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股份(300018)2020年一季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业务回顾和展望
报告期内驱动业务收入变化的具体因素
(一)智能电网业务
公司所处细分行业发展与电力投资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公司电力行业业务主要通过投标方式获取订单,进行“订单式生产”、现场安装调试、交付投运,实现向客户的直接销售。用户的建设规模、技改需求,公司产品技术水平、质量控制、服务质量、过往业绩均是影响业绩的重要因素。
(二)医疗健康业务
1、医疗信息化业务
公司医疗信息化业务主要通过向医院、卫生主管机构等客户以直销方式提供软件产品或技术服务获得盈利。提供医疗信息化产品的过程就是软件的研发与工程实施的过程。工程实施分阶段实现软件销售合同约定的服务内容,用户通过分阶段验收并交付后完成销售。国家政策的驱动、行业发展的需求、领先的技术、深厚的医疗系统资源构成公司医疗信息化业务业绩增长的主要因素。
2、体外诊断(IVD)业务
公司采取“经销和直销相结合,经销为主”的营销模式,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对IVD领域产品进行生产、销售。国内体外诊断产业相对基数小、增速快,各种新技术的兴起以及国家医疗保障政策的完善成为我国诊断产业长期利好的重要驱动因素。此外,大千生物和埃克森经营团队拥有较强的研发能力以及较为广泛的客户资源,有利支持其业务拓展。
报告期内,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影响,营业收入下滑,导致业绩亏损。
年初至报告期末,公司签订合同金额7,664.12万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尚未执行的合同金额29,232.66万元。
重要研发项目的进展及影响。
智能电网智能化记录分析、时间同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配网自动化及电力物联网相关产品研发工作的推进,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主营产品的技术水平,增强核心竞争优势;仪器仪表类产品、移动综合自动化系统等研发项目的推进,有利于公司丰富产品线;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相关研发工作的推进,有利于公司体外诊断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医疗信息化软件研发工作的推进,可更好地实现医院本地定制化需求,完善软件系统性能,增强核心竞争力。
加大研发投入将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为公司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提升抗风险和持续发展能力。
年度经营计划在报告期内的执行情况。
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影响,公司营业收入下滑。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33,871,927.73元,同比下降44.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87,365.53元,同比下降249.96%。
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公司众志成城,在员工安全第一、对疫情全面防控的基础上逐步复工。报告期内,公司签订合同额总计7,664.12万元,中标特高压工程——陕北-湖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武汉±800kV换流站新建工程等多个项目。陕北-湖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将西部煤炭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的具体体现,该工程的建设将构筑起“北电南送”的“高速路”,实现西北煤电基地电能直供中部地区负荷中心,为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创造了有利条件。
报告期内,公司采用远程和现场结合办公方式积极开展研发工作,加快研发项目进程。
智能电网领域,配网信号采集物联网装置、主配协同的安全稳定与自愈控制技术研究及系统开发均进入开发阶段;医疗健康领域,新增白介素-6测定试剂盒(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等4个研发项目。
配网信号采集物联网装置采用LoRa、WIFI、NB-IOT、4G等无线通信技术,在公司现有的遥测和遥信采集的基础上,根据特定的算法进行保护、计费、遥控、耗电统计、发电预测等操作,节省了大量的抄表和核销人力、供电和采集线缆铺设,该产品主要面相智能电网,同时也可以应用于物联网产业链中的其他M2M客户,具有广泛的潜在用户和重要的使用价值。
主配协同的安全稳定与自愈控制系统构建了主配协同的“三道防线”安全防御体系,采取保护控制一体化新技术,实现配电网络拓扑识别与实时修正、故障判断与跳闸隔离、电网重构与负荷自愈、安全稳定与微网控制等功能,能够有效解决当下配电自动化水平不高、新能源高渗透下对传统保护影响大、系统运行方式变更后的保护配置复杂以及故障跳闸、隔离和恢复供电时间长等问题,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和智能运维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2项实用新型专利、3件软件著作权。
报告期内,湖北中元九派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中元九派基金”)受让武汉天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源环保”)1.56%股权,受让金额为2000万元,天源环保拥有多年来在垃圾渗滤液治理、餐厨沼液治理、城镇水务、工业废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餐厨垃圾及污泥综合处置等环保治理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业务覆盖全国23个省市。
对公司未来经营产生不利影响的重要风险因素、公司经营存在的主要困难及公司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1、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及新增产能利用不足的风险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中的大部分产品处于产业化实施阶段,虽然公司具有丰富的产业化实施经验,且项目实施具有可靠的技术保障,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公司仍可能面临产业政策变更、市场变化、行业发展方向和技术应用趋势变动等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加大募投项目产品的市场推广及销售力度,密切关注国家产业政策及市场需求,做好前瞻性预测,及时调整投资项目技术方向和市场策略。
2、税收政策变化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相应享受了关于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上述税收优惠政策对公司的发展、经营业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如果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或公司及子公司不能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复审,导致不能继续享受上述税收优惠政策,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
应对措施:密切关注国家税收政策,加大研发力度,保持技术创新、技术领先,持续进行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3、人才流失风险
公司管理团队主要成员直接持有公司股权,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研发和营销。公司持续完善薪酬体系和绩效考核制度等一系列激励和约束机制,力求各业务核心人员能充分发挥才能,与公司共同成长。但是仍可能存在不可预期的人才流失、影响公司持续快速发展的风险。
应对措施:通过完善激励制度和薪酬政策,建立多层次培训体系,加大人才培育力度,提供员工成长与上升的空间,实现公司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hmUvnEBiuFnsJQVy1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