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58年5月16日
- Aigun条约:俄罗斯与中国之间的条约,划定了满洲地区两国的管制范围,并规定仅允许俄罗斯和中国的船只航行于阿穆尔河,乌苏里河和Sungari(松花河)河。当时中国尚未批准该条约。
- 1858年5月20日
- 英法占领了位于天津(天津)附近的海(Peiho)河上的达古(Taku)要塞,迫使中国人进行谈判。
- 1858年6月
- 天津条约已经签署,标志着敌对行动的结束。中国向英国和法国提供了几项优惠,包括允许在中国开设更多港口,在中国境内进行外国旅行,为基督教传教士提供行动自由以及为西方特使在北京居住(中国首都)。在美国和俄罗斯也给予同样的优惠。然而,尽管签署了条约,中国仍未批准条约。
- 1858年11月8日
- 英中在上海的进一步谈判使鸦片进口合法化。
- 1859年6月25日
- 由英国领导的部队护送英法外交官前往北京,尽管中国人拒绝通过大沽要塞,但他们仍试图驶过。战斗爆发,敌对行动重新开始。英军领导的人员伤亡惨重,并被赶回。
- 1860年8月
- 英法联军摧毁了大沽的堡垒。然后他们继续前进。
- 1860年10月
- 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并焚烧了皇帝的颐和园。
- 1860年10月至11月
- 中国签署了《北京公约》,结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公约》由中国签署的三个单独条约组成,分别是英国(10月24日),法国(10月25日)和俄罗斯(11月14日)。中国先前接受了与法国和英国在天津谈判的条约,中国随后又将同样的权利授予其他国家。中国还给予英国九龙半岛南部与香港相邻的地方。中国接受与俄罗斯签订的《艾贡条约》的条款,并给予俄罗斯其他地区以管辖权。
- 1858年5月16日
- Aigun条约:俄罗斯与中国之间的条约,划定了满洲地区两国的管制范围,并规定仅允许俄罗斯和中国的船只航行于阿穆尔河,乌苏里河和Sungari(松花河)河。当时中国尚未批准该条约。
- 1858年5月20日
- 英法占领了位于天津(天津)附近的海(Peiho)河上的达古(Taku)要塞,迫使中国人进行谈判。
- 1858年6月
- 天津条约已经签署,标志着敌对行动的结束。中国向英国和法国提供了几项优惠,包括允许在中国开设更多港口,在中国境内进行外国旅行,为基督教传教士提供行动自由以及为西方特使在北京居住(中国首都)。在美国和俄罗斯也给予同样的优惠。然而,尽管签署了条约,中国仍未批准条约。
- 1858年11月8日
- 英中在上海的进一步谈判使鸦片进口合法化。
- 1859年6月25日
- 由英国领导的部队护送英法外交官前往北京,尽管中国人拒绝通过大沽要塞,但他们仍试图驶过。战斗爆发,敌对行动重新开始。英军领导的人员伤亡惨重,并被赶回。
- 1860年8月
- 英法联军摧毁了大沽的堡垒。然后他们继续前进。
- 1860年10月
- 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并焚烧了皇帝的颐和园。
- 1860年10月至11月
- 中国签署了《北京公约》,结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公约》由中国签署的三个单独条约组成,分别是英国(10月24日),法国(10月25日)和俄罗斯(11月14日)。中国先前接受了与法国和英国在天津谈判的条约,中国随后又将同样的权利授予其他国家。中国还给予英国九龙半岛南部与香港相邻的地方。中国接受与俄罗斯签订的《艾贡条约》的条款,并给予俄罗斯其他地区以管辖权。
- 1856年10月8日
- 中国官员登上了英国注册的船只“箭”号,该船停靠在条约港口(中国允许英国商人进行贸易的中国数量有限的港口之一)广州(广州)内。他们逮捕了几名华裔船员,并据称降低了英国国旗。中国机组人员随后被释放。
- 1856年10月23日
- 英国一直在寻找开战的借口,以便它可以迫使中国给予更多让步,以进一步扩大英国的贸易权。英国通过向珠江河口派遣一艘军舰并袭击广州来对箭事件做出回应。随后发生了中英军队之间的战斗。法国以1856年2月被谋杀的法国传教士为借口,后来决定加入英国参加冲突,也是希望迫使中国人做出让步。
- 1856年12月
- 中国人烧毁了广州的外国工厂(仓库)后,紧张局势升级。
- 1857年12月28日
- 拖延后,英法进攻中国,并迅速占领了广州。
- 1858年5月16日
- Aigun条约:俄罗斯与中国之间的条约,划定了满洲地区两国的管制范围,并规定仅允许俄罗斯和中国的船只航行于阿穆尔河,乌苏里河和Sungari(松花河)河。当时中国尚未批准该条约。
- 1858年5月20日
- 英法占领了位于天津(天津)附近的海(Peiho)河上的达古(Taku)要塞,迫使中国人进行谈判。
- 1858年6月
- 天津条约已经签署,标志着敌对行动的结束。中国向英国和法国提供了几项优惠,包括允许在中国开设更多港口,在中国境内进行外国旅行,为基督教传教士提供行动自由以及为西方特使在北京居住(中国首都)。在美国和俄罗斯也给予同样的优惠。然而,尽管签署了条约,中国仍未批准条约。
- 1858年11月8日
- 英中在上海的进一步谈判使鸦片进口合法化。
- 1859年6月25日
- 由英国领导的部队护送英法外交官前往北京,尽管中国人拒绝通过大沽要塞,但他们仍试图驶过。战斗爆发,敌对行动重新开始。英军领导的人员伤亡惨重,并被赶回。
- 1860年8月
- 英法联军摧毁了大沽的堡垒。然后他们继续前进。
- 1860年10月
- 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并焚烧了皇帝的颐和园。
- 1860年10月至11月
- 中国签署了《北京公约》,结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公约》由中国签署的三个单独条约组成,分别是英国(10月24日),法国(10月25日)和俄罗斯(11月14日)。中国先前接受了与法国和英国在天津谈判的条约,中国随后又将同样的权利授予其他国家。中国还给予英国九龙半岛南部与香港相邻的地方。中国接受与俄罗斯签订的《艾贡条约》的条款,并给予俄罗斯其他地区以管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