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丨《富春山居》推开农村题材创作一扇窗

2023-08-10   影视独舌

原标题:研讨会丨《富春山居》推开农村题材创作一扇窗

2023年8月10日刊| 总第3323期

8月7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广播电视局共同主办的电视剧《富春山居》研讨会在京举行。

该剧以黄公望名画《富春山居图》诞生地为叙事依托,讲述了一群年轻人向着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不断努力奋进的故事。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主持,与会领导、业内专家、剧组主创从剧集的创作理念、艺术创新、现实意义等多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

由画到剧,推开主题创作的一扇窗

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范庆瑜表示,《富春山居》接续了浙江对主旋律现实题材电视剧的探索实践,以在杭州富阳发生的乡村故事作为选题切口,将传统文脉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充分汲取了浙江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元素,突出了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美学表达。

浙江省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姚礼敏认为,《富春山居》体现了三个创新点:“一是从一张经典古画到一部现代经典剧的创新性表达;二是传统农村题材到现代乡村振兴励志题材的当代化表达;三是从小切口到大主题的时代化表达。”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来虹表示,全剧以富春山水为地域主轴,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时代背景,以守护绿水青山为故事主线,既讲述了一群年轻人向着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不断努力奋进的故事,也展现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韵和古典之美的水墨江南和杭派民居,“既励志又养眼”。

中共杭州市富阳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鹏表示,下一步将借势开展富春山居城市品牌的外宣,广泛对接各级媒体,深入挖掘创作背后的故事,发起富阳造纸业亲历者等屏内屏外话电视剧《富春山居》等主题宣传,用身边事打动更多的人,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电视剧创作部主任董红言表示,整体剧作巧妙地融合了乡村题材与青春热情、传统文脉与时代精神,既典型化地展现了当下农村全产业链开发的现实标本,又呈现出诗画江南、天人合一的传统美学风格,向观众呈现出新时代美丽乡村的诗意画卷。

提到创作理念,《富春山居》总制片人刘志江表示,“我们坚持以‘引人入胜的情节、浓厚温暖的情感、伟大而朴实的情怀’为创作方向”。希望以“古韵乡情”打造的《富春山居》能成为一个引导性样板,让大家看到未来乡村什么样,昭示“农村不是退路,而是去处”。

开辟农村题材新风格

对于《富春山居》的创作特色,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认为,这部电视剧立意高远,它把一般的乡情主题,升华到了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的乡村振兴。它的主题超越了一般致富,追求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五位一体”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中广联副会长李京盛认为,《富春山居》有两个创新,第一个是有勾连古今的艺术构思;第二个是有描绘未来的多姿多彩艺术。“它在内容风格样式上,开辟了一个新的农村剧题材、风格和类型,为下一步的农村建设和农村题材创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板和创作启示。”

原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局长汪守德表示,“这部剧有三个底板。一是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这是文化底板;二是富春山的秀美风景,这是自然底板;三是不懈奋斗,美好上进的富阳人,这是人的底板。”这部剧是历史和现实的一种对接,是人和田园的一种契合,是理想对自尊的一种激发,有着深刻悠远的文化底蕴。

光明日报高级编辑李春利表示,《富春山居》展现了很多新问题、新矛盾和新话题。如君子之为并不意味着简单的自我牺牲,一人忧而万人乐,一人痛而万人快。公益来自于效益,有了效益,再谈公益,这是新的解题方式,提供了关于三农问题的新经验。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李胜利认为,电视剧在表现男主人公许嘉富的人物成长历程方面值得肯定。许嘉富不是笼罩主角光环的英雄人物,而是一个离我们比较近的人物。

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表示,《富春山居》以许嘉富为典型,塑造了新乡村的新人形象,由此传达了新时代的精神气象;以许家大塘为典型,书写了新时代乡村治理、乡村振兴的新图景;以浓郁的地域文化为媒介,《富春山居》沉浸式构建了文化想象。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杨乘虎认为,这部剧吸取了当代都市剧、青春偶像剧的做法,叙事节奏和人物塑造不拖泥带水。在叙事表达里,既有它的泥土味也有今天的时代气息,这种新的叙事风格和调性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印象

后,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用“浙产剧、很及时、可提高”三个关键词对《富春山居》做了创作总结。他表示,“在脱贫剧创作雷同化,在当前全国上下都在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时,《富春山居》及时出现了。它以电视剧形式,主题展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传递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用新观念来指导农村发展,这一点特别值得肯定。

文/安然

家人们,请给影视独舌标星号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历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