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扶风

2019-05-28   文学陕军

当你打开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从《诗经·绵》篇中你就会读到“周原膴膴,堇荼如饴”泥土一般清香的诗句来,如痴如醉,扶风就是周原大地上一个美丽神奇的精灵,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从有邰氏,直到古公亶父率众乡亲一路餐风露宿,从豳地迁到现在岐山和扶风交界的地方,在这个地方繁衍生息,生产狩猎,并逐步在这里营建城郭、宫殿,宗庙,建立了早期都邑雏形,这从后来考古的甲骨文中,至少获悉这里早周朝三千多年前,也就是六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活动的证据资料。

在汉武帝太初元年,在地处京畿之地的关中地区,设立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个官职名称,后来这三个官职逐渐演变成地名,右扶风,即“右”为西,“扶”是扶助,“风”是风化,“扶风”就是取扶助京师,以正风化之意。

扶风,你好。

这是一句多么虔诚,谦卑的称呼,扶风,我就是你后辈儿孙中的某一个,岁月悠悠,春风化雨,我甘愿变成一粒种子,扎根在你温暖的怀抱,在黄天厚土里汲取能量,并生生不息,见识关中地大物博,自强不息;缓缓而来的周原风吹拂着天地万物,教化彰显周礼文化;滔滔渭河滋润着扶风儿女的心田,弹指千年间;巍巍大秦岭给我天然屏障,南国水乡草木深深故旧里;乔山依势赫然耸立,三霄依次排列香火旺盛,民风敦厚名人辈出;有岐扶两地后人共沐周室余韵,召陈周原遗址及新建周原博物馆昭然陈列,在默默诉说着周秦汉唐的威武强大,“毛公鼎”、“大克鼎”、“墙盘”等国家级青铜器,扶风被誉为“青铜器之乡”,“周原遗址”为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

你好,扶风。

远去了胡笳铮鸣,淹没了黄尘古道,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马援,马融,马超,马均,班固,班超,班昭,窦宪,窦固,他们个个文武双全,是大将军,是经学家,是文学家,是外交家,是科学家……是扶风人的骄傲和自豪。看当下天南海北的扶风人中,他们在不同领域取得了成就,鲁奖文学奖获得者王宗仁、吴克敬等作家,海南师范大学教授作家张浩然老师,还有冰心文学奖获得者扶小风,王洁等扶风籍作家,还有画家罗宁,书法家陈福军等许许多多的文艺界老师,中铁工程装备集团公司总工程师王杜娟,C9Ⅰ9试飞工程师张大伟,考古博士陈昊,非物质文化文化遗产马勺脸谱传承人马亚锋,更有今年获得脱贫攻坚奋进奖的扶风人王喜林更是为扶风增光添彩,他们为扶风增添风采,向他们致敬!

扶风,你好。

我一扶风农村小子,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日岀而作,日落而息,我亲身体验了和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家生活,也领略了春种秋收的艰辛和欢乐,去村头老槐树下听白胡子老爷爷胡谝神聊的掌故八卦,那颀长的烟锅里吐出的火苗,以及被花茶熏黑的茶缸,和慵懒地打着盹儿的“赛虎”更让人耐人寻味。遥想昔日套牛犁地,种地割麦,碾场扬场,扫帚杈把,浑身长满眼色,夫唱妇随全家配合默契的农业耕做场景,你会油然升起农家本色的豪迈来,是炊烟袅袅,暮烟升腾,是麻利婆娘拿手绝活,早上槟豆拌汤软蒸馍,晌午削劲扯面或手擀面,绿茵茵的菠菜配烂菜,一勺油辣线钱加肉臊子,蹲在头门碌碡上一阵翻搅,筷子挑起老高,头埋在大瓷碗里,喜气洋洋一顿狂咥的美味。风调雨顺,丰衣足食,还有什么能比得上农家的简单惬意、幸福生活。我们一辈子视土地为我们的命根子,耕读传家是我们最朴素的理想,心作良田百世耕之用之不尽的初心。我们勤奋踏实,绝不做“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陶公,我们都是农业把式的后人,把庄稼地务好,也就是继承父辈留下来的庄稼经。

你好,扶风。

扶风地貌呈多样化,北部丘陵山川,中部平原,塬下山谷平地,是曾经的商品粮基地,从小生长在北山畔的我,没见过什么世面,记得小时候,爷爷带我去塬下绛帐看望大姑,从老家黄堆搭车,几经周折才能到达姑家,扶风塬下揉谷乡的新集村(现划归杨陵区)。在途中第一次见到了闪着亮色的铁轨,看到它一望无垠的延伸到天际的远方,那绿皮火车的梦从此在我心中扎下根,原来火车跑得那么快,那么远,后来从地理书上知道,那是陇海线的必经站绛帐火车站,后来也实现了从绛帐坐火车去西安的梦想,再后来随着经济发展,杨陵火车站代替了绛帐火车站。

再后来,北乡的娃又来到绛帐镇经济开发区做了一家乳品企业的销售员,亲眼见证了这家企业的发展壮大,曾经的车间机器隆隆,工人日夜加班生产,门前车水马龙,那各种成品畅销陕甘川豫宁苏的繁荣景象。扶风不仅是农业大县,而且在西宝延线的经济工业园区内造就成长了好多优秀企业,他们研发出物美价廉优质产品,也确实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虽说在经济转型的今天,有些企业的发展后劲不足,但他们曾经的贡献,大家都不会忘记的。

你好,扶风。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扶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四通八达,西宝高速,县乡一级路,村村硬化路,深化农村经济改革,不再是传统单一大宗的粮食作物,而是每个乡镇形成一定规模的果木经济林带,特色蔬菜,水果大棚,经过数年的发展,农民的日子滋润了,腰包鼓了,房屋建好了,各种三轮车,摩托车,小轿车应有尽有,村容村貌整齐划一,鲜花遍地,村子周边果树交错,风景秀丽,春天百花争艳,金秋果实累累,俨然世外桃源,百姓安居乐业,这不就是我们追求的大同世界吗?

你好,扶风。

扶风如今赶上历史发展大机遇,在美阳河,七星河,湋河交汇的老城的基础上,又发展了扶风新区,在昔日飞凤山的夕阳余晖里,感叹着,憧憬着美好的愿景。幸逢盛世的扶风新区正昂首阔步,奋勇向前,新区街道宽阔,环境优美,绿化配套,四季芬芳美丽,也有南方珍贵树木落户本地,犹显美丽,高楼林立,气象宏大,每一条街道干净卫生,沿中轴钱,东西南北蔚然大观,当你走进华灯初上,夜幕下的扶风新城越发富丽堂皇,那种美是北方特有的阳刚霸气,却又不失温文而雅,宛如谦谦君子。如果你常留恋驻足,那你一定会被美丽的扶风强烈震撼到,你仿佛又穿越到了昔日周秦汉唐的梦境中。

你好,扶风。

扶风是陕西西线旅游带上的核心区域,西宝高速,关中环线,法汤一级公路,高铁,正在建设的城际铁路双轮并驱,合力发展,假如你是航拍者,在云端,在你的心中,你一定会激情澎湃,秦岭谷地,渭河东流,关中平原,北部塬上丘岭等多种地形分布,物产丰盈,美丽富饶。北有乔山横贯东西,野河山森林公园槐花飘香,山桃烂漫,景点颇有历史神话气息,中有法门寺佛光普照,香火兴盛,闻名世界,这千年古刹不愧是“关中塔庙之姐”,它始建于东汉末年,兴于南北朝,鼎盛于唐,在唐代被确立为皇家寺院,全国舍利朝拜中心,在新时期这座寺院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扶风的旅游又添新景,环新区周围,有明清建筑风格,集吃住行游玩赏景采摘手工作坊一条龙服务的关中风情园,是推介扶风人文风俗的大名片,西府古镇,七星河湿地公园又是近几年的鸿制佳作,最新的全民健身运动公园也正式开园,投入使用,为打造扶风服务旅游强县,全民开放式公园,给老百姓安居乐业,休闲生活做了一件大好事,还有偏安一隅的贤山寺,大明寺,雕梁画栋,恬然安静,渭河百里画廊如诗如画,美丽的扶风开放包容,正直豁达,这里的山水人文,人的性格,吃穿行住,待人接物,从里到外都彰显着周礼文化的素养,这里的人棱角分明,勤劳勇敢,是关中面食文化的守望者和集成者,那些名吃扶风臊子面,擀面皮,烙面皮,醋糟粉,豆花泡馍,羊肉泡馍,南瓜盖被,削劲扯面等众多小吃我就不在一一详说了。能继承发扬周原文化,承上启下,积极推动扶风向更文明,更富裕,更开放的未来前进,这是我们每个扶风人的担当和责任。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骄人成绩证明,扶风人是做出了成绩,天南海北扶风人是干出了成绩,但我想说,推动历史前进的还是人民,是那些前仆后继一代一代建设扶风家园的老百姓,只有老百姓幸福了,能和祖国休戚与共、与时俱进,那就是最有前途最具正能量的事。春节期间法门寺广场,七星河湿地公园取得十万人闹新春的浩大盛况叫人啧啧称奇,发展旅游,发展优势农业,造福百姓,真心祈愿这座古县城再接再励,再创辉煌!

你好,扶风。

在本文的结尾,我想用李白的“扶风豪士天下奇,意气相倾山可移”来表达欢欣鼓舞的豪情。

(作者简介:郭方正,男,陕西扶风人,喜爱文学,以文写心,扶风作协会员,有作品在《宝鸡日报》副刊、《扶风文化报》等和数十种网络公众号上刊发)

【投稿说明】

投稿请发邮件至:

wxsj20160908@qq.com

爱文学爱生活,欢迎投稿!

【关注我们】

文学陕军新媒体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