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刘伯承女儿刘华北遇害,死前曾对凶手说:叔叔我认识你

2024-08-13   八月未完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

“关注”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1945年8月19日,早早醒来的洛杉矶托儿所所长丑子冈收拾妥当,前去将孩子们一一唤醒。

一看到所长,孩子们便纷纷醒来,主动去洗漱了。

但丑子冈发现,以往一向非常积极的刘华北居然一直窝在角落里不起来。

她好奇前去查看,才发现孩子竟然已经被残忍杀害了。

更令人诧异的是,经过调查,刘华北居然认识凶手。

凶手究竟是谁,为何要对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痛下杀手?这与她的父亲刘伯承又是否有什么关系呢?

羊圈出生,取名华北

1940年,刘华北出生在太行山下的一个羊圈里。

之所以在如此特殊的地方出生,是因为当时她的父亲刘伯承与母亲汪荣华都在太行山附近领导抗战。

即便身怀六甲,汪荣华也不愿意轻易撤退,最后在一户村民的羊圈里生下了这个女儿。

不仅出生地点特殊,时间也非常特殊,这也是为什么刘华北有这样一个意义深远的名字。

当时父亲刘伯承带领的部队主要负责的便是守护华北地区,为了表达自己保卫华北的决心,刘伯承特地给女儿取了这样一个名字。

自刘伯承与汪荣华于1936年结为夫妻后,两人都一直忙于革命工作,几年间才只生下一个儿子,所以对于这个女儿的到来,二人都非常喜悦。

尤其想到还让女儿在羊圈里出生,他们高兴之余又十分心疼,所以更对女儿疼爱有加。

刘华北从小就非常讨人喜欢,圆嘟嘟的脸上长着一双仿佛会说话的大眼睛,性格虽然非常活泼,但是一点儿也不调皮,乖巧可爱。

对于常年为革命事业奔波的刘伯承和汪荣华来说,刘华北就是他们生活中的开心果。

无奈的是,尽管一家人待在一起其乐融融,但随着革命形势越来越严峻,刘伯承与汪荣华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

他们不分白天黑夜的奔赴在革命前线,几乎没有什么时间好好照顾孩子,于是决定将刘华北也送去托儿所,与长子刘太行作伴。

这所托儿所位于延安,名叫“洛杉矶托儿所”,里面安置的大都是当时将领们的孩子。

听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非常好奇,既然是中国人自己的托儿所,为什么取了一个这样的名字呢?

其实这所托儿所最开始的名字是“中央托儿所”,由著名医疗将军傅连璋提议设立。

傅连璋将军将自己的一生都投入革命,当发现红军医疗条件极其落后时,他倾尽自己全部家当,为红军创办了第一所正规医院。

1940年,当发现延安原先的保育机构搬走,导致大量在陕北地区出生的红军孩子都无人照顾后,傅连璋又向主席提议,在延安重新创办一所托儿所。

当时,主席的女儿李敏也刚刚4岁,无人照料,于是便立即同意了。

很快,中央托儿所就筹办起来,由于条件不足,所谓的托儿所,其实只不过是杨家岭附近的几孔窑洞。

由于之前曾在原本的保育院工作,丑子冈被任命为这所托儿所的所长。

托儿所刚筹办好,刘伯承就托人将长子刘太行送了过来。

最开始托儿所里只有7个孩子,但条件依然非常艰苦,因为此时恰逢抗战以来最困难的时期。

尽管如此,大家还是坚持不能让孩子过苦日子,千方百计将仅有的物资都送到托儿所来。

那时候,红军们大都吃不饱穿不暖,所以即便拼尽全力为托儿所输送生活物资,也不能保证物资数量足够,不仅如此,对于被封锁包围的他们来说,运输也是个难题。

托儿所应该如何度过这个难关呢?

延安建托儿所,刘华北入园

在托儿所最困难的时期,远居香港的宋庆龄了解情况后,立即决定为孩子们做些什么。

于是,她联络了许多定居国外的爱国华侨,组织了许多场募捐,为托儿所的孩子们千里迢迢送来了一批批食品衣物等必需生活用品。

也正是为了感谢这些爱国华侨们的支持,中央才决定给托儿所改名。

随着托儿所的条件渐渐好起来,送来的孩子们也越来越多,这其中就有比刘太行小一岁的妹妹刘华北。

刘太行很早就被送到托儿所,但刘华北一来,两人很快就亲昵起来。

虽然哥哥只比自己大一岁,刘华北却非常依赖刘太行,走到哪儿都跟着,任当时托儿所的谁看,刘华北都是刘太行的小跟班。

为了让孩子们在托儿所的生活不那么无聊,托儿所特地选址在了半山腰上。

这里不仅位置隐蔽,还有足够大的活动空间,让孩子们可以自在玩耍。

当然为了安全起见,周围还建着高大的栅栏。

虽然是托儿所里年纪最小的孩子,但刘华北非常懂事,每天早上只要所长来叫起床,一定积极起来,乖乖洗漱。

因为整天跟着哥哥,所以她很快就和托儿所里其他大孩子打成一团,每天都过得很开心,唯一的遗憾就是不能常见到爸爸妈妈。

工作之余,孩子们的父母都是会来托儿所探望的,刘伯承与汪荣华自然也不例外。

每次两人来的时候,就是刘华北最开心的时候,她总是缠着爸爸妈妈,仿佛有说不完的话,而爸爸妈妈一走,忍不住落下眼泪。

不过,每次刘华北一哭,只要保育员拿出小零食或换个话题,她很快就会将烦恼抛之脑后,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那么喜欢她。

被送到托儿所时,刘华北还没有3岁,可以说是托儿所的保育员们见证了她一点点长大。

1945年,抗战已渐渐接近尾声,但却没有一个人敢放松警惕。

国内的局势却越来越紧张,因为国民党政府总想暗地里搞破坏,尤其是针对我党重要领导人及重要将领。

在这种时期,延安成为了重中之重,除了领导人们的安全外,孩子们的安全同样非常值得引起重视。

为了保证安全,所长丑子冈与保育员们每天都会对园区进行仔细搜索排查,晚上还会有专门的值班人员守护孩子们。

这段时间,刘华北也经历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哥哥刘太行离开托儿所了。

因为刘太行已经7岁,要去上小学了。

刘华北依依不舍地送别了哥哥,保育员们安慰她再过一年也可以去上小学。

于是刘华北每天心中都惦记着这件事情,期盼快些长大。

那时谁也没有想到,一场意外即将悄然而至,刘华北的生命在6岁这一年戛然而止,与哥哥一起上小学的梦想再也不会实现了。

这名凶手究竟如何避开了值班保育员,进入托儿所的呢?

遭遇杀身之祸,凶手手法凶残

意外发生在1945年的8月18日,但那一天,大家并未感觉到有丝毫异常。

与往常一样,当夜幕降临,所长丑子冈便开始仔细检查整个园区。

确定周边环境安全后,她又来到孩子们居住的窑洞,确认每个孩子是否都已上床睡觉。

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丑子冈早已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自己的亲人,因此每天晚上她都会仔细认真地给每一个孩子盖好被子,掖好被角,看着大家都安然入睡,才能安心回自己的房间。

这一天和往常一样,把每个孩子都照顾到位以后,已经快十一点半了。

孩子们白天都玩儿了一天,早就已经困得睁不开眼,进入梦乡,丑子冈这才放心准备离开。

在窑洞外,她又确认了一遍今天值班的保育员是否到位,等到一切都安排好后才回去睡觉。

这天晚上值班的两位保育员已经不是第一次执行任务了,听到所长的叮嘱,他们立即保证会认真值班,保护孩子们的安全。

虽然托儿所被栅栏围住,但也只是孩子们确保不能翻越,大人是能跨过的,所以他们打着十二分精神,仔细观察着四周。

虽然那时还是夏天,但由于托儿所建立在半山腰,到了晚上便会有凉风吹来,所以没一会儿,两位保育员就感觉到阵阵寒意。

这时,其中一位保育员提出她去烧些热水,让两人暖和暖和。

这位保育员离开后,原本就冷清的院子显得更加空落落的,一眼就能看到附近所有情况,根本没什么异常。

尽管如此,留下来的那位保育员还是认真观察着四周。

可没想到不一会儿,她突然腹痛难忍。

一想到自己可能是受凉了,这位保育员将衣服紧紧拉住,环抱住自己,想着再坚持一会儿,等到烧水的同事回来了,自己就能回去吃点药,休息休息。

没想到左等右等,那位同事就是迟迟不回来,自己也不敢大声呼喊,怕吵醒了孩子们。

最终,这位保育员决定快速回房间吃个药。

当时天色已经很沉了,她觉得应该也不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等到吃完药回来后,烧水的同事也已经回来了,两人觉得之间并没有多大的空档,也没听到什么不正常的动静,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这一夜就这样过去了,后来他们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到了早上便开始喊大家起床。

早早醒来的丑子冈所长早已洗漱完毕,来到窑洞里帮着孩子们穿衣洗漱。

孩子们都一个个穿戴整齐跑出窑洞,角落里的刘华北却迟迟没有动。

丑子冈所长有些奇怪,虽然刘华北是这里年纪最小的,但早就已经学会自己穿衣服洗漱了,平时从来不用她操心,一向非常积极,今天怎么赖床了呢?

又看到刘华北的被子紧紧蒙着头,她有些担心孩子是否身体不舒服,赶忙上前查看。

可谁知拉开被子,眼前的一幕却令她天旋地转——

小小的刘华北躺在血泊中,早已失去呼吸,肚子上明显被人用刀子捅过。

丑子冈所长几乎要大喊出来,可是为了不引起恐慌,还是强忍住又将被子盖上,含着泪叫来人保护现场。

接下来,除了通知刘华北的父母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查出昨晚到底谁偷偷潜入托儿所,做出了这残忍的事。

当询问托儿所的孩子们时,一个孩子关于那晚的回忆却让大家都震惊了。

真凶无处可寻,将军遗憾终生

原来,一个与刘华北床位非常相近的孩子想起那晚,

他在睡梦中听到刘华北似乎说了句“叔叔,我认识你”,但当时的他还以为自己是在做梦,很快便又进入梦乡了。

这足以证明,杀害刘华北的凶手就是一直潜伏在这里的国民党特务。

与此同时,刘伯承夫妇俩也已经得知了女儿去世的消息。

直到通信员离开后,刘伯承与汪荣华都迟迟没有任何反应,二人谁也不敢相信,前几天他们还在商量着回去看女儿,如今女儿就已经和他们天人两隔了。

二人很快就来到托儿所,到达之后,刘伯承第一件事便是让所长检查是否有其他孩子受到伤害。

随后他们来到窑洞内与女儿见最后一面,白被单掀开后,汪荣华几乎要哭晕过去,但刘伯承却拦住了,坚持不让她给工作人员增加压力。

了解到那个孩子晚上听到的情况后,刘伯承心里也非常清楚,敌人之所以会对小小的刘华北痛下杀手,就是为了扰乱自己原本的工作计划。

因为此时正值主席前往重庆谈判,自己则肩负着打好上党战役的重担。

尽管心中十分悲痛,刘伯承却决心不能让敌人的阴谋得逞,立刻启程赶往前线,奔赴战场。

9月10日,上党战役正式拉开帷幕,凭借着对敌人特点的冷静分析,刘伯承用兵如神,用一个月的时间顺利拿下此战。

虽然在战场上看上去理智冷静,但刘伯承心中依旧惦记着二女儿的事。

在离开延安前,他就特地嘱咐了人严查此事,但无奈当时条件无限,几十年都一直没能查出杀害刘华北的到底是谁。

尽管后来又有了5个孩子,刘伯承却一直无法忘怀年仅6岁就离开人世的刘华北。

直到去世,他还不断提起这件事,对身边人说,当年二女儿被杀害之案没能侦破,自己就算是死也无法瞑目。

结语

虽然这起案件没有得到侦破,杀人凶手也无处可寻,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能对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做出这样残忍的事,这个凶手根本毫无人性可言。

事实上当年,刘伯承与夫人以及其他孩子也都曾遭到敌人的埋伏与刺杀,只是他们都幸免于难,唯有小小的刘华北失去了生命。

为了来之不易的和平,这些开国将领与家人们都牺牲了太多太多,所以我们才要更加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