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素质教育大数据:9500万人参加校外培训,少儿编程成大势所趋!

2020-08-14     魔扣少儿编程

原标题:百度素质教育大数据:9500万人参加校外培训,少儿编程成大势所趋!

每一步,与世界同步

近日,百度发布《百度平台K12人群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依托搜索大数据精准洞察,系统呈现K12教育行业现状,并对K12教育用户的学习需求、决策行为等进行精准刻画。

近一亿学生报课外班,少儿编程异军突起

报告显示,目前K12在校学生总数1.9亿,其中9500万人次参加校外培训。

随着国内防控形势向好,各地逐步复工复学,复课需求恢复平稳增长,5月和6月同比增幅分别为47%和24%。

同时,在素质教育方面,需求也在逐步提升。报告显示,2020年6月,K12素质培养需求同比增长了6%。其中,少儿编程成为增幅最大的素质教育培养类型,相关搜索同比增长18%。

近年来,国家教育政策与社会发展趋势正双轮驱动教育风向的转变。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使得编程教育得到了广泛推广普及。

目前,我国已有北京、广东、山东、河南等多个省份落地实施,让编程教育走进中小学,使更多的青少年能够学习编程。

最近,厦门市教育局发布了《关于开展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精神,深入实施《厦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厦门市将在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在中小学阶段开展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教学,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并确保每学期不少于16课时。

厦门市表示,鼓励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开展编程教育,小学阶段可开设Scratch等趣味编程教学,初高中阶段可安排学习Python等人工智能编程语言。

这些无不表明,编程正在成为K12教学体系中的一部分,普及范围逐渐扩大,同时,随着家长对政策信息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了解,洞察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编程教育的重要性,纷纷让孩子加入编程学习的行列。

编程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学科,会涉及到物理、数学、阅读、英语等基础学科的知识。就这一点而言,学习编程可以更好地提升孩子基础学科的成绩。

另外从2017年起,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青少年学习编程教育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角度。浙江、北京、山东陆续确定将编程纳入高考的内容体系。

南京已将科技特长生列入中考招生项目,其中提出了招生的方向为科技特招生和学科特招生。科技特招生要求在初中阶段有一定关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特长,或在市级及以上的相关竞赛中获得三级及以上证书。其中特别要指出的是,南京将科技特招生和学科特招生这两项列入了中考的招生项目中。科技特长生的要求:初中阶段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方面有一定特长,或在市级及以上相关项目竞赛中获三级及以上证书。学科特长生的要求:初中阶段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或在信息学(计算机)方面有一定特长或浓厚兴趣,达到招生学校报名要求。

中高考升学考试作为学校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中考、高考进入优秀的高中,走进名牌高校,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荣耀,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孩子未来的高度。

面对升学越来越难的趋势,编程凭借着在升学中的突出优势,晋升为各地家长们追捧的对象。

“兴趣”是激发孩子学习欲望的第一要素

少儿编程的本质,并不是为了让孩子们整天写代码,重点是要培养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创造力,从根本上提高孩子的竞争力。

Samaira 5岁的时候向硅谷老爸提出要和他一起学习编程,而她的父亲RakeshMehta并没有粗暴拒绝,而是采用了孩子也能懂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她学习基础原理。

8岁时,Samaira开发出一款名为 “CoderBunnyz”的编程桌游,推出市面后销售收入超过US$3.5 万,她本人也凭借这款游戏被邀请至谷歌的研讨会进行演讲,还获得了谷歌首席文化官StacySullivan的青睐,希望她大学毕业后能到谷歌上班。

国外的小孩快乐学编程,但来到国内,情况却完全不一样。

不少家长反馈给孩子报的编程课孩子坚持不下去,学着学着就想放弃。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连英语单词都记不住,认不全,担心孩子能不能学好编程。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根本原因是Samaira的爸爸懂得采用“培养兴趣”的方式让孩子学习。

所以“兴趣”才是激发孩子学习欲望的第一要素。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3-_H7HMBd8y1i3sJ7gQ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