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防御作战,为何朱可夫的进攻防御比莫德尔的撤退防御损失大?

2021-03-16   张爱谈情说爱

原标题:同样防御作战,为何朱可夫的进攻防御比莫德尔的撤退防御损失大?

二战苏德战争,在莫斯科战役结束前,苏军是以防御为主,在其后,德军是以防御为主,尤其是在斯大林勒战役以后,攻防战斗交叉进行。那么,在这场拉锯式的战斗中,作为同被称为战场救火队员的朱可夫和莫德尔,他俩不仅在战场上担当相似,在作战布防上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有人说,莫德尔的防御就是撤退,朱可夫的防御就是进攻,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朱可夫与莫德尔都指挥过北中南三个方向的作战,不同的是,朱可夫起点高莫德尔落点实

苏德双方都将朱可夫和莫德尔称为战场救火队员是有原因的。苏德战争爆发时,朱可夫在苏军总参谋部当总长,由于在基辅守与战问题上与斯大林发生分歧,他被降到预备方面军任司令员,从此开始了他从一个战场到另一个战场的走马灯经历。

斯大林对朱可夫的降职使用也可以用知人善任来形容。一方面,早在朱可夫从基辅军区司令升任总参谋长时,朱可夫就对这个职务不感兴趣,他的长处是在战场上带兵。可是当时在苏军众多高级将领当中,只有朱可夫在1939年在诺门罕与日军直接打了一仗,他的指挥经验很有借鉴。

另一方面,基辅战役失利后,斯大林认为朱可夫当初的建议是正确的,同时,朱可夫担任预备方面军司令以后,迅速在叶利尼亚打赢了德军,鼓舞了士气,也让斯大林对他有新的认识,大战之中思良将,朱可夫迅速被重用是情理之中。因此,从这时候开始,朱可夫从列宁格勒战场到莫斯科保卫战,从最高副统帅到指挥斯大林格勒战役,直到攻占柏林,朱可夫几乎指挥了苏德战争所有战役,成了苏军中为数不多盖全局的指挥将领。

无独有偶,在德军方面,虽然莫德尔是从莫斯科战役后起来的新生将领,但他同样在德军三个集团军群担任要职,先是升任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后又升任中央集团军群司令,接着又接任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后又调往西欧战场总司令。

与朱可夫从战争打响就掌握苏军全局不同,莫德尔是德军从进攻转入防御后才受到重用的将领,他每到一职都是收拾烂摊子,所到之处都是帮人补漏的活儿,所以他的经历看上去并不起眼,但所做的贡献却一点不比前几任差。

其次,朱可夫与莫德尔大的战役交过三次手,每次莫德尔都能从朱可夫手中逃脱,真正不是冤家不聚首

由于莫德尔接手德军第9集团军时,德军的士气受到很大影响,莫斯科战役失利让德军闪电战止步不前,同时也让苏军对德军的闪电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朱可夫为此准备借莫斯科战役胜利的余威,同时在热勒夫和斯大林格勒发起两个战役,彻底扭转战场局面。

莫德尔与朱可夫第一次交手是在热勒夫战场上,这场战役对于朱可夫来说是滑铁卢,可对莫德尔来说却是成名之作。在这场战役中,莫德尔并没有想过要取得多大的战果,不能打赢起码能顶住苏军的进攻就行,因为当时他的第9兵团从20多万打得只剩下6万人,而且还都是刚从莫斯科战役败退下来的,士气非常低落。

但是,莫德尔充分利用了德军装甲打击力量的优势,又使用以逸待劳战术大量消耗苏军有生力量,这场战斗在朱可夫不计伤亡的人海战术中,苏军付出了70多万伤亡,如果加上“火星行动”伤亡人数,14个月的消耗战中,苏军在整个热勒夫战役中付出了150万左右的重大伤亡,而莫德尔却从容的带着第9集团军安全撤离了战场。这场战役,成为朱可夫一生挥之不去的伤痛。

莫德尔与朱可夫第二次交手是在库尔斯克战役中的奥廖尔战场。虽然这场战斗朱可夫是总指挥没有亲临战场作战,但苏军三个方面军以2比1的优势撵打莫德尔,最终却以5比1的伤亡让莫德尔安全撤离战场,不得不说这是朱可夫第二个遗憾。在这场战役中,苏军伤亡43万,损失坦克2600辆,火炮900门,飞机1100架,基本上是德军参战的总数。

莫德尔与朱可夫的第三次交手是在1944年6月份展开的巴格拉季昂行动。这次战斗虽然苏军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围歼,但莫德尔指挥下的第9集团军仍然部分逃出了生天,并在随后加入到了柏林作战。

再次,朱可夫与莫德尔对战场都有独到见解,朱可夫胸怀全局只重结果,莫德尔是着眼实际只求获得一线生机

三次交手,莫德尔都能从容撤退,他的防御与朱可夫的进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得不说莫德尔的防御大师称号是以撤退为前提,在撤退中防御并消耗苏军有生力量,这才是莫德尔高明之处。而朱可夫从一开始就把进攻战略贯穿到整个战争,这才是他俩在战场上斗智斗勇的主要区别。

一个好的指挥员就是能保存有生力量打击敌人,这是莫德尔成功的秘诀,也是他获得人们好评的重要原因,如果他仍然象其它将领那样死守硬拼,靠第9集团军那些人马,再多也是白废。在莫德尔担任各集团总指挥之前,他的前任都是身经百战的老资格,但直到他上台,才打了几场漂亮仗,尤其对手是朱可夫,这才是他让人称道的资本。

同时,莫德尔能获得好评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还在于他注重的是如何用好手中兵力,因为他接任指挥岗位时,德军正在走下坡路,着眼实际和获得生机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当他被朱可夫大军围困时,想的是如何保存实力而不是如何自取灭亡。

而对于朱可夫来说,他是一个深刻领会斯大林统帅意图的指挥员,将德军撵出苏联是苏军的最终目标。因此,在他眼中,战场伤亡是战役指挥员的事,他所要的是战斗的结果,他考虑的是全局,这也是广受人们质疑的原因,说朱可夫打仗是依靠人海战术。实际上,在苏德战场上,如果不是朱可夫那么执着地使用进攻战术,苏军会有后来的十次打击大反攻吗?

总结:防御和进攻是战场上两个对立的战术形式,莫德尔和朱可夫将他们在战场上运用得炉火纯青。对于一个指挥员来说,打仗不仅靠士兵拼杀冲锋,更多的是靠指挥员有高超的指挥才能。之所以朱可夫把进攻当防御,是因为苏军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一样,解放苏联把德军撵出国境,最终解放欧洲,这是苏军和盟军达成的共识。而且,相比防御战斗,进攻伤亡比肯定要大一些。因此,苏军付出的伤亡比率大是在所难免的。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赞、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参考资料:《二战全史》《二战风云实录》

精彩推荐:二战奥廖尔战役,苏军3个方面军围攻莫德尔,为何被他顺利逃脱

决战斯大林格勒,相比德军强大集团,苏军62集团军为何能挺到胜利

二战盟军开辟第二战场,为何丘吉尔和罗斯福让斯大林苦等三年

苏德战争,曼施坦因为何赢了哈尔科夫战役,却输了库尔斯克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