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恒言》中说道:“人有逆天之时,天无绝人之路。”冯梦龙的意思是说人会因为一时的头脑发热做出有背天意的事情,即便如此,老天也会给人活路。在任何的绝境之中,都要有坚持下去的信念,上天有好生之德,心存希望,希望即是指路的罗盘,带人走出困境。只要尚存一线生机,就得有人定胜天的决心。
地球是浩瀚无垠宇宙中的蓝色星球,因为地球上71%的面积都是水资源,海洋占据地球近四分之三的面积。人类通常都是生活在陆地之上,海上无法提供居住的客观条件,在海洋上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因此很少有人选择在海上生活。但在十九世纪就出现过这样一个人,他在一望无际的海上生活133天,为何会如此。
潘濂在大西洋漂流133天,靠喝鸟血续命,过往货船看到他的脸断然离去,只因他是黄皮肤的中国人。潘濂出生于中国海南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他的父亲是走街串巷的武师,靠收徒弟传授技艺赚取微薄的钱养家糊口,生活很拮据。出于在海边成长的原因,潘濂从小水性就好,还从周围的人那学到了不少海上生活的经验。
1936年,潘濂年满18周岁,已经成长为一名大小伙。因为家庭原因,他受过很少的教育,没什么文化,为使儿子能有一技之长养活自己,父亲四处托人找工作,最后有亲友将潘濂顺道带去香港工作。抵达香港之后,在亲友的帮助之下,潘濂找到一份工作,开始在轮船“坦达”号上当学徒,学习各种技能。懂得吃苦耐劳的潘濂面对辛苦的工作任劳任怨,化痛苦为成长进步的动力。
三年之后,工作经验丰富的潘濂选择走向更高的地方,他成功应聘上一艘英国邮轮“贝洛蒙”号,并与之签约,在这艘船上,他成为一名二等侍应生,服务于更高端的顾客。然而不幸的是,随着二战的爆发,大量英国船只被紧急调用来运送物资,“贝洛蒙”号也没有逃脱这个安排,潘濂无奈之下开始险象环生的旅途。
1942年11月23日下午两点时分,“贝洛蒙”号正平稳地行驶在大西洋的海面上执行运输任务。十分钟后,“贝洛蒙”号被德国军队的潜艇发现,德军第一枚鱼雷精准发射,传来巨大的爆炸声。潘濂潜意识之中嗅到危险的气息,他利用船下沉的时间,不顾一切穿上救生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跳入大海之中。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德军的第二枚鱼雷发射出来,邮轮被击中瞬间炸开,潘濂已经游出一大截的距离,成功逃离危险的邮轮。除他之外,邮轮上的五十四名船员存活的可能性很低。如果稍微犹豫一刹那,潘濂也难逃此劫,好在他十分果断,没有错过最佳逃命时机。
无边无际的大海没有停靠的地方,潘濂随波飘荡两个多小时,一度陷入绝望之中。突然他眼前一亮,不远处出现一艘救生筏,是一艘木筏,木筏长约6尺,宽约3尺,旁边还有两个小隔间。除此之外,船上还有两个金属箱,箱子里有140升的淡水和罐头、巧克力等补给品以及信号弹、手电筒等物品。东西虽然不多,但足够潘濂解决燃眉之急,事到如今能够活下去已经很不容易。
即使省着吃东西,食物还是即将消耗殆尽,潘濂绞尽脑汁获取食物。他使用手电筒制作鱼钩钓鱼,用木筏上的木板钓鱼,经过练习,他从小鱼钓到大鱼,将鱼做成鱼干储存,以备不时之需。万万没想到的是,潘濂看到鲨鱼也没逃跑,而是想方设法抓它,经过艰难的战斗,他如愿以偿抓到一只鲨鱼,并喝它的血解渴。为活命,他也抓过海鸟喝它的血。
造化弄人,潘濂有两次可以获救的机会都没有被救,只因过往的货船看他是中国人不愿出手相救。长期处于恶劣的海上环境,他的身体许多部位发生浮肿,剧痛难耐,但他依旧不肯屈服于命运。时间一天天过去,终于有一天,潘濂发现海水颜色发生变化,他知道自己即将靠岸。果不其然,经过133天的漂流,潘濂被巴西渔民相救。
他的经历打破救生筏海上漂流的世界纪录,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给他颁发大英帝国寻找以示鼓励民国行政院给他颁发荣誉奖换,美国也因他英勇的经历对他的移民申请给予特殊照顾。可以说潘濂是现代的鲁滨逊和少年派,用不可思议的毅力和坚持度过重重危机生存下来,他的精神值得学习。
坚持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坚持也许会输,但是一直坚持就会赢得胜利。坚持是最有效的信念,能够带领人走出困境。《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著名的一句话就是最重要的是不要绝望,是的,只要生活和人生还有希望,就没有放弃的理由。一时的沮丧总会过去,收起难过,迎接明天的太阳,相信明天会更好。
参考资料:
《醒世恒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