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咱爸妈的养老钱

2022-05-14     法律读库

原标题:看好咱爸妈的养老钱

看好咱爸妈的养老钱

作者:刘松

来源:至淮则安

作者:刘松

来源:至淮则安

多数上了年纪的中国人,都有存养老钱的习惯,这既是传统文化使然,更是一种生活经验、生活智慧。这笔钱往往会在老人遇到困难的关键时刻派上大用场,所以不少人也把这笔养老钱叫做老人的“救命钱”。可就是有这么一群骗子,专门骗老人的养老钱,我们贴切的称这群骗子“丧尽天良”,形象的称之“伤天害理”。

养老钱究竟好不好骗呢?其实不好骗。养老钱毕竟是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的救命钱,谁会仅凭骗子的一两句花言巧语就主动送钱过去呢,而老人们往往对这些钱比较敏感、警惕,平时对自己的儿女都防着,更何况是对骗子呢。

所以,为了骗到养老钱,骗子们就想出各种五花八门的套路来骗老人,有的还是连环骗、局中局,演员专业、剧本成熟,使得老人们防不胜防,在不知不觉中主动送上了自己的养老钱,等到发现时,骗子早已不见影踪,此时对老人身心的双重伤害,比疾病还重。

为什么在并不好骗的养老钱上,骗子们屡屡得手呢?就是骗子们深入研究中国老人普遍的想法后,精准抓住了老人们希望钱生钱、希望自己今后的生活更有保障以及希望健康长寿的心理,再辅之以反复演练的骗术、话术,诈骗常常能够得逞。

每个人都有父母,我们渐渐长大,父母渐渐老去甚至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小时候,父母养育我们,长大后,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守护好父母的养老钱。与其在父母被骗后作无用的抱怨,增加父母的痛苦,在父母离我们而去后掩面自责,增加自己的痛苦,不如在父母被骗前、在世时,和公检法机关一起,打一场养老钱保卫战,共同守护咱爸妈的钱袋子,这也是一种孝顺,是我们都能做到的孝。

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我有以下不成熟但很实用的建议,供各位孝顺的子女们参考:

1.反诈宣传非常重要。虽然不一定会起到立竿见影的防范效果,但至少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宣传让父母对骗子有所警觉,增加老人的防范意识。不过,反诈宣传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骗子源源不断地向我们的父母灌输诸如“理财产品”钱生钱,“养老信托”更保障,“保健产品”能长寿之类的话术,我们也要源源不断地向父母宣传反诈知识。

宣传到什么程度呢?这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的父母不用反诈宣传也不容易被骗,有的父母天天反诈宣传他老人家就是不信。对于容易轻信骗子或者已经有被骗苗头的父母,我们要说到他们“烦”为止。但也要把握一个度,如果说得过了,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因此受到影响,骗子和咱爸妈的关系反而越来越近,甚至信骗子不信儿子,这就非常尴尬啦。

2.反诈宣传的形式和内容更重要。小时候,我们都不太愿意听到父母老师们简单纯粹的“说教”,虽然长大后我们往往认为他们当年其实说的都很对,经常后悔我当年怎么没有听他们的话呢,但在当时就是接受度不高!同理,现在已经上了年纪的父母,也肯定不愿意听自己子女简单纯粹的“说教”,有不少老人自信地认为,“我是谁?能骗我的骗子还没出生呢!”结果到上当后才发现,“不是我不精明,而是骗子太狡猾。”

所以在反诈这件事上,我们要注重宣传的形式和内容,要考虑到老人的生理特点和接受度,有的时候就是要像哄小孩一样在润物细无声中做好父母的思想工作,少说教多举例,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在各种场合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另外,要充分发挥孙子孙女在家庭反诈一线的生力军作用,同样的话从你嘴里说出来,爸妈认为就是“要你多嘴”;从你儿子女儿嘴里说出来,爸妈认为“咱家宝贝就是不一样,这么小就能说出这么有道理的话”。一方面,隔代亲的效应,在防范养老诈骗上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一方面,别看孩子小,自己也是容易上当受骗的高危人群,但在劝爷爷奶奶不要被骗方面往往天赋异禀,一套一套的,实际效果不可低估。

3.反诈要有针对性。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情况,不同的父母不同的性格特征,公检法机关在反诈方面做的工作更多的是一般预防、普遍预防性质的,我们的家庭反诈工作则重在精准,针对自己家、自己父母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但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到很难。

比如,不少上了年纪的老人特别喜欢买各种各样的所谓“保健品”,甚至很可能在其他地方花钱很节省、平时很节俭、过日子很节约,但在买保健品上却表现出令子女吃惊的“豪横”和“执着”。老人希望自己健康长寿是很正常的想法,我们每一位子女也都从心底希望咱爸妈永远健康、长命百岁,但健康长寿自有科学之法、规律之道,绝不能听骗子胡说。这些所谓的“保健品”,有的完全是三无产品,有的明显是夸大其词,有的就是靠广告轰炸,还有的偷偷添加了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东西,甚至为了短期内快速见效,加了国家明令禁止的违禁品,这就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骗钱行为、诈骗犯罪了,应该数罪并罚,严惩不贷!

建议全国的法律工作者、市场监管执法工作者、医学工作者、新闻媒体工作者都能从为人子女、保护父母的角度好好研究一下对这类行为的取证标准、法律适用、打防策略、规制手段等等问题,大家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千万别让这些骗子钻了空子,骗了咱爸妈的钱、伤了咱爸妈的身体,还能逍遥法外、再去害人。

4.家庭反诈的最高境界是你冒充骗子骗父母一把,这样模拟实战的演习保证让咱爸妈产生极强的防骗免疫力,但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我不建议你轻易尝试。

一是你在骗人上的能力未必如骗子,如果你准备不充分、代入感不强,被父母轻易识破,反而让老人觉得骗子也不过如此嘛,今后容易轻敌。

二是你对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要有充分而清醒的认知,万一你平时的所作所为经常让父母失望,你在父母心中地位实际并不必然高于骗子,这样的演习会暴露自己。

三是即使要演习,主要演员还是亲生的儿子、女儿为宜,确需增加人员优先考虑孙子、孙女,儿媳妇、女婿原则上不要轻易出场,如果确需出场,也要在演习前过细评估利弊,否则无论演习成功还是失败,可能导致原本就微妙的婆媳关系雪上加霜,增加家庭矛盾的风险隐患。

5.家庭反诈既要外防骗子,也要内防啃老。骗子的最终目的是骗钱,有些啃老的子女经常性的向父母伸手要钱,从钱财流失的角度,在父母看来,两者并无多大区别,甚至有的父母会认为,骗子为了骗我的钱,至少还能陪我聊聊天,而你则是不劳而获。

小时候,父母含辛茹苦抚养我们长大,长大后,我们不说要回报父母吧,但至少也不能还让父母为自己操碎了心、花尽了钱,还是要自食其力,否则我们就真的和骗子没什么区别了。还是要以正当合法的途径挣钱养家,让父母看见我们的努力,在这基础上和父母一起防骗反诈,以实际行动告诉骗子,我们不一样!

说到底,养老诈骗既是法律问题,也是社会现象,现象的背后有各种复杂的原因,需要综合治理,国家多个部门正在联合开展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集中行动为期半年,常态治理没有止境,骗子不绝打击不止,而家庭也是反诈主战场,我们都是参与者。

中央政法委在12337智能化举报平台

开通了“养老诈骗”举报通道

江苏省养老诈骗问题举报

电子邮箱是[email protected]

还可通过公安110接处警平台等渠道

反映涉及养老诈骗违法犯罪等

相关问题线索

投稿转载说明

本公号非营利性 不支付稿酬

投稿即视为同意本公号对文章进行转载刊发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119772a6d4748b7f7de03a466c9fa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