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出口总值为348.61亿元人民币,累计同比增长26.6%。
中国化妆品出海正当其时。同时,中国化妆品品牌如何由量变引发质变,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成为时代的新命题。在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美丽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之际,青眼《趋势大家谈》栏目采访了来自缅甸、泰国、马来西亚等东盟主要成员国,以及法国、欧洲等地化妆品行业协会的负责人,解构全球美妆市场趋势、法规要点,助力企业走出去。本次采访的是欧洲化妆品协会总干事John Chave。
John Chave(左)、青眼创始合伙人蔡朝阳(右)
青眼:按2022年零售价计算,欧洲是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的全球旗舰市场,价值 880亿欧元。您能向我们介绍一下欧洲的化妆品市场基本情况吗?以化妆品零售规模计算,哪个国家表现最突出?为什么?
John Chave:我们(欧洲)曾经是全球第二大市场,但现在被美国超越了。这有点让人担忧,因为我们希望确保这个行业继续增长和繁荣。
欧洲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在中国,人们不经常意识到的是,在欧洲市场有许多中小企业,尤其是如果你看看像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和波兰这样的国家。中小企业在化妆品和个人护理领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零售销售额与特定市场的规模密切相关,德国是最大的市场。虽然英国现在脱欧,但是英国依然是欧洲市场的一部分,包括西班牙、意大利、波兰和法国,这些是欧洲最大的几个化妆品市场之一。
青眼:目前,中国品牌正值出海潮,如果中国化妆品企业想进入欧洲,您比较推荐哪些地区?原因是什么?您觉得有哪些注意事项?
John Chave:我认为这里有两个要点。首先,中国化妆品公司当然应该关注最大的国家市场,而我提到的这些国家都是销售中国化妆品产品最多的国家。
其次,我认为从监管的角度来看,进入欧洲市场相对容易。因为有一个统一的法规,如果你在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或其他任何地方销售中国化妆品产品,你要遵守的是适用于欧盟内每个国家的单一法规。当然,我们必须遵守法规,但它是明确的、稳定的,并且在整个欧盟范围内都适用。
对于中国公司来说,这是一种法规上的确定性,这是像任何其他市场一样重要的考虑因素。市场的趋势是,我们的消费者变化很快,他们的品味和意愿也很快改变。但我相信,在中国,这些拥有活力的化妆品公司会了解如何更好地向欧洲消费者展示他们的产品。
化妆品行业是一个竞争激烈、消费者选择众多的行业。我认为中国在化妆品和美容方面拥有悠久的传统,可能为欧洲消费者带来了略微不同的东西。也许是不同的成分使用,或者产品呈现方式的不同。我认为这将有助于区分中国产品和其他产品。欧洲人一直对尝试新事物、新奇之物和探索新可能性感兴趣。
青眼:2022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为4858.1亿元,同比增长6.7%,中国本土品牌也崭露头角,那么您对中国化妆品市场有何种见解?您觉得欧洲小众化妆品在中国如何能站稳脚尖?
John Chave:首先,我对中国化妆品行业的增长感到兴奋。你们拥有一个创新而富有活力的行业。我这次访问中国感受很深。实际上,化妆品行业是一个贸易行业,对于欧盟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有兴趣促进中国公司和欧洲消费者之间的贸易和交流,中国也一样。
我们在中国面临的挑战,我认为与一些法规的不确定性有关。在欧盟,很多法律法规都是确定的,已经实施了很多年。
对于中国公司来说,情况并不完全一样,对于进入中国市场的欧洲公司也是如此。我认为我们希望努力消除一些这种不确定性,并最终确保中国法规与欧洲法规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一致,以便促进贸易。法规的一致性会使中国公司和欧洲公司受益。最重要的是,这将使得中国消费者和欧洲消费者受益。
我认为中国消费者对于欧洲的小众化妆品肯定有需求。真正的困难在于围绕法规情况的不确定性。就像我之前提到的,我认为许多欧洲公司,特别是那些较小的公司,发现在中国的法规中难以理解。
青眼:您认为后疫情时代化妆品行业有什么变化吗?
John Chave:我不认为有任何根本性的改变。我们的研究表明,人们平均每天使用大约六种不同的化妆品产品,最多可达到十三种。
虽然由于COVID-19期间需要戴口罩而导致了一些变化,但我认为我们意识到的是,消费者情绪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我认为市场在未来有着巨大的潜力。
我认为我们在欧洲和中国的化妆品行业将继续创新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为人们需要化妆品,人们认识到化妆品对他们的生活有重要的作用,对生活质量有所贡献,而这些消费者的愿望在疫情期间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未来也不会改变。
(青眼:向世界讲好中国化妆品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