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票房破2亿,豆瓣评分8.1,它比《消失的她》更猛?

2023-07-11     淘漉音乐

原标题:三日票房破2亿,豆瓣评分8.1,它比《消失的她》更猛?

你了解李白吗?

你了解的李白是真正的李白吗?

从“床前明月光”到“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从小到大知道的李白是浪漫是洒脱是才情,这些却都不是真正的他?

《长安三万里》三日票房2.6亿,豆瓣评分从8.0涨到8.1,有人说这是中年人必看的动画电影。

将近三小时的电影,至少有三次热泪盈眶。

梦到长安三万里,海风吹断碛西头

《长安三万里》筹备了将近十年时间,从人物形象到场景设置都可以用惊艳形容。

这部电影主要是从高适的讲述中去了解李白。

从前的我们都是从诗歌中体会李白,从没有从李白中体会诗歌。

这次刚好给了观众一个全新的角度。

两人于少年时相识,高适出生在显赫的高家,只可惜到他这一代已经败落,只剩下败园和几亩薄田,李白出生在商人之家,可以说是个小富二代,家庭条件不错,可在当时从商者无论多有钱也要比平民下等。

两人一个稳重一个放荡不羁,却因都不得志惺惺相惜。

李白有满腹才情,高适有一身武功,只是都没有取得功名。

在高适的描绘中李白总是那么洒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两人第一次到黄鹤楼,李白酒后诗兴大发,要题诗一首,黄鹤楼乃是各名门望族考取功名之士流连的场所,题诗人数不胜数。

初出茅庐的李白偏要在最好的诗歌旁题,店小二领他们到顶楼,看到了崔颢那首《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读完之后,李白放下了笔,对高适说,总有一天,他也会写出一篇“黄鹤楼”与之媲美。

史书记载中,有人请李白作一首,他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自此两人别过,李白去了扬州,高适到了长安。

都城长安,一个让人心驰神往的繁华胜地,世家大族在此扎根,有能之人在此求得功名利禄。

高适在这没能求得一丝一毫。

一年后,他与李白在扬州相见,李白已是扬州出名的诗人,人人识得。

坊间都是李白的诗句,歌女也唱着李白的诗词。

他流连于风月场所,一样的爱喝酒爱吟诗,一掷千金博美人一舞,他活得潇洒自在。

影片中,李白成了个“纨绔子弟”。

这样的人物设置也引起一些观众的不满。

实际上李白不是完美的。

他被哥哥们排挤没拿到一份家产,后来又去入赘,被人看不起,千金散尽,暮年时又差点因为自己的一首诗站错队,命丧黄泉。

可他始终保持着那样的洒脱和放荡不羁。

经历过一生的起起伏伏之后,出世之时他作出《将进酒》这样的大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总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李白。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醉酒后的李白对河边肆意吟诵《将进酒》,好友岑夫子、丹丘生,举杯向明月。

李白将一生的不得志和潇洒都融入到了诗句中,他将自己想象在天堂之上,驾鹤而去,众神端起酒杯与他共饮,这是他理想的世界,人到暮年依然意气风发的李白。

网友说,这是他听过最好的一版《将进酒》。

从前只知道背诵,却不知这其中的意义和感受。

《我与地坛》的书评中有一位读者这样说道:我非常喜欢的是一个人十三四岁的夏天,在路上捡了一把真枪,因为年少无知,他扣下了扳机,没有人死,没有人受伤,他以为自己开了空枪,后来,他三十岁或者更老,走在路上,听到背后隐隐约约的风声,他停下来转过身,子弹正中眉心。

读书的时候忙着赶路、忙着考试,这些诗篇成了试卷上的数字,随着年龄的增长,它突然出现在脑海中,才真正了解了它的浪漫和意义。

教育是有长期性和滞后性的,多年以后,我突然理解了这些诗人所说的一切,那就是子弹命中的瞬间,此时才是教育的完成。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长安三万里 音乐: 罗大佑 - 长安三万里

一首首耳熟能详的诗歌,却在长大成人重新体悟的这一天,让人泪流满面。

高适战死沙场不得志时的写下: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中年杜甫意气风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李白跑到江夏找到孟浩然给他入赘提供意见,孟浩然给了他一个“当”字,他和高适重回黄鹤楼。酒醉之际留下一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终于在多年后,写下绝句挂于黄鹤楼之上。

是对友人的送别也是少年人的不甘心。

这些朗朗上口的诗句,在子弹命中的瞬间,迸发出了新的人生。

这也是这部电影的意义。

长相思,在长安

十年去筹备一部动画电影,实在太长,从商业角度上来说,太不划算。

可是从几百年几千年的诗歌史来说的话,十年并不长,从学习到领悟也远不止十年。

诗歌、诗人、家国、命运、历史、文明,在这些全都串联在一起。

至少,无论多少年,被称为电影届天花板的好莱坞拍不出这样的作品。

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比那些特效炫酷的电影要难拍的多,且只有我们自己能拍的出来。

有人说这部电影在人物设置上有偏差,少年杜甫和青年高适是否见过无从查证,郭子仪是否救过李白和高适不得而知,还有歧王的设定等等。

非常赞同张小北老师说过的一句话:电影作品的改编,讲究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杜甫、岑参、王维、王昌龄、郭子仪、孟浩然,这些名字串连起来就是盛唐。

从鼎盛转向衰落,经历安史之乱后,他们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帝王逃窜到四川,文人墨客被流放,长安一夜之间处处是废墟。

最后,战乱平复。

高适功成身退,转身之时再次听到李白的消息是他的诗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去了哪里不得而知。

想起预告片中的那句:诗在,长安,就会在。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垂袅风。

……

初闻不知诗中意,再听已是诗中人。

有人说这是拍给中年人的动画电影,中国人的浪漫在千年地方岁月中也在每一个瞬间。

那一刻我不是读懂了李白,而是认识了自己。

国产动画有希望。

你心中的一团锦绣,终有脱口而出的一日。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3e9b8ee59215ec1dca03144cd03dc7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