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杆”
三年前,我国明确提出“双碳”战略,与此同时,新世代美妆消费者相较以往也更愿意为具有环保绿色属性的化妆品买单。由此,在政策与消费端的双重驱动下,国货美妆企业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大势所趋。
那么,国货美妆的绿色可持续之路到底该怎么走?
青眼注意到,在刚刚闭幕的2023东方美谷国际化妆品大会上,伽蓝集团以鲜明的绿色可持续主题,全面展示企业多年践行ESG而取得的累累硕果,为东方美谷吹起一股清新的“绿色”之风,同时为国货美妆树立了可持续发展样板。
国货美妆“主角” 擦亮“绿色未来”
青眼在会场发现,作为行业内最高规格、最强阵容的国际盛会之一,本届东方美谷国际化妆品大会云集了欧莱雅、资生堂、拜尔斯道夫等国际美妆企业,而成长于上海奉贤的伽蓝则是存在感最高的国货美妆企业,成为当之无愧的国货美妆“主角”。
大会开幕式上,伽蓝集团作为唯一国货美妆代表,与欧莱雅、资生堂等国际美妆企业同台,并由伽蓝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郑春颖发表了《绿色美妆 可持续未来》的主题演讲,全方位讲述伽蓝集团在绿色可持续方面的战略部署与成果。
▍伽蓝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郑春颖发表主题演讲
在当下的化妆品行业,全面践行绿色可持续的理念需要企业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并投入大量的精力和工作,才能真正有所成效,而伽蓝无疑是国内美妆企业中最为重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之一。
会上,郑春颖表示,“十分荣幸能够借助国际化妆品大会分享伽蓝打造绿色美妆、追求可持续发展所做出的一些努力。伽蓝打造绿色美妆的顶层设计,是依据2004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提出的ESG概念,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方面践行可持续发展。”
据郑春颖介绍,公司治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保障,伽蓝为此制定了长期的ESG发展规划、建有ESG组织架构,以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
在社会方面,伽蓝分别在人的可持续、文化可持续、经济可持续三个方面持续发力,最新案例包括推出大理IP联名款产品助力大理旅游消费市场发展、开展春蕾助学行动资助藏族女学生完成大学学业等。
而在与自身产业发展最密切的环境方面,则是伽蓝最为重视的战略核心,分别从绿色包装、绿色原料、绿色生产、环境保护四个方面践行绿色美妆理念。
例如,在绿色包装上,伽蓝旗下自然堂品牌有一款明星产品——自然堂冰肌水,至今已畅销8000多万瓶,其包装运用了全球领先的创新科技“一次成型多层渐变技术”,替代传统油漆喷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达90%。
在绿色原料方面,伽蓝采用植物干细胞组培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活花采香技术三项可再生的生物科技,既能为消费者带来好产品,又能兼顾可持续发展。
以植物干细胞组培技术为例,伽蓝已通过该技术开发出两种珍稀植物的细胞级原料,分别是泛喜马拉雅地区的野生小玫瑰与喜马拉雅山脉的雪莲。
另外,针对可再生资源的微生物,2022年,伽蓝利用第五代发酵技术生产的极地酵母喜默因投产,并先后以喜默因为核心原料成功上市了小紫瓶精华第五代、极地精华露等明星产品。
▍自然堂小紫瓶精华第五代
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幕式上,作为东方美谷产业促进中心理事长的郑春颖还与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理事长颜江瑛、奉贤区委副书记唐晓腾共同发布《2023东方美谷蓝皮书》,为今年的化妆品市场变化“划重点”。
▍郑春颖参与《2023东方美谷蓝皮书》发布仪式
打造可持续未来 伽蓝持续践行ESG
据相关研报指出,美妆行业天然具备低污染低能耗、重营销重研发的ESG特征。因此,对于ESG理念中环境责任的履行,美妆企业更加注重能源利用的效率和对碳排放的管理,以及在社会责任方面的履行。
青眼注意到,近年来,多家国货美妆企业先后发布ESG报告,而伽蓝集团更是在ESG和SDGS领域有着诸多实践,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在本届大会分论坛“美之明日”美妆产业ESG发展之路上,伽蓝集团公共事务总经理陈娟玲发表主旨演讲《绿色美妆为未来》,从E-环境、S-社会、G-治理三个角度分享伽蓝集团在实践ESG方面的成绩。
▍伽蓝集团公共事务总经理陈娟玲博士
在环境方面,伽蓝研发团队曾多次深入喜马拉雅腹地,从植被、温泉、当地传统食物中,建立了喜马拉雅558株特色菌种库,自主研发了不起的中国成分极地酵母喜默因,并完成了商业转化。
如今,喜默因被运用在自然堂极地圣水、小紫瓶第五代、头皮精华等产品中。今年上市的极地圣水采用极简配方,喜默因含量高达93%,能够有效激活新生因子,实现一夜焕新,28天全脸年轻。
▍自然堂极地圣水
值得注意的是,ESG报告中,履行社会责任是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企业参与社会公共议题的意愿与能力,而且美妆企业的大众属性使其更加主动地介入社会议题,特别是对于弱势群体的关心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伽蓝在此方面持续耕耘,企业自身的人文气息与坚持时间之长让青眼印象深刻。
例如,在公平教育和两性平等方面,据陈娟玲介绍,今年5月,自然堂联合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开启了“自然堂春蕾助学行动”,资助西藏农牧学院、西藏大学、林芝市第一、第二高中共251名优秀女生助学金,帮助她们完成学业、共享优质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而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自然堂更是连续7年在西藏日喀则开展种草喜马拉雅公益项目,累计种植566万平方米绿麦草,改良当地土壤,将荒滩变为良田,保护喜马拉雅地区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
可以看出,伽蓝通过在产品端构建可持续产品模型,在营销端注重负责任营销、消费者教育,并打造出安全、绿色、具备人文关怀的品牌形象,助力品牌的可持续发展,也为打造具有可持续性的绿色美妆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陈娟玲还代表伽蓝参与“媒美与共 笃行致远”论坛圆桌环节,围绕“流量与留量: 打造双赢的成功之路”“中国化妆品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等当下热点展开讨论,并与东方美谷集团及多家美妆企业共同发起“化妆品诚信合规经营联合倡议”,助力产业向好发展。
▍化妆品诚信合规经营联合倡议
交叉创新在于打破“学科壁垒”
2001年,伽蓝集团创办于奉贤,如今已成长为一家数字化驱动的科技美妆多品牌企业,旗下拥有自然堂、美素、春夏、植物智慧、珀芙研、莎辛那、己出等7个品牌。
而支撑伽蓝二十余年持续屹立国货美妆潮头的,不仅是在绿色可持续方面的努力,在研发上的锐意进取与强大壁垒更是伽蓝的重要法宝。
在本届大会的“美研论道 创享未来”协同创新论坛上,具有多年研发经验的伽蓝集团研发中心总经理邹岳参与讨论,分享其对于在化妆品行业通过多学科交叉实现技术创新的看法。
论坛现场,邹岳坦言,“目前化妆品行业的多学科交叉实现技术创新,已经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伽蓝集团研发中心总经理邹岳博士
“在过去,传统的化妆品行业相关的跨学科主要包括皮肤科学,生物、化学、材料学等,而如今已是广义上的交叉学科,包括新兴的信息学大数据、AI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再生医学、干细胞技术相关学科等,都能够与化妆品行业跨界,甚至最终诞生出颠覆性的技术。”邹岳进一步表示。
对于化妆品领域多学科交叉实现技术创新存在的瓶颈,邹岳直言,“创新本身发展瓶颈不在技术本身,而在于创新机制、组织和管理”,而机制包括竞争、激励和淘汰机制,组织上的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管理上分工、过程管控、创新成果的及时应用转化。
对此,邹岳还以伽蓝自然堂极地酵母喜默因第五代发酵技术为例。据悉,该项技术交叉了多项学科,使得其在菌种构造、菌种验证、菌种工业化等方面呈现出更高效率,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面向未来,邹岳认为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对交叉创新十分重要,“对于交叉技术创新,不管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需要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与鄙视链,平等合作,平衡好交叉多学科间的发展,同时要敢于大胆假设,不能让单个领域内的认知边界限制了技术创新的思维。”
伽蓝集团通过在研发上的不断发力,截至2023年10月底,已申请各类专利共计431件,授权发明专利84件,申请发明专利236 件,位居行业前列。
一个是从上海奉贤走向世界的化妆品之都,一个是以“打造中国人的世界级品牌”为目标的国货美妆集团,通过本届大会,东方美谷与伽蓝集团共同为国货美妆的明天探索铺路,助力中国美妆真正走向世界。
正如郑春颖所言,伽蓝集团的愿景从来没有改变过——致力于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具有稳定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的、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世界级消费品企业。
如今,伽蓝通过东方美谷再次展示了作为国货美妆领军者的担当与前瞻性,致力于打造可持续的未来,同时也为众多在绿色可持续之路上摸索前行的国内美妆企业,树立了独一无二的“绿色”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