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全天低开低走,大摩新年投资策略公布,再融资提高门槛!

2023-12-05   格上财富

原标题:大盘全天低开低走,大摩新年投资策略公布,再融资提高门槛!

今日市场

今日大盘全天低开低走,三大指数均跌超1%,沪指失守3000点。北证50指数再度大涨超7%,北交所个股全线上涨。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4600只个下跌。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8225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87亿。盘面上,食品等消费股逆势活跃,医药股午后走强。下跌方面,华为概念股集体调整。今日食品股的大涨,主要与一个消息相关。近日良品铺子宣布17年来首次最大规模降价,门店在售300余款产品会员价平均降价22%,最高降幅45%。良品铺子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本次对部分产品价格的调整是基于对消费需求变化、竞争环境及企业现状的判断和认识而做出的经营决策。产品价格必须要更加亲民,才能获取更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及复购。目前“平价消费”已成为近期市场的一大主线。中国当下正面临“消费平替”,即供给侧的国货平替加速,需求侧的实用主义与理性消费成为新消费趋势。

截至收盘,今日上证指数收于3022.91点,下跌1.67%,成交额为3405亿元;深证成指下跌1.97%,成交额为4820亿元;创业板指下跌1.98%。今日两市上涨个股数量为646只,下跌个股数为4611只。

从风格指数上来看,今日各风格表现不佳,其中稳定和消费风格的个股表现最好,成长风格的个股表现最弱。近期风格转换较为明显。

盘面上,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没有行业上涨,其中医药生物,公用事业,农林牧渔行业跌幅最小,跌幅分别为0.86%,0.87%,0.97%。计算机,传媒,电子行业领跌,跌幅分别为3.56%,2.83%,2.63%。

资金面上,今日北向资金净流出75.21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出48.94亿元,深股通净流出26.27亿元。近三个月北向资金净流出1048.67亿元。俄乌和中美局势对北向资金边际影响逐渐缩小,美国通胀走势和国内经济状况最近对北向资金影响较大。

从风险溢价指数来看,风险溢价率在历史上处于均值+1倍标准差之上时,A股往往处于底部区域。目前风险溢价率为3.23%,接近一倍标准差,万得全A指数处于底部阶段。风险溢价指数近期震荡,市场情绪回落。后期市场仍有扰动,但下行空间相对可控,建议投资者择机分批布局。

(注:数据更新至前一交易日,风险溢价率越大,表明配置股票的性价比越高;反之,则配置债券的性价比越高)

热点新闻

新闻一:一文览尽大摩2024年投资策略

摩根士丹利研究(Morgan Stanley Research)的策略师表示市场目前已提前消化了对2024年货币政策转向的预期,即欧美央行将设法平稳过渡到较低的通胀水平,这意味着估值上升的空间有限。摩根士丹利研究部首席全球跨资产策略师Serena Tang表示:“各国央行必须在适度收紧和迅速宽松之间取得平衡。”“对投资者来说,2024年应该在市场中寻找能够产生正回报的局部机会。”

2024年:上半年与下半年截然不同

2023年,股市表现强劲,从引发2022年10月低谷的衰退担忧中复苏,比分析师预期的更具弹性。然而,大摩预计2024年的市场行情很有可能发生变化,上半年的谨慎将让位于下半年的强劲表现。

对于2024年上半年,策略师们建议投资者保持耐心并有所选择。由货币政策驱动的全球增长面临的风险仍然很高,在复苏站稳脚跟之前,盈利逆风可能会持续到2024年初。随着风险资产开始消化经济增长放缓的预期,全球股市通常会在新一轮货币宽松政策出台前的三个月开始出现抛售。如果各国央行继续按计划在6月份开始降息,全球股市的估值可能会在2024年年初下降。

然而,到了2024年下半年,通胀下降应该会导致货币宽松,从而提振经济增长。摩根士丹利首席投资官兼首席美国股票策略师迈克•威尔逊(Mike Wilson)表示:“我们认为,近期的不确定性将让位于美国股市的反弹。”威尔逊预计,到2025年,盈利增长将保持强劲:“人工智能带来的积极运营杠杆和生产率增长应该会带来利润率的扩大。”

总体而言,美国股市可能会有可观的回报,而且比欧洲或新兴市场股市的表现更好。Tang表示:“如果这些经济体无法实现软着陆,情况尤其如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会看到投资者向优质资产转移,而美国在这方面的表现要优于其他国家。”

新兴市场股市面临障碍,包括美元走强等因素。不过,新兴市场下半年可能出现更强劲的复苏,因利率下调和美元走软可能促使资金流入。

一个全球亮点是高质量固定收益产品。美国国债和德国国债的收益率达到了10年来的最高水平,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24年底,10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将达到3.95%,德国国债的收益率将达到1.8%。

从投资组合的角度来看,摩根士丹利策略师建议增持各类债券,对股票和现金的配置权重保持不变,对大宗商品的权重则大幅减持。

大摩2024年核心投资策略

1、增持核心固定收益债券,包括政府债券、机构抵押贷款支持债券和投资级债券。2024年可能是固定收益投资的好年份,因为高质量债务继续提供有吸引力的收益率,特别是与其他资产的风险/回报权衡相比。

2、增持日本股票。日本的政策制定者一直是央行中的异类,他们通过维持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增长。

3、维持美股权重不变。过去两年,美国股市的前景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要黯淡。然而,2024年的情况将有所不同,因为美国股市的表现将好于欧洲或新兴市场股市,尤其是在全球央行都在瞄准目标利率的情况下。在美国国内,预计医疗保健股将跑赢大盘,相对于其他周期性板块,摩根士丹利更看好工业股。

4、减持大宗商品。预计2024年石油交易价格将相对持平,地缘因素仍令人担忧,而黄金似乎被高估。铜可能是个例外,由于部分地区的需求强于预期,铜的表现可能会好于预期。

新闻二:再融资从严从紧 “五条红线”提高门槛

再融资新规从严从紧,部分上市公司知难而退。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11月8日沪深交易所就优化再融资监管安排出台5项具体举措以来,已经有至少16家公司公告终止定增事项,其中不乏高达百亿元的巨额定增“搁浅”。从申万行业分类来看,农林牧渔领域的公司终止定增最多,共有3家,电子行业次之,有2家。

本次再融资新规主要划定了五条“红线”:一是严格限制破发、破净情形上市公司再融资;二是从严把控连续亏损企业融资间隔期;三是上市公司存在财务性投资比例较高情形的,须相应调减本次再融资募集资金金额;四是从严把关前次募集资金使用;五是严格把关再融资募集资金主要投向主业的相关要求。

不少公司表示,无法满足再融资新规是定增“搁浅”的重要因素。尤其是12月以来,上述情况更为明显。有公司在公告中提及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比例较低,从而导致定增终止。也有公司表示,公司当前股价处于低位,未来现金流充足,从而终止定增。而从资金投向来看,部分公司募集资金的用途单纯为补充流动资金,与新规中“投向主业”的要求相悖,这也成为这些公司定增“折戟”的重要原因之一。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内容表述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格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