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至15日,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第二十七指导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医学考试中心主任王县成带领指导组一行5人,深入平凉市各级医疗机构、疾控中心和集中隔离点,通过现场指导、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等方式,查看发热门诊、预检分诊、患者救治、核酸检测、集中隔离观察等工作情况,并对基层社区、乡村疫情防控工作进行调研指导。
在平凉市疫情防控工作座谈会上,指导组一行详细听取了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汇报,与参会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听取意见建议。会后,指导组一行实地考察市疾控中心、市人民医院和市二院,了解疫情防控、实验室检测、预检分诊、发热门诊设置等情况,看望慰问一线工作人员。深入平凉市崆峒区、崇信县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实地走访基层医疗机构(崆峒区柳湖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崇信县人民医院)、农村社区(世纪花园A区、市委家属院、聚贤嘉苑、崆峒镇太统村,崇信县黄寨镇马寨村、鱼堡子社区)、集中隔离点(平凉市天正大酒店、崇信县电力宾馆)等机构和单位,并同乡村干部、村医、片警、社工等基层干部群众深入交流,了解基层组织疫情防控和群众生产生活等情况,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在平凉市疾控中心,指导组对核酸检测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给予肯定,在了解到高级职称限额较少的情况后,希望多向人社部门汇报衔接,积极协调解决。在市人民医院,指导组对确诊病例集中收治的做法给予肯定,针对医院传染病区面积较小的实际,建议考虑单独建设传染病医院,发挥专业优势和技术专长,提升患者收治能力和质量。在市二院,指导组对设置预检分诊点和发热门诊之间人行通道物理隔离提出了指导意见。在崆峒镇太统村,指导组详细询问返乡人员摸排管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疫情防控期间群众生产生活等情况,询问群众对防控政策和防疫知识是否了解,对防控工作是否支持配合,目前防控工作中还存在哪些困难。在世纪花园小区,指导组深入了解社区党建统领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对小区实施网格化、封闭化管理,推行“一消三卡四到位”举措,开展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做法给予肯定。在柳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导组详细询问辖区居民管控措施和工作流程。在市委家属院,指导组详细了解并现场体验了平凉市工信委开发并面向全市机关单位、住宅小区推广的“钉钉”系统,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平台加强人员管控,实现即时在线防控的监测新模式。在聚贤嘉苑小区,指导组详细了解小区人员摸排管控情况和居家观察情况。在崆峒区集中隔离点天正酒店,指导组听取了崆峒区中医院负责人关于集中留观工作情况汇报,详细了解集中医学观察人员身心健康状况,并询问隔离点保障服务运行情况。
王县成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平凉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突出物资保障供应,加强确诊患者救治,强化宣传舆论引导,防控工作思路清晰、组织得力、措施到位。当前平凉社会面上的管控工作比较稳定,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良好局面,在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上做了扎实工作,取得了阶段成效。
王县成强调,在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一定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发动党员干部主动冲锋在前、实干在先,为群众多做事做实事,切实把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疫情防控体系,要继续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将疫情防控与农村环境卫生、人居环境整治、卫生改厕结合起来,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和乡村振兴,继续改善农村生活,让农村环境更美、群众生活更好。
王县成要求,目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紧要的关头,千万不能有松懈思想,平凉市要持之以恒,用心用力,确保工作不反弹,疫情不蔓延。一是继续严格执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和国家卫生健康委下发的一系列工作方案和标准规范,做实做细各项防控救治工作,依法科学防疫。二是加强疫情发展形势分析和研判,针对疫情防控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严对待,科学管理,健全完善防控工作预案,进一步优化各项防控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控工作。三是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与基层党组织的联系,加强与公安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共同把防控工作做好。四是当前外来人员还在流动,疫情仍然没有过去,要继续坚守岗位,把群众健康管理好,把干群关系处理好,把服务保障落实好。五是对集中隔离人员,既要做好思想工作,及时了解思想动向,又要密切关注身体变化等情况,按照预定方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六是重视加强医务人员防护,关心关爱一线医护人员,切实保护好医务人员安全和健康。七是继续把聚集性疫情防控作为工作重点,广泛宣传和严格落实“不聚集、不聚餐”基本要求,坚决阻止聚集性疫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