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天一夜》到《新西游记》,罗PD逢赌必输,为什么还乐此不疲

2019-08-20   渔人娱己

文/渔人娱己

2019年8月19日

韩综《两天一夜》第一季

无论是以棚外为主的真人秀,还是棚内多见的脱口秀,都不太倾向幕后人员,包括制作人、导演、摄像、编剧甚至道具师等工作人员,出现在镜头里,因为从影视理论而言,这是一种“穿帮”。

即使是真人秀,从结果上看,也多是以戏剧表演或小品的形式呈现的。

尤其是在目前流行的后期剪辑增加戏剧冲突的制作方式下,更是不需展现演出人员和工作人员在镜头前交流的过程。

可是综艺节目发展到今天,也进化到了形式和内容相当自由和灵活的阶段。

例如韩国名PD之一的金泰浩,以一档节目就登顶韩综的制作人,在结束了《无限挑战》之后,推出了数档新节目,其中一档《闲着干吗呢》就是结合现在流行的vlog文化,做了开放式人物格局的新式综艺节目。

以发掘人才为主要目的,艺人自己负责拍摄,以一台摄像机起步可以随时聚焦一个人的日常,也可以随时发散成数台摄像机数个不同人的日常,间中制造出不仅制作组不知道,连出演者都无法预料拍摄内容走向的乐趣。


打破常规 刻意穿帮


近二十年来蓬勃发展为亚洲各国观众和同行提供了不少欢笑和节目案例的韩综,10年前开始就在基础娱乐综艺里发展出了一条新的综艺笑点。

打破常规,刻意“穿帮”。

这种“穿帮”的基本表现形式是,让制作组偶尔走到台前,但摄像机本身还是不会出现在镜头里。

让工作人员出现在镜头里的目的是,将制作组与嘉宾之间的本属私下的沟通过程,放入正式的综艺内容中,以此制造出一种超强的现场感和真实感,也让观众耳目一新。

论这种“穿帮”,罗英石PD可谓是第一人。

他在其主导的《两天一夜》节目中,将嘉宾和制作组之间的沟通及各种互动,即一些非计划之内的拍摄内容剪辑到节目正式内容中,让这种“穿帮”第一次有规模的走到了台前,并渐渐发展为一个节目固定的笑点。

而他的所谓嘉宾和制作组的沟通对抗,最常见的形式就是“打赌”。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罗PD常常和嘉宾打赌的背景:

为了更多更狠的“折磨”嘉宾,让游戏等环节更出彩,嘉宾更多的爆发真实反应。

罗PD和制作组常常把节目的游戏框架设计得很严苛,例如动不动就饿嘉宾的肚子,大冬天要游戏输了的嘉宾下水等等。

这里插一句,把惩罚设立得严苛,主要是为了让嘉宾能在游戏环节更用心,对抗更精彩,并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

嘉宾虽然大部分时候都会听制作组的安排,但有时候也会因为疲累而不愿意玩游戏。

这时作为节目现场责任PD的罗英石就会跳出来协调,通常是打赌。

例如嘉宾和制作组各派出一队打足球比赛,赢的队可以吃饭或者睡房间,输的队就没饭吃或睡帐篷。

这时候,久受制作组“压迫”的嘉宾们会跃跃欲试,竭尽所能希望战胜制作组。

而制作组呢,近100人的团队,都不能吃饭还得干一些重体力活当然不会觉得输了无所谓,而且100人中总可以挑出不少年富力强的体育精英,所以实力也不可小觑。

这样一来,双方的能动性都被调到最高值,游戏自然会非常精彩。

至于结果,作为制作人其实并不是特别在意,因为他已经达到了他想要的现场效果:

拍一段精彩的对抗性非常强的游戏视频。

拍到了这样的视频,那么今天这100多人的团队就没有白来,后期剪辑也会相当轻松,收视率更不必提前担心。

……

尝到了甜头的罗PD,索性把这种跟嘉宾实时交流做成了固定节目形式。

《两天一夜》传统的PD控场

《两天一夜》现场节目流程控制,也不再沿用棚内惯用的MC负责制,变成了现场PD控制。

观众也觉得非常有趣,看嘉宾们和制作组尤其是PD现场讨价还价,甚至互虐。

罗英石PD曾在他的一本书中提到过,这个多年拍摄发现的规律:

拍摄的时候制作组越觉得悲剧或辛苦,观众看节目的时候就觉得越好笑。


至于罗英石PD的打赌嗜好和“穿帮”趣味,他从KBS《两天一夜》一路带到跳槽TVN的《花样爷爷》、《花样青春》、《三时三餐》和《新西游记》。

10多年来,罗PD打赌几乎从未赢过,但节目不息,打赌不止:

在《两天一夜》里,

起先,他害得自己大夏天被惩罚穿羽绒服一整天、为80多位同事买豪华早餐;

然后,他害得全体制作组80多人没午餐和晚餐吃,甚至被逼入水(泡海水里);

其后,他害得全体制作组花钱订的住处去不了,在寒冷的深秋雨夜集体野外就寝,他的领导:节目主PD更不得不睡在狗窝里。


在《新西游记2.5》里,

他又“一时兴起”,害得筹备了许久花了不少制作费的易地拍摄泡了汤,被合作已久的编剧后辈揪领子;

在《新西游记4》里,他再度害得自己下跪以求不用给嘉宾兑现价值数百万的兰博基尼和保时捷。

在《新西游记6》里,他又害得制作组不得不花近百万制作费去到遥远的冰岛拍摄一个双人行搞笑节目。

……

这些在过往曾被认为是“穿帮”的内容,却被罗PD一一放进正式节目里放给大家看,也取得了观众的认可:罗PD的节目个个收视爆棚,他也被观众和同行封神。

而这些“穿帮”笑料,更被粉丝们剪成了各种小视频,传播得更深远。


了解了以上这些前情,观众才会懂得罗PD在《姜食堂》里做“洗碗奴”被无限使唤的妙处,而使唤他的姜虎东、殷志源、李秀根等人包括观众到底有多开心。

在看到“罗奴”一节时,网友们甚至在弹幕里不断cue罗PD的爱将李瑞镇,大呼李瑞镇若看到此片段即使在梦里也一定会笑醒。

因为在李瑞镇当家的《三时三餐》里,他们的生活物资被设计得更严苛,直接导致李瑞镇每天每顿都要跟罗PD讨价还价时不时的耍下小聪明要钱买食材。

在《三时三餐》里,罗PD也各种出现在镜头前,不是夺取嘉宾带来的“违禁”食物,就是蹲在锅灶前吃嘉宾做的饭菜。

拿走违禁食物是为了维持节目设定和加强戏剧冲突,把贪吃镜头放进去是为了展示饭菜的好吃。

这些制作组与嘉宾的冲突被很好的剪辑放到了正式节目里,成为一个固定看点,观众也渐渐期待嘉宾和制作组之间的新冲突新对抗。

虽然在节目中制作组也总吐槽罗PD的爱打赌但总输的毛病,罗PD却还敢一如既往的赌下去,原因就在于他之所以打赌除了临时起兴外,最大的目标还是为了增加节目的可看性和意外事件带来的新奇感,最终目标自然还是让观众觉得有趣好笑。


真人秀的核心是真,真实的反应


其实罗PD一流把“穿帮”放进节目的原因还是缘起他们的初衷:嘉宾的真实反应。

对于嘉宾来说,即使是再好的演员,也不可能一整天演戏,所以制作组的剧本和节目架构设置的主要目标是增加一些极限情境,激发嘉宾们的真实反应。

另外,罗PD也一手开创了新的拍摄形式,即每个嘉宾一台摄像机,24小时贴身跟拍,包括上洗手间,不放过一点细节。这样做的初衷就是为了求真。

这个传统一直沿用下来,第三季里,笑星金俊浩得了个“屎尿多”的绰号就是因为被摄像机拍到他经常进洗手间。

节目组不许偷吃东西,就是真的不许偷吃,金钟民曾在节目中多次被PD批评他不负责任,在摄像机拍不到的地方偷偷吃东西。

罗PD的另一档节目《花样青春》对嘉宾的真实反应则更为关注,想尽一切办法,不惜租场地骗嘉宾拍假广告,好让嘉宾能毫无准备的被“绑架”,保证所有人出发时衣着简单随身物品为零,做真正的背囊旅行。

看三季的嘉宾被骗时的反应。

戒备心强的嘉宾日常如何“防绑架”

请真导演拍假广告


关于真实反应这一点,金泰浩PD在《无限挑战》里也多次给观众展现过。

他的招数是动不动就骗刘在石等一众MC。

有一次是把他们扔到一个小岛上,没有吃喝,只为看他们着急的真实反应。

另一次更有名,将所有人蒙了眼睛登上“飞机”准备跳伞,结果一群人个个都鬼哭狼嚎,而观众和一旁的PD看着他们被假飞机吓得不轻的样子笑得打滚。当他们跳下飞机,发现不到一秒就落在软软的地垫上,拉下眼罩看清周围的刘在石等,恼羞成怒直奔金泰浩PD,大声斥责他。

连涵养一向很好的“大神”刘在石都说,要不是有摄像机,早就骂人了。

不过,接下来金泰浩PD的操作,才真让人叹服。

他居然把刘在石等MC拉来,像上次一样,如法炮制又骗了一次。

因为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金泰浩PD假意说上次的骗局不够完美,所以请他们来给新设备体验并提意见,蒙上眼睛后坐上飞机后,刘在石等觉得一切的体验都非常真实,结果拉下眼罩发现自己这次真的在半空中……

为什么这么追求真实的反应,一则因为嘉宾们大都是“老油条”,只要在拍摄就会自动反射,对大多数笑料和包袱,给出很大的反应。

但这种反应,对于已经看了几十年综艺的观众来说,是很好识别的。观众完全可以看出嘉宾是否真的兴奋。

同时,他们也不会完全根据嘉宾的反应去照做,不好笑就是不好笑,如果嘉宾一昧的做效果,反而会让观众觉得尴尬。

所以综艺制作组才会制造一切条件,只为获得嘉宾的真实反应。


对于真人秀来说,

只有真实反应被激发出来,嘉宾们才会展示出观众想看到的真实人格和人性,节目才会产生感染力。

而罗PD或者其他制作组的“刻意”穿帮一则是为了制造戏剧冲突,另外一则是为了提升真实感;

“打赌”和很多限制性条件则提升了游戏的紧张感和激烈性,甚至加大了戏剧冲突,可谓是一举多得的妙招。

而有了真实性、冲突感和紧张感,这台真人秀才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