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昂贵的玩具,而是陪伴

2021-01-16   淘妈育婴

原标题: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昂贵的玩具,而是陪伴

文|淘妈

我有个大学同学是家里的二胎,那个时候是不允许生二胎的。所以同学在出生后就被送去她大姑那儿,由大姑来抚养。等到她7岁的时候要上学了,政策也没那么严了,她才被父母接回家。可是回到家里,哪里都是陌生感,甚至连爸爸妈妈都叫不出口,她花了很长时间才适应。不过她总觉得自己是多余的,和父母的感情也不是很好,凡事都自己来,很少依赖父母。直到现在,她自己当了妈妈,说要给孩子足够的陪伴,不想让孩子像她那样。同学的父母当时确实也是不得已,但从小就没有父母的陪伴,也给同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我们经常听到要“富养孩子”,什么是富养?给孩子吃好穿好就是富养吗?其实在我看来,父母能陪伴孩子,看着孩子成长,就是最好的富养。

为什么说陪伴对孩子很重要?

1. 陪伴有利于建立亲子依恋关系

亲子依恋关系,说的简单点就是孩子对父母的依赖。这种依恋关系会影响到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对他人是否有信任感,以及孩子的幸福程度。一般来讲,那些能经常得到父母陪伴的孩子,更容易建立亲密的亲子依恋关系。

2. 陪伴能增进彼此间的了解

你是否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孩子一直哭闹,你给什么都不对,不知孩子到底想干嘛;

孩子经常会做出一些触及你底线的事情,你说过不可以,孩子还是继续犯;

……

其实这些说白了,就是因为你和孩子相处的时间短,彼此都不够了解对方。你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哭,孩子也不知道他做的事情会惹你不开心。所以如果父母能多陪伴孩子,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你就大概心里有数,知道该从哪个方向引导;而孩子也能从父母身上了解规矩,规范行为。

3. 陪伴有利于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可能我们身边都有这样的人,因为从小就缺失父母的陪伴,所以很没有安全感,而且也不容易相信他人。父母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孩子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而这种爱,就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孩子会知道“爸爸妈妈最爱的是我,我是值得被爱的。”在这种心理暗示下,孩子就会变得更加自信,安全感也越来越足。

家长以为的这些陪伴其实是错误的

1. 陪伴孩子就是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

其实很多家长缺少对孩子的陪伴也是不得已,毕竟还要赚钱养家嘛。然后他们就会通过给孩子买好吃的、好玩的来补偿,认为这样也是可以代替陪伴的。其实真不是这样,比起这些零食、玩具,孩子更希望爸爸妈妈能多陪陪自己。物质带来的只是片刻的满足,而父母的陪伴却能带给孩子永久的温暖和爱。

2. 陪伴就是待在孩子旁边

有些家长觉得很委屈,说“我怎么没有陪伴,我每天下班也会跟孩子待在一起啊。”这种所谓的“陪伴”其实就是家长待在孩子旁边,孩子玩自己的,父母也玩自己的,彼此没有交流。这不叫陪伴,顶多叫“陪着”。这样的“陪伴”质量真的太低了,真正的高质量陪伴应该是加入到孩子的游戏、活动中,和孩子多沟通、交流。

3. 陪伴是妈妈的事情

有多少爸爸觉得陪孩子就是妈妈的事情,自己就负责赚钱就好了。但是爸爸妈妈因为角色的不同,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也不同。爸爸能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对孩子的社交技能发展、智力的提高都有重要的影响。所以陪伴孩子真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爸爸也要参与进来。

淘妈说:俗话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父母作为对孩子最重要的人,一定不能缺席了他的成长。对于孩子来讲,他们可以不要玩具、好吃的,但他们真的不能没有父母的陪伴。如果你也不想留下遗憾,从今天起就多陪陪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