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在各方面的能力都是小一号的朱元璋, 唯独一能力远超父亲朱元璋

2022-03-05     千彦水

原标题:朱棣在各方面的能力都是小一号的朱元璋, 唯独一能力远超父亲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从乞丐、和尚起家,最终成为一代开国君主,其各方面的能力自然已经得到了历史的认可,而明成祖朱棣虽然也是明朝著名的皇帝,但是在各方面的能力均比朱元璋稍差一点,可以说是小一号的朱元璋。

军事能力,朱元璋从红巾军起家,东据张士诚,西灭陈友谅,扫平南方,再挥师北伐,将元朝赶出中国,成为中国唯一一个由南而北统一中国的帝王,是一个百年一遇的帅才,而朱棣则身先士卒,率军深入大漠消灭北元,靖难之役中击败实力占优的建文帝大军,是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但是从大局观、谋略各方面还是稍逊朱元璋一筹。

政务能力,朱元璋消灭了中国传承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将大权置于一人之手,在位三十余年,每日坚持朝会,而且批阅大量奏折,可谓是累不死的劳模,而朱棣也继承了他父亲的这一特点,勤于朝政,但是朱棣成立了内阁,让人帮他分担日常的政务,所以政务能力或者勤奋度上也略逊于朱元璋。

残忍程度,朱元璋对于功臣毫不手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除了早死的基本都死于非命,明初的胡惟庸案、空印案、蓝玉案中,上万人头落地,朱棣在靖难之役后对于忠于建文帝的臣子们也是大开杀戒,方孝孺被灭十族,齐泰、黄子澄等被灭三族,但是要论杀的人,恐怕朱棣赶不上朱元璋。

虽然在各方面朱棣都比朱元璋要差一些,但是在看人的眼光上,朱棣要远超过他的父亲,特别是在选择皇位继承人和为继承人选定的智囊团方面。

朱元璋一开始选定的继承人是太子朱标,其实这是一个比较合适的人选,朱标为人仁厚,虽然军事和谋略不如朱棣,但是是一个很好的候选人,他可以很好的弥补朱元璋杀气过重的特点,让朝廷和国家休养生息,恢复元气,这是经历过大动荡的明朝需要的。

但是不幸太子朱标先于朱元璋去世,无奈之下,朱元璋选了皇孙朱允炆做继承人,虽然朱允炆也是仁义之人,但是毕竟是晚辈,他很难压住那些手握兵权的皇叔藩王们,结果,朱允炆在削藩失败之后被朱棣夺了皇位。

朱允炆失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朱元璋给他配的智囊团太差了,朱允炆的智囊团主要有三位——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三个人都是饱学之士,但是基本都是书呆子,都是理想主义者,没有一个实用主义者,没有一个阴谋家,最终导致靖难之役中建文帝失败,丢掉了皇位。而三位最终也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反观朱棣对于继承人和继承人智囊团的选择,就不得不佩服朱棣的看人眼光了。

朱棣的儿子中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是长子朱高炽和次子朱高煦,长子虽然身有残疾(是个瘸子且很胖),但是他胜在仁厚,且是长子,天生就占据着优势,而次子朱高煦则是朱棣的翻版,非常英勇,在靖难之役中有多次的精彩发挥,朱棣一直在二人之中徘徊,不知道选哪一个做接班人比较好。

最终在参考了大臣们的建议之后,一次对话让朱棣下定了决心,朱棣征询大才子解缙的看法,解缙道出了一个关键点——“好圣孙”,意思是朱高炽有个好儿子朱瞻基(就是后来的明宣宗),就是这一点让朱棣下定决心立朱高炽为太子。

事实证明朱棣的选择十分正确,朱高炽和朱瞻基父子二人虽然在位时间不长,加起来只有十一年,但是他们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仁宣之治,而且还平定了朱高煦的叛乱。

而朱棣配备给儿子和孙子的智囊团也是三个人,但是这三个人比建文帝的三个智囊团成员可强多了,他们就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三杨”——杨士奇、杨荣和杨溥,三人历经四朝,是内阁重臣,在他们的领导之下,朱高炽顺利的保住了自己的太子之位,登上皇位,朱瞻基则在三杨的辅助下整顿吏治,发展经济,将明朝带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

朱元璋一生很成功,做对了很多事情,各方面能力超群,唯独在接班人选择上眼光稍有逊色,而朱棣虽然在各方面都比不上他的父亲,但是唯独在看人的眼光方面强于朱元璋,保证了明帝国初期的稳定和高速发展。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3c5faa842b7560fdd9f8d329fc8e2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