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您评评理·协和八
协和八推出的一个全新栏目,以临床案例讨论的形式,通过对医疗中的伦理学问题进行分析,帮助医生、医学生以及非医学领域人士了解医疗中的伦理问题。当我们生活中出现类似问题时也能更好互相配合,争取为患者提供最合适的医疗决策。
形式:一期案例呈现,一期热议评述
专家评述环节会请医学伦理学专家、临床医生进行专题点评,也会展示评论区精彩回答。
欢迎可爱的读者朋友们在评论区写下你们的真知灼见,如果在临床中有相应的困扰和值得分析的案例,也欢迎在评论区提出~
本期关键词
自主性; 家属; 代理同意; 病情隐瞒
案例呈现
老张,50岁,晚期胰头癌患者,但自己不知情。一年前体检时B超就发现了异常,但老张和家属都没重视,后来症状加重——腹痛、黄疸、恶液质、喜蹲踞,入院CT发现胰头和肝脏占位,随后确诊胰头癌并已发生肝转移。医生判断患者无手术必要,老张本人认为“小病”没有必要手术,家属感觉亏欠亲人,选择不告知患者但坚持手术,哪怕能多活一天。
你认为医疗团队应该如何选择:
是否应尊重家属的手术决定?
- 是否应告知患者真实病情?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提出自己的精彩点评~
并请期待本周日-“热议评述”
小编导读
希望是这个时代比钻石更宝贵的东西
——《流浪地球》
当我们谈到希望,或许大多数人都会有正面积极的回应,各类灾难片中男女主角也是心存希望,才有勇气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赢得生存的权利。
如果说在现实生活中,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并且最需要希望的地方或许就是医院。
尽管医疗技术在不断提高,所谓“与死神赛跑”,但终归是存在着难以挽回的疾病。
当一串串基于众多患有相同疾病但已故者的数字摆在眼前,当个人的生命被抽象成像掷骰子一样的概率问题时,希望是唯一支撑着这些坚强病躯的动力。
曾经有一条新闻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女孩被诊断患有白血病,父母为了保护孩子不让她害怕死亡或是受到其他人的另眼相看,选择向她隐瞒病情。10年间她接受了多次治疗,但一直勇敢得以正常人的身份生活着,虽然最后还是不幸离世,她积极乐观的心态也一直激励着周围的人。
看似她父母隐瞒病情的选择对小女孩来说是正确的,父母极力在她所剩不多的人生里填入美好的童话,减去了为病痛的苦恼和焦虑。而实际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事例,作为医生或者医学生,或许听得比较多的一句话便是“请不要告诉他/她,我们怕他/她接受不了”。
另外一部今年放映的热门电影《别告诉她》,讲述了一个美国华人家庭中,奶奶罹患癌症,但家人选择隐瞒奶奶,假借一场婚礼的名义让所有家人回家见奶奶最后一面的故事。影片横跨着中国与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风格诙谐又温馨,但也充分体现了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家人之间互相关怀却又对疾病讳莫如深,不知如何告别的复杂心情。
真实的生活里并非所有隐瞒的故事都有美好的结局,有人遭受了巨大痛苦还在不明不白中离世,有人因此错过了和家人亲属告别的机会,甚至有人因此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机会,或是“被安排”了各种未经患者本人同意的治疗,在最后的时日里生命被掌控在其他人的手里。
这种选择不论对于患者本人、家属、还是医生而言都是极难的。
那么下面就请您以旁观者的角度为老张出出主意吧。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编辑:如日中天
案例: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学院讲师 张迪
审核:粉条儿菜、燕白黄瓜、覆萝子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DzxCXIBiuFnsJQVv5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