可以有效地减缓应激。
六、适时转群。转群也就是初入笼阶段,蛋鸡要在18周龄前入笼,以便于能使鸡群尽早的熟悉环境。过迟容易使部分已经开产的鸡受应激影响而停产,或使卵黄落入腹腔引起卵黄性腹膜炎。在上笼前或上笼的同时应接种疫苗。入笼后进行一次彻底的驱虫工作,对体表寄生虫如螨、虱等可用喷洒药物的方法,对体内寄生虫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药物拌料服用。转群、接种前后在料中应加入多种维生素、抗菌素以减轻应激反应。
七、搞好疫病防治工作。为防止肠道疾病的发生,鸡入笼后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抗菌素,如氟哌酸、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等,每4~5周投药一周,以预防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肠炎等。定期在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以适应鸡的产蛋需要和减轻各种应激反应,提高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