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长安汽车与吉利控股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消息在汽车圈引起了不小轰动。根据双方达成的共识,将在新能源、智能化、新能源动力、海外拓展、出行等产业生态展开战略合作。虽然目前没有具体指明会以何种合作形式展开,但在笔者看来,这样的强强联合不仅对两家车企来说可以互补,从宏观层面对整个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来说也大有益处。
以智能化电动化为重点,同时剑指海外
智能化电动化作为当下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长安与吉利将这次战略合作的重点放在了这两个领域。一是在新能源领域,双方将就电芯、充换电技术、新能源汽车产品安全,新能源产业布局进行合作;二是在智能化领域,将围绕芯片、操作系统、车机互联、高精地图、自动驾驶等展开合作,可见关于智能化电动化的关键维度都有涉及。此外,双方在动力平台、动力技术的合作也将共同展开。
双方关于探讨海外发展则更倾向于市场层面的合作,包括出行生态的合作共享。要知道,近几年中国品牌出海的速度明显加快,但在面对国外品牌的狙击时,中国品牌抱团取暖明显能形成更大的合力、有利于中国汽车品牌更顺利、更快布局全球市场。出行生态同样如此,强强联合有利于两家车企尽快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甚至重塑市场格局。
其他还将在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碳交易等领域展开合作,共享前瞻技术应用发展。换句话说,从技术到市场、从国内到海外,长安与吉利的战略合作将是全方位的,可见合作的深度与诚意都非常足。
在竞争中合作,方显大格局
从一系列的评论来看,很显然部分网友对于长安与吉利的合作是感到相当惊讶的,原因无非是两家车企在市场竞争中常常针尖对麦芒。但事实上是,竞争归竞争,合作有更大的必要性。
显而易见的是,自从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全面爆发以来,比亚迪一跃成为中国汽车品牌销冠,同时特斯拉等也在不断提升销量,新能源领域“一超多强”的局面对长安、吉利这样的头部中国品牌来说压力不小,而两家重点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合作自然也有联合抵御的考虑,并且加快向新能源转型是他们共同的目标。
而事实上,相对其他传统汽车厂家来讲,长安与吉利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都有相当不错的表现,不管是相关的技术储备还是电动化产品在市场端的销量,并且新能源产品的渗透率在两家车企整体销量中也在不断提升,比如吉利汽车4月份新能源销量占比接近26.3%,而长安汽车新能源汽车板块在2023年第一季度销量达到6.07万辆,同比增长98%,市场份额达到4.6%。
从更为宏观的层面来看,步入新能源时代展开合作或联盟更是一种常态,大厂之间就新能源业务展开合作并不鲜见,比如本田与通用,而像长安与吉利这样进行广泛、深度合作的还不多见。而对于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来说,两大巨头的靠拢无疑是能推动整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
写在最后
在朋友圈,我们曾不止一次见证了长安、吉利之间的隔空互动,从隔空互动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终于走到一起。从共同托举起中国汽车产业升级的角度看,长安与吉利所具备的品牌大格局依稀可见。
现在合作的种子已经种下,就待合作细节的公布,也期待会结出怎样的果实。
借用网友的一句评论:吉利一定会长安,长安必定会吉利。唯有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