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洗更健康”、“一年逛两次海澜之家”、“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你没事吧,你没事吧,没事就吃溜溜梅”......
这些耳熟能详的广告,想必许多朋友都听过,然而这些经典广告语的创造者叶茂中,却在1月13日因肠癌去世,享年54岁。
近些年来,肠癌愈发年轻化。漫威《黑豹》男主、女篮国手陈鹭芸、B站up主网红阿健等,皆被肠癌夺去了年轻宝贵的生命。
肠道有这么脆弱吗?它是如何恶变成癌的呢?是不是和吃有关呢?来来来,现在开始进入正题。
一、
肠道:好事轮不到,善后都是我
1
你真的了解肠道吗?
肠道这家伙有点“怪”。它又长又粗,里面粉粉嫩嫩,还有很多小褶皱。平时不起眼,但关键时刻总能排出我们人体急需释放的东西......停停停,这怎么越听越不对劲呀?
但事实确实如此,肠道包括大肠和小肠,大肠1.5米,直径大概有6厘米左右,小肠5-6米,加起来有七八米左右。
相对于其他器官,肠比较容易被人们忽视。殊不知,它总是干着最脏最累的活。
美食进入人体后,第一个尝到鲜的是口腔,滑过食管,率先开启消化工作的是胃。
食物成了像粥一样的食糜后,小肠中的胆汁、胰液、肠液等,会把它分解成人体所需要的养料。剩下的纤维和来不及吸收的营养物质等,会被推到大肠再次分解、吸收,最后变成一坨粑粑。
好事轮不到,善后却是它,你说它能不苦逼吗?
2
肠道并不老实,它可能会“黑化”
人体90%的营养靠肠道吸收,肠道看着是任劳任怨的,但人家干久了偶尔也会撂挑子不干,开始“黑化”成癌。
肠癌也被叫做结直肠癌,是结肠癌和直肠癌的统称,90%以上的结直肠癌都是由肠息肉发展而来。
不过这肠息肉也被分作两类。
好好的肠道,为什么会长息肉,又为什么会变成癌呢?
二、
肠癌是吃出来的吗?
说到肠癌,很多人就想到“吃”。那么,肠癌和吃有关系么?
可以这么说,肠癌的发生不能简单地归于“吃”。毕竟,导致癌症的因素很多。不过,如果放纵口欲,确实有可能“病从口入”。
1
深夜烧烤下肚,竟患上了肠癌
江苏南京25岁的小林,由于工作需要,他经常陪客户吃夜宵。今年3月,小林总是感觉腹痛,到医院检查,发现他的肠道内有一个鸡蛋大的肿块。
原来,他已经患上了中晚期的大肠癌,所幸及时治疗才保住了性命。
像烧烤这种食物本身肉质就不太好,而且经过烤制后容易产生苯并芘等致癌物。
因此,小编想建议朋友们:
再一个红肉(如猪肉、羊肉、牛肉)属于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摄入过多后,身体为了促进消化,胆汁酸会分泌增多,而胆汁酸对肠道黏膜上层会破坏得比较严重。
而且高脂食物会让肠道蠕动减慢,这样粪便停在肠道的时间也就长了,接触致癌物的机会也就多了。长期食用容易导致肠癌。
2
除了高脂饮食,还有这些“危险分子”
久坐:现在的人太懒,常常久坐不动,而久坐时肠道蠕动慢,代谢废物、有害成分等易在结肠内滞留,容易刺激肠黏膜。
现代人“心理安慰式”减肥法
抽烟酗酒:烟草燃烧产生的致癌物质,比如多环芳烃等,会损伤结肠上皮细胞。而酒精进入人体后分解成的乙醛,也可以直接损伤我们的DNA链,诱导基因突变。
压力过大:长期精神压力过大会间接引起肠道粘膜血管收缩,肠道功能紊乱,导致肠炎和溃疡的发生。
年龄:年龄较大的人,免疫力比较低下,身体代谢能力也在逐年下降。肠癌的发病风险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大,超过90%的结直肠癌患者发病年龄≥50岁。
三、
蛛丝马迹别大意,小心“菊花”没了
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肠癌新发病例数56万,死亡人数29万。也就是说,每3分钟就有1人死于结直肠癌,每1.5分钟就有1人确诊结直肠癌。
肠癌发生时,常常有很多蛛丝马迹,只不过很多人都忽略了。
1
这些蛛丝马迹,你发现过吗?
要知道痔疮引起的便血多是鲜红色,而且是附着在粑粑表面的。而肠息肉的出血常混杂在大便里面,呈暗红色,还伴随着黏液,两者是大大的不同。
此外,若大便形状发生改变,如变扁、变细、有凹痕也应该警惕,因为这很有可能是肿瘤变大,挤压便便所致。
小编说的“冰火两重天”指的是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
肠道被肿瘤堵塞后,有一部分便便会发酵,刺激肠道黏膜分泌大量的液体,把大便给稀释,排过去后就变成了腹泻。
等腹泻排完了,大便又会被肿瘤挡住,无法排出,造成便秘。到时,你就会被腹泻和便秘反复折磨。
前期间歇性腹胀、腹痛,后期逐渐变成持续性的,发作部位多集中于中下腹部,程度有轻有重,而且腹部可能还有包块等症状。
2
一时大意可能“菊花”失守,肛门不保
如果发现肠癌的这些蛛丝马迹,你还没有及时检查治疗,轻则遭受放化疗之苦,重则小命没了。
像肿瘤太大,离肛门位置太近的话,很可能就要把“菊花”给挖了,然后把洞洞给缝合起来,最后再在你肚子上另外开个口子,以后便便就从这里出来。
从今往后,你的腰间都得系个屎袋子,隔两三天就得换一次。费钱不说,重点是,你的生活和工作全都毁了。
四、
肠癌并不可怕,完全可防可治
1
生活中这样做,可以护好肠道
少吃高脂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建议每日摄入红肉不超过200g,蔬菜不少于500g。多吃红薯、土豆(富含膳食纤维)等能促进肠胃蠕动,帮助大便排出的食物。
坚持有氧运动,防止超重
研究发现,BMI(BMI=体重/身高的平方)每增加5kg/m²,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风险就增高 19%,因此我们一定要防止自己超重。
此外,成年人每周最好有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健走、慢跑、羽毛球等,适度锻炼身体。
避免久坐
不要坐在电脑屏幕前太久,可以每隔半个小时就站起来走一走,接个水或者上个厕所。
此外,戒烟限酒,避免其对消化道长期的炎性刺激。
2
3种办法,可以揪出肠癌
从肠息肉到肠癌大概需要5~10年的时间,因此早期发现就显得特别重要。而以下这三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早日揪出肠癌。
肛门指检又被称为“一指神功”。这项检查只需医生戴上手套,用一根手指伸进患者的“菊花”进行触诊,便可直接判断出肛门、肛管和直肠部分有无异常。
75%的肠癌通过手指就能摸到,如果指套上没有染血,没有摸到肿物,就已经排除了大部分的直肠癌。
只可惜由于部位较为隐私,很多人有着害羞心理较为抗拒。话说......医生都那么有勇气帮我们检查了,我们还怕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