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了!9月起,每个中小学生都要学!

2022-05-07     香山网

原标题:明确了!9月起,每个中小学生都要学!

近日,

教育部正式印发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

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

完全独立出来。

也就是说,

今秋开学起,

劳动课将正式成为

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孩子要会煮饭炖汤、

家用器具维护、种菜养禽。

此方案一出,

便登上微博热搜榜。

加入教育交流群

获得更多新鲜资讯

对新方案的这一变化,

不少“70后”“80后”家长直呼

多年前的劳动课,如今又回来啦!

什么是“劳动课程”?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同时,这门课程注重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

做扫帚、学剪纸、

扫操场、捡煤渣……

这是过去的劳动课;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

如今孩子们的劳动课

会是怎样的呢?

劳动课程有哪些内容?

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

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

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

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

学校可结合实际,在不同学段自主选择确定任务群学习数量。

说到“进阶式”劳动教育,

许多珠海同学都会说:

“嘿,这个我熟!”

近年来,

珠海学校结合实际、基于学情,

面向不同学段的学生设置了

丰富多样的劳动课程。

例如, 珠海市三灶镇中心小学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劳动习惯为目的,为各年级设置了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劳动教育课程,构建新颖、全面、实用的劳动教育体系,让学子们真正享受劳动之趣。以该校2021年秋季学期的劳育课程为例,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是各怀特长的劳动者,分配有不同的劳动项目。

六年级:烹饪

五年级:织围巾

四年级:变废为宝

三年级:茶道课

二年级:收纳整理

一年级:打扫卫生

对珠海同学们来说,

劳动不仅仅是完成任务,

更成为了他们日常学习生活的

重要一环。

推窗见绿、移步见景, 在珠海一中,学子们辛勤劳作,使得校园环境愈发宜人。该校于“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举办了首 届校园劳动周。同学们动手美化教室、净化校园,大力营造清新优雅、洁净舒心的学习环境。

改良土壤、选种育苗……学校草本草药社团骨干成员发挥一身本领,积极带领同学们参与 “中草药种植”活动。亲历中草药成长的过程、分析实践操作中的成败得失,最终还能收获一锅热腾腾的药膳汤,大家心里感到美滋滋的。

作为广东省“双新”(新课程新教材)示范校、广东省中学生志愿服务示范校和珠海市劳动教育实验校,珠海一中有意识地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协同多部门统筹实施劳动教育,取得了初步成果。在珠海市教育研究院公布的《珠海市中小学生劳动清单评选结果名单》中,珠海一中为全市唯一获评一等奖的高中学校。

对于校内学生来说,劳动教育是一种持之以恒、影响深远的教育。学校老师更是与学生“梦幻联动”,例如,师生在节假日各秀精彩厨艺,做出“有故事”的菜品,寓教于乐。

在2020年推出的“寒食节美食文化大比拼”活动中,师生们用“美食+故事”的结构形成作品。

学生摇身一变成为“小裁缝”、教职工比拼厨艺……近期同样热热闹闹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活动的,还有 珠海市金海岸海华小学。在该校于4月29日举行的 第二届劳动教育主题活动月启动仪式上,不怕脏、不怕累的学生们动手劳作,上得讲台、下得厨房的老师们,拿起锅铲照样在行。在本月,学校还安排了更多精彩的劳动活动,等待同学们逐一“解锁”,旨在培养学生用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

其实,

劳动教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一以贯之的中小学教育的

重要组成部分。

劳动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

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一起来看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

40年变迁史。

知多点: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40年变迁史

第一阶段

劳动技术全新亮相,小学四五年级每周一节劳动课。

1981年3月,《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颁布,规定:一、二、三年级学生可在课外时间,适当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性劳动。小学四、五年级开设劳动课,每周1课时;另外,每周劳动1小时,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或简易劳动。

第二阶段

劳动成为全面发展的重要版块,中小学校建起劳动基地。

1985年国家教委组成后,明确提出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第一次提出把“劳”字与德、智、体、美并列为“五育”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为了确保中小学上好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1987年,国家教委颁发中小学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到1990年底,多数中小学校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生产劳动基地。

第三阶段

劳动教育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劳动课趋向地方特色化。

1994年7月,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国家教委印发文件规定:小学在三、四、五、六年级开设劳动课,每周1课时;初中各年级开设劳动技术课,每周2课时;高中各年级开设劳动技术课,每学年4周。到2000年1月,教育部在发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取消了必修课中劳动技术课的单独设置,改设了包括四部分内容(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同时,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许多地方的中小学除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外,还专门开设了富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劳动课或劳动技术课。

第四阶段

大力加强劳动教育,每周不少于1课时。

教育部于2015年7月发出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要落实相关课程,开展校内劳动,组织校外劳动,鼓励家务劳动。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提到,要大力加强劳动教育,将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制度建设作了系统设计和战略部署。在劳动教育时间上,《意见》规定,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同时,还要在课外校外安排必要的劳动实践,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期待更多的珠海学子

崇尚劳动、学会劳动、热爱劳动!

你上过什么印象深刻的

劳动课程?

有想学但到现在还不会的小技能吗?

一起来评论区聊聊~

来源:珠海特区教育、珠海特区报、首都教育、科普中国

如有侵权请联系

点击图片查看链接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304e91e03088f09d5346a7f9355df9f.html


闭馆通知

2022-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