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犯人判了死刑为何要等到秋后才问斩?原因其实很简单

2024-01-13   八月未完

原标题:古代犯人判了死刑为何要等到秋后才问斩?原因其实很简单

喵仔爱读史奇闻趣史第三百二十三讲,独家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我已授权“维权骑士”!

导语:我们常在古装剧里看到,囚犯的问斩时间通常是秋后问斩和午时三刻。这是有具体的法律规定还是怎样?假设有个罪大恶极的犯人,他在冬天犯了事也得等来年再执行吗?带着这两个疑问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今天就来和大家说说这个事儿。

犯人问斩

我们先来说说这个午时三刻,我相信很多人应该不知道,古代人说的一个时辰其实相当于我们的两小时。午时一刻大概差不多就是现在十二点,那个时候太阳最强烈,古人比较迷信,觉得太阳越大的时候阳气也就重,认为这个时候杀人,犯人下去之后也不会回来找自己。

犯人

接着我们再来说说秋后问斩,其实这和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有关。相传以前没有秋后问斩这回事,一个犯人被判为六月问斩。到了问斩那天,他人头落地后突然飘起飞雪,百姓们大呼上天显灵,纷纷认为犯人是被冤枉的要求翻案。后来为了避免这种事的发生,只得直接把时间改到秋后,毕竟那个时间即使下雪了也不值得稀奇。

还有一种说法是,以前执行死刑的时候百姓可以前去围观,有时候甚至要求百姓在场,可以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警告他们做坏事是没有好下场的。然而夏季正是农忙时刻,只好选择百姓农闲也就是秋冬季再执行死刑。

但比较可靠的说法还是汉武帝的一个规定,他认为囚犯秋后问斩也可以算是落叶归根,不会逆天道,后来历代皇帝们也就普遍采用这种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