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从古至今都有不少俗语流通,那些话是普通百姓总结出来的,听起来或许不怎么文雅,可其中蕴含的道理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就像民间有这样一句话“喂狗别喂饱,对人别太好”,这句话就很有道理。
上半句“喂狗别喂饱”,或许大家都在想为何狗不能喂饱呢?难道要让人家天天饿肚子?原来在农村养狗和城市不同,城市是为了当宠物,而在农村狗有着看家护院的职责。
以前的老百姓,大部分都是食不果腹的时代,百姓们自己都吃不饱,怎么还会有多余的粮食给狗吃。所以那些狗都是吃的剩下的饭,当然这些剩饭也不会多,保证狗不会饿死就行了,要让狗吃饱,在曾经的年代没几个普通人能做到。
还有狗一旦吃的太饱了,他们就会挑食。我们看那些宠物狗就可以知道,他们这不吃那不吃的,若农村的狗都要这么伺候实在是不太现实。只有不把它们喂饱,它们才知道粮食的重要性,无论对面的吃食丰富与否,它们都会吃的很香。
而且狗一旦吃的太饱,它们也会懒惰下来,惰性不仅只有人有,狗也是有的,一条懒惰的狗如何能看家护院呢?所以让它们少吃点是最好的选择。
“对人别太好”。对人好可以,但我们凡事都要有个度,本来对人好是一件好事,值得提倡,可超过一个度就不一定是好事了。从我们对家人和普通人的态度我们也能证实这一点,给了我们生命的父母很多人并不会感激,有时候自己不安逸了,还会和他们争吵。
而对于那些给了我们一点小恩小惠的人,我们感激的不得了,发生争吵的时候还会让着他们,毕竟他们曾经帮过自己。最主要的便是父母对我们太好了,久而久之我们已经把这种好当作是理所当然。
父母对我们太好我们都不知道感激,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在某些时候看到别人需要帮助,在我们力所能及的时候,我们理应帮助他们,这时候别人会觉得你对他好。但在一个人辉煌之时,你还想着往上凑,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好,此时别人就会觉得你另有所图。即便你没有其他心思,可在别人眼中却完全变了味。
而且如果对一个人太好,时间一久别人就会觉得你这样做是应该的,一旦有一天你不对他好了,他还会记恨于你,所以说凡事都不要太过,对人也不要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