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氏太极中心 樊磊
前辈们说太极拳是“内固精神,外示安逸”,通过国庆节期间体用班的学习,慢慢了解到练习太极拳需要内固的是架构,是心境、是意识思想等,或者可统称为“精气神”,是一种自信、内在强大不可战胜的综合状态。如体为架构,五行的稳固为基础,贯穿于套路练习,推手练习等各个过程,五行的稳固贯穿于八法的各种运用之中。
通过套路中技法的融入,了解到每一式均为“开与合”“阴与阳”的转换,每一式中含有的八法的运用,以及在式与式的转换中腰身如何去主宰等等各种意识思想。在自身架构稳固的基础上我们去练习推手,需要建立的是“舍己从人”的思想,杨斌老师强调了要有那种“由内而外”的谦虚态度,才可以做到“舍己从人”。
记得心理学有一个观点,人自信表现的是谦虚,是包容,是善良;不自信的表现是自负,是嫉妒,是爱攻击等等……我们太极练习中五行的稳固,要领的明确等等给我们建立的是一种自信,是一种饱满,我们自然而然做到的是“谦虚”,是“舍己从人”。
“内固精神”之后,才可以做到“外示安逸”,如观杨斌老师的拳架,上步与退步如我们日常行走般闲适,杨老师给我们强调的是要做到步宽与步长的合理合适。在每一式的行进中是由内而外的一种饱满和从容,这是“体”的饱满与“太极思想”的稳固。再比如杨老师在课堂上,于拳理拳法给我们娓娓道来,时时根据我们的练习情况做出深入浅出的讲解,这是一位太极大成者才有的从容与魅力。
以上是本次体用班的一点心得,可能有些理解认识会跑偏,就如我的拳架经常跑偏一样,未能守中,好在今后会有杨斌老师及杨氏太极中心各位老师以及各位前学同学们的纠正。
【原创声明】本文及图片来源于山西杨氏太极中心的任建福提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