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女作家—塞尔玛·拉克洛夫:把教科书写成童话

2020-04-17   北欧生活日志


塞尔玛·拉格洛夫的旧居书桌

当我们聊起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常会想起海明威、马尔克斯、加缪、莫言……都是清一色的男选手。事实上,女性获奖者在诺贝尔奖中只占了5.8%,而923位获奖者中,只有54位是女性,其中17位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因此,今天介绍的这位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Selma Lagerlöf)必须在我们北活人物栏目中有姓名!首先,几乎每个瑞典人都读过她的书;其次,她是瑞典学院第一位女性院士,而且,她是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她的肖像被印在20克朗的钞票上!

由于她最负盛名的作品是《骑鹅历险记》,很多人都会用童话作家标签她,有着或多或少的误解。显然,她并非是“海明威”类的作家,但她价值观、金子般的品质与社会贡献都埋藏在她的文字里,这使《骑鹅历险记》成为一本优秀的世界儿童读物。

她的诺贝尔奖的颁奖词是“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富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今年是塞尔玛·拉格洛夫逝世的80周年,且听阿v给你叨叨这位史上高贵且有意思的瑞典女作家!

“腿疾让我选择坐下来,成为作家”

1858年,小塞尔玛出生在一个瑞典的世袭贵族家庭,爸爸是一名陆军中尉,爱好文学,她在六个孩子里排第五。

像很多大人物一样,小塞尔玛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小孩。由于髋关节发育不良,她的腿是瘸的,虽然长大后病情好转,但是她依然走得不太好。

1827年家庭合照 塞尔玛(左1)

这个小小的毛病,让小塞尔玛不像其他孩子那么活泼,她非常安静内向。听奶奶姨妈们讲那些天马行空关于地精、巨魔、小矮人的冒险故事,成了她最喜欢的活动。

腿疾虽然让小塞尔玛行动不便,但她也像所有孩子一样爱探索,爱冒险,只是她选择在父亲丰富的藏书里冒险,她从小就喜欢阅读。

“残疾迫使我坐下来,正视自己,这就是我成为作家的原因。”在神话故事和书籍的熏陶下,小塞尔玛慢慢长大,她想把读书变成一场真正的冒险,她想写书。

塞尔玛旧照

可她的父母坚持让她去参加教师培训,内向乖巧的塞尔玛听从了安排,到斯德哥尔摩的罗威尔女子师范学院学习,最后成为了一名女子中学老师。

在她毕业前一年,家里出现了一场变故,由于父亲经营不善,他们失去了MårbackaManor庄园。塞尔玛忽然意识到“这辈子自己可能嫁不出去了”,因为当时教师是一个地位很低的职业,她一没嫁妆,二又患有腿疾。

MårbackaManor庄园

但她很快振作起来,还萌生了一个看似很荒诞的想法:“那我就开始写作吧,当我卖掉很多很多本书以后,总有一天能买回我们的庄园!”是不是有点让你想起乱世佳人的斯嘉丽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一个个困境并没有成为了她的牢笼,反而一次次变成了她的垫脚石。

在她当老师的第10年,也就是1891年她终于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Gösta Berling's Saga》(《科斯塔·柏林》)。这本书反响出奇地好,一度成为了瑞典当时的畅销书,她也如愿以偿成为瑞典著名的小说家。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1924年被改编成电影《科斯塔·柏林的故事》,女主角正是瑞典电影女神葛丽泰·嘉宝,这部电影也是嘉宝的成名作!

剧照

持续一生的三角恋情

1894年,她的创作出第二部作品短篇小说集《有形的锁环》,塞尔玛辞去了教职,正式成为了全职作家。那一年,她遇上生命中的密友苏菲·埃尔肯。

苏菲是一位瑞典的犹太女作家,她们欣赏彼此的才华,同时她们也是一对同性恋人。在塞尔玛去世60年后公开的书信中,有3300封写给苏菲的信,她们谈论写作,谈论爱情,谈论女性自由……塞尔玛曾公开表示,苏菲对自己的作品影响非常深远。

塞尔玛(左)苏菲(右)

但在1897年,她遇到了社会意义上的“丈夫”沃尔伯格·奥兰德。奥兰德是一位老师,而且他还是女性参政的拥护者,影响了塞尔玛关于女性政治自由的想法。

虽然这位第三者不太被苏菲待见,但奥兰德也是塞尔玛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这段复杂三角恋情几乎延续了塞尔玛的一生,塞尔玛的军功章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奥兰德的角色是“作家背后的妻子”,他不仅是塞尔玛的助手,帮她处理所有账单和杂务,更是塞尔玛在女性政治自由的领路人,促使她成为当时瑞典妇女选举权组织的发言人,成功在1919年5月让瑞典女性获得参政权。

这两个恋人,塞尔玛更爱谁,小v是不知道了。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她最爱的依然是写作。

1984-1902年,她一直笔耕不拙,相继出版宗教慈善小说《假基督的故事》,神话故事集《古代斯堪的纳维亚神话集》等作品,以及1901年的史诗级小说《耶路撒冷》,最终奠定了她瑞典著名作家的地位。

把教科书写成诺贝尔文学奖作品

好了,万事俱备,44岁的塞尔玛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1902年,作为一名有着10年教师经验、全瑞典知名的瑞典女作家,她收到了当时瑞典国家教师联盟的邀请,撰写一本介绍瑞典地理,生物学和民俗学的教科书。

听着冒险神话故事长大的塞尔玛,并没有写一本枯燥无聊的教科书,相反她花费了4年,以极富诙谐有趣的笔触,构建了一个童话冒险故事。

这本“教科书”最终成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童话作品之一,她亦因此获得了190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

位于瑞典卡尔斯克鲁纳的纪念雕像“Nils Holgersson”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童话故事,一个被精灵惩罚的调皮小男孩尼尔斯变成了拇指大小,他与家里的大白鹅一起去冒险,开启了8个月的旅行。他在旅途中领略了瑞典的江河湖海之美,山川平原之壮丽,也遇到了不同的人和故事,启发着他如何成为一个更会关心动物和自然,更善良的小孩子。

虽然是儿童读物,但塞尔玛并没有一味歌颂美好,她也写出了很多瑞典当时的社会问题,关于环境保护,关于瘟疫,关于人与动物。

在书中结合了不少瑞典真实事件,比如,1902年,瑞典人曾有过填平瑞典最大的鸟类聚居地托肯湖的决定,后来在自然保护运动中被否决,故事里小主人公尼尔斯也经历了这场“保护”托肯湖的小故事。

德国改编的影视作品剧照

另一个小故事是关于瑞典当时流行的肺结核病,当时被称为“白色瘟疫”。一位好心的女人把一位患有肺结核病的女流浪者收留后,孩子相继死去,丈夫离家出走的悲惨故事。

女主人在临终的时候,对幸存的一对子女说“我从来没有后悔让那个女病人住在我们家。所有人都会死,但是人可以决定自己是带着良好的心去死,还是带着坏良心去死。”

德国改编的影视作品剧照

在孩子看来,这样涉及生死的故事无疑是动人心魄的。但是在生命之初,能有这样一位老师教育你明善恶,知美丑,热爱国家,也热爱所有生命,乃是一个国家乃至民族之幸。

上至瑞典的国王、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他们都阅读过塞尔玛·拉格洛夫的《骑鹅历险记》,她的作品里的精神,传递出的价值观,影响了瑞典人对待自然,对待生命,对待动物的方式与价值观。

德国改编的影视作品剧照

百年树人的美誉,塞尔玛当之无愧。1914年,她成为当时瑞典学院的第一位女院士,当时仅有17位男性院士。她的高贵不仅存在在她的童话中,她也亲自践行了她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在二战时期,她主动捐献自己的诺贝尔奖牌给瑞典政府,政府非常感动,但没有接受捐献。随后,塞尔玛自己拍卖了奖牌,并将所得捐献给当时战争的受害者。

直到她81岁临终前,她还积极地从纳粹的集中营挽救了一位未来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她通过瑞典皇室,与德国纳粹交涉,并成功救出了当时集中营里的德国犹太裔作家奈莉·萨克斯及其母亲。

奈莉以德国纳粹迫害犹太人的题材写作,1966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被翻译成了60多种语言在全世界发布。

奈莉·萨克斯

这位81岁的女斗士已长眠,但无数的孩子依然在她的故事里历险,探索未来。戴着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女作家的桂冠,她并不遥不可及,她是瑞典乃至世界家喻户晓的童话作家。

苦难从来不值得赞颂,但面对苦难时作出的选择,会决定你的一生的走向,塞尔玛·拉格洛夫的一生便是此话的最好例证。我们不感激苦难,我们感激那个面对苦难依然不放弃的自己,以及陪伴在侧、并肩作战的盟友。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配图/阿V

文字/阿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