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葛朗台”

2022-05-13     法律读库

原标题:我眼中的“葛朗台”

我眼中的“葛朗台”

作者:潘赛男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

作者:潘赛男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葛朗台。

很多人会评价作为一家之主的葛朗台是一个吝啬鬼,财商非常高又极其抠门,所有人都是他攫取金钱的工具,就算家财万贯,也要一抠到底。他对金钱的爱可谓海枯石烂,至死不渝。现如今豆瓣各种抠组的活跃成员也不敢望其项背。所以很多观点认为,女儿欧也妮成长在这种父亲悭吝,母亲胆小的原生家庭中,注定悲惨一生。但是,如果我们能证明欧也妮过得并不悲惨,那葛朗台就不一定为人所不齿。如果再和隔壁塞纳河畔的高老头做个比较,葛朗台可以算是一个成功的父亲。

先从欧也妮的恋爱讲起吧。欧也妮的初恋是他的堂弟。堂弟出场时自带BGM,把巴黎最时兴的都穿戴在身上了,这么一身打扮山鸡也会变凤凰,更何况他还精修了指甲,烫了头发,长相娇嫩俊美。欧也妮是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外省姑娘,“平日只是忙于缝补袜子、给父亲补衣服,在污秽的天花板下度时光。”堂弟的出现就像一束光,穿透了索漠城葛家老宅的幽暗。欧也妮连睡觉时也对他浮想联翩,认定堂弟就是人中凤凰。

当得知伯父因生意失败而自杀,欧也妮更是对堂弟由怜生爱。堂弟从欧也妮的怜悯和爱慕中找到慰籍,两人私定终身。欧也妮将自己可支配的全部积蓄五千八百法郞悉数交给堂弟 ,作为他去西印度群岛谋生的起家资本。

当葛朗台知道后,责备并告诫女儿,“当你没钱借给他的时候,他连你的心也会一口吞掉的。”但是道理从来不是被灌输,而是自己悟得。欧也妮满怀希望等了七年,等到的不是堂弟身披五彩圣衣,脚踩七彩祥云从天而降来娶她,而是一封分手信。大体意思就是他历经千帆之后不再是少年,不擅社交又土气的欧也妮成不了贤内助。他要与贵族联姻,继承贵族头衔,条分缕析了这样做对自己及下代的好处,云云。

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但可能是最好的结局。与其说堂弟临门一脚踹走了欧也妮,还不如说欧也妮逃过了一劫。讲真,心狠手辣、唯利是图、靠贩卖人口和放高利贷发财致富的堂弟配得上欧也妮吗?栽在他手里,欧也妮怕是要被生吞活剥。若葛朗台健在,肯定会说,“闺女啊,我告诉过你的呀,他就是一个纨绔子弟。”

谈谈欧也妮的婚姻吧。神甫克罗旭一家、银行家格拉桑一家都在阿谀奉承葛家。葛朗台却是人间清醒,认定他们都是觊觎财产的豺狼虎豹,他的闺女谁也不给。他充分利用了两家人在索漠城的地位和相互较劲,在生意场上主宰了一切。

当欧也妮被堂弟背叛之后,忍住悲伤,承诺如果克罗旭的侄子蓬风庭长帮助处理伯父破产一事,以便堂弟能顺利与贵族联姻步入上流社会,她便会嫁给庭长。得知欧也妮替自己连本带利全额还债两百万之后,这位堂弟不禁惊叫了一声,在得知堂姐坐拥一千九百万家产之后,更是呆呆地看着这位春风得意的准堂姐夫。欧也妮利用庭长狠狠报复了一下堂弟之后,兑现承诺嫁给了庭长,并按照约定与庭长过上了有名无实的婚姻生活。

为了能拥有欧也妮的一切财产,蓬风庭长通过公证,在婚约上写到,“倘无子女,则夫妇双方之财产,包括全部动产与不动产,既无例外,亦无保留,互相遗赠予对方,不必办理盘点清册之手续,双方之继承人亦不能提出异议……”。至此,老父亲葛朗台的棺材板快压不住了。所幸,明察秋毫、罚必当罪的上帝赶紧来救场,及时送走了这位“体贴入微”的庭长。欧也妮虎口脱险,按照公证继承了克罗旭家族的全部财产。“上帝将大把大把的金子扔给被黄金捆住的女子,但她却根本不把金子放在心上。”老巴尔扎克写到这里,真是有点凡尔赛了。

分析一下欧也妮的性格和能力。葛朗台认为有必要让女儿懂得持家的诀窍。他要求女儿当着他的面吩咐用人买菜和收账,把田地、农庄的名称、地产的秘密告诉她,传授一整套理财的方法给她后,便把开支大权交给她,让她成为家里的女主人。通过耳濡目染,加之后天习得,欧也妮具备了支配和管控金钱的能力。即便面对巨额遗产时,也是与父亲无缝衔接,自如驾驭。

不论承认与否,欧也妮的身体里流躺着父亲血液。当堂弟将迎娶贵族,别人都等着看她笑话时,欧也妮“没有吱声,暗下决心将来要和她父亲一样喜怒不形于色。”对堂弟的恶劣行径,尽管轻蔑之情无以复加,却未形于色。总之,身边人不管怎么观察,好奇心都未能获得满足。

处理感情危机时,欧也妮果断冷静,立即斩断情丝,利用庭长教训了攀龙附凤的表弟,用钱买到了白眼狼的懊恼。完了还不忘写信讽刺,“我想,一个破产者的儿子未必能娶德.奥勃里翁小姐为妻,……,您对我的头脑和举止的评断非常正确,我无疑缺乏上流社会的气质,亦不懂其心计和风尚……,您为了社会习俗,牺牲了我们初恋的情谊,希望你循此习俗获得快乐。”

再简述高老头。葛朗台和高里奥都代表着法国大革命后期第一代资产家,没有文化,却精于盘算。葛朗台积聚的财产上文已经介绍,不再累述。高老头身价不菲,在两个女儿出嫁的时候各给了八十万法郎做陪嫁,并给自己准备了一份丰厚的养老年金。但两老因为各自的不同选择,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一个把女儿看得比自己的身家性命还重要,一生纵容女儿,被女儿女婿敲骨吸髓之后,穷死在塞纳河左岸的伏盖公寓里。另一位看似爱金钱胜于亲情,却能洞察人性的恶。年老时受到欧也妮悉心照顾,每天还能巡视自己的宝藏钱库,最后对欧也妮交待一句,“好好照看一切。到了那边向我交账。”用喜剧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两相对照,立见高下。

“欧也妮三十岁上没有尝过生活的乐趣。”从世俗的眼光来看,可能是的。但是巴尔扎克又说,“以大个子拿侬和科努瓦耶那样简单的头脑,又怎能懂得世风日下,人欲横流的道理呢。”如此社会,继承着千万家产的欧也妮成了最后的胜利者,她主宰了金钱,虽然旧习难改,生活简朴,却做了很多善行义举,比如修缮教堂,创建基金会、养老院、学校和公共图书馆等,品格可谓高尚。尽管身边仍有豺狼环视,虎豹围猎,她活得像座城堡一下,坚不可摧。

这是父亲给欧也妮最好的礼物

投稿转载说明

本公号非营利性 不支付稿酬

投稿即视为同意本公号对文章进行转载刊发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3cdb50273ccd9ae32b041e7cd631ad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