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和儿女:跪下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真相?‖老家许昌
文‖刘战军
爱情是什么?依照网上的解释,爱情是指两个人之间相爱的感情、情谊;也指爱的感情。是一个汉语词汇,可以简单理解为,因对某些事物的喜爱所产生的情愫。爱情有爱情情感、愿望、欲望等,以及爱情伦理关系和爱情承诺关系。
其实,被人神话、升华和美化的爱情不过是婚姻的附属品,男女交流过程中延伸的情感,是约束、责任、担当,是琐碎的穿衣吃饭生儿育女,也是男女婚姻后赖以消耗时间、共同走向衰老的情感保障。
就这么简单,不神秘、不伟大也不高尚。如果你婚后不遵循“因为爱”而约定俗成这些规则,婚姻就会不牢靠,生活就会鸡飞狗跳,老来也就无所依靠。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一结婚便没了爱情,只有亲情和责任。彼此约束自己,以便长相厮守。这样的说法无可无不可。
给大家讲个故事。
大概是2013年,某一天,我接到许昌市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孙理彬的电话,说他们科室来了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来看眼疾。来的时候只带了进城的路费,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也没有带饭钱,更别说看病的钱了。老人很可怜,看我能不能介入下,帮帮她。
那些年我极喜欢做公益,也经常为弱者、病者奋笔疾书,与人鼓与呼。这次也不例外。我放下电话,就直奔市人民医院眼科。
在眼科诊室,我见到了孙主任说的这位老人。
从身份证上看,眼前这位老人八十多岁了,视力不是太好,手和头都不停地轻微抖动,说话也不是很清晰。在我的耐心细问下,老人断断续续和我讲了她的“遭遇”:她膝下一女两子,女儿已经出嫁,大儿子已经结婚,在家务农,二儿子过继到许昌城西郊区一户人家中,也已成家。老人现在孤居。
老人说:“老了,干不成了,端碗饭都是问题。孩子们也不管我。没钱花没饭吃。”说着说着,老人就有点哽咽起来。
我最看不得老者受欺负,尤其是不孝儿做出的忤逆行为。听了老人的哭诉,我当即决定要管管这件事。
我留了老人的联系方式,孙主任给老人拿了些治疗眼疾的药,又凑了路费和饭钱给老人,把老人送回了家里。
我联系了几家媒体,其中包括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的一位记者,我们一道开车来到老人的住处——许昌县(现在叫建安区)一个偏僻的乡下。
我们来到村里,先到村委联系了村支书。村支书一听我们是媒体记者,很是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当得知我们是来帮助那个老人调解家庭矛盾的时候,便开始唉声叹气。
村支书道:“这样吧,我给你联系下这个老人丈夫的弟弟吧。”我们说“好”。
不大一会儿,老人丈夫的弟弟就来到了我们跟前。应我们的要求,他给我们讲述了需要救助的这个老人的现状。
他说:“她是俺嫂子,俺哥也死了,我也不嫌丑了,给你们说吧。俺嫂子年轻的时候,跟跟这个跟跟那个。附近庄上的光棍汉,谁家条件好,有好吃的,她就去人家家里住段时间,没地方住了再回来跟俺哥过日子。俺哥老实,也管不了她。”
“俺哥家仨孩子,老二孩儿不大就外出流浪,在许昌那里被一家没儿子的好心人收养,后来做了人家的上门女婿。老大孩儿也是老实过头了,娶过一媳妇,被他妈捣腾散了。四五十了才又找了个智力有问题的女人,也算是成了个家。闺女也出门了,常常回来看她娘,给钱给吃的给穿的。孩子们没说不管他妈。”
说到这里,老人丈夫的弟弟蹲在那里点了支烟抽了起来。
这个间隙,村里其他来看热闹的乡邻们七嘴八舌地说起了这个老人的“故事”,说她心可毒,“她要是恶心谁了,就买些黄表纸写上人家的名字在大街里给人家烧纸钱,边烧纸钱还边喊人家的名字。她年纪大了,谁跟她一般见识?”还有村民说:“她家的墙边给挖了一条沟,村里的路本来就窄,不小心架子车就会掉沟里,拉出来可麻烦了。”
听着乡邻们的说道,我们一行人基本了解了老人在村里的为人,以及年轻时的荒唐行为。
但既然来了,也不能半途而废吧。我们就和村支书以及老人丈夫的弟弟商量,说想见见老人和她的儿子。村支书他们同意了我们的要求,和我们一道去了老人家里。
老人家里很破败,屋里昏暗潮湿。
老人一见到我和村支书,脸色就不大好看起来,用一种怨恨、甚至是怨毒的那种眼神和表情看着我们。
我和老人简单进行了沟通,她也愿意和我们一道去见见在村里的大儿子。
当我们来到她大儿子家门口的时候,老人就如演员一般,突然就嚎啕大哭起来,并“扑通”一声跪在了大儿子的大门口,一边磕头一边喊着她儿子的名字。
老人跪着的地方说是大门口,其实是泥巴做的院墙的一个豁口,几根木棍扎成的篱笆门。
老人的大儿子在家。当听到老娘在他家门口嚎啕大哭的时候,他隔窗说了几句话:“妈,你是不是把我祸搅得过不成日子才甘心呀。”
见大儿子不出来,老人突然像变了个人一样,表情不再悲伤悲痛,自行站了起来看着我们一干人。
我看着这个八十多岁的老人脸色转换就跟翻纸一样快,心里就有了其他想法。
送老人回家后,我们问老人要了她二儿子在许昌城郊的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回到许昌,我们一行人见到了老人的二儿子。
老人的二儿子也是老实本分过日子的平常人,也有孝道伦常这个概念。他听了我们的来意后,一边抽着烟一边说道:“我哥第一次结婚,俺妈给他捣腾散了,这半百了才找了个不全精的女人,好歹有人给他烧口热饭,就这,俺妈隔三差五去骂几句,俺哥也是没法。我这里也没少给俺妈钱,俺哥俺姐也给钱给粮食,都没说不管她,可是……”
说到这里,老人的二儿子似乎有难言之隐。
这个老人的事,最后不了了之。我也不便往下再说,毕竟老人年纪大了,为着维护她那点可怜的尊严,有些话也不便往下继续说。
之所以说这样一个似乎和爱情没多大关系的故事,我是想透过这个故事,来说明人生路上一个很显见的道理: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没有责任和担当就没有好的未来。
如果这个老人在婚姻存续期内,有基本的道德意识,生育儿女,也做到养育儿女的责任,就不至于让她的二儿子自小就流浪他乡被人收养;如果她有基本的妇道妇德,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我想,她现在的处境决不至此。
婚姻可以没有爱情,但要有责任和约束。
【作者简介】刘战军,当过兵,写过书,做过媒体发行,热爱老家许昌。恍然半生流过汗,一路走来不后悔。如今痴迷网络,尽情挥洒文字梦,乃自由撰稿人一枚。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本公众平台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