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这个城市的方言 充满海蛎子味 外地人一头雾水

2019-06-30   苏白传媒

大连城事儿之大连话 带着海蛎子味

辽宁这个城市的方言 充满海蛎子味 外地人一头雾水

标签:中国城市人文旅游地理、辽宁大连、充满海蛎子味的方言、大连方言那些话、城市民俗人文旅游地理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方言。大连话素以海蛎子味闻名。

啥是海蛎子味儿呢?据外地人说,就是说话时嘴张得很大,口型像海蛎子,发出的声音就像上下嘴唇夹着直舌头,平舌和翘舌音不分,含糊不清。这说得明明就是大舌头病患者吗。做为大连人,在我看来,所谓的海蛎子味儿完全不是这回事儿。海蛎子,一种贝壳类水生动物,以腥、咸、鲜,肉感肥嫩著称。无论是生蘸辣根、煮着吃、还是煎鸡蛋饼、包包子、做萝卜丝汤、怎么做怎么有理。

吃起来那都好比是三伏天吃雪糕,爽歪歪,美滋滋。非常过瘾。对,就是这种感觉,大连话的特点就是过瘾。怎么解释?就是说出来的话稳诌诌、狠叨叨。你比如说,小女孩儿大连话叫做小棍宁儿。形容小女孩漂亮,用大连话说就是:内小棍宁儿长滴,血待银亲。

听起来是不是狠不溜丢的。血,是一个语气加重词。大连银说什么都爱用这个血字儿。学习好不说学习好,而说学习血好;能干不说能干而说血能干;有本事不说有本事而说血有本事。诸如种种,说什么都要带一个“血”字儿,没有它,仿佛那词儿就黯淡无光,就逊色许多。血能吃、血胖、血不要脸……每个词儿都带着那么一股凌厉的狠劲儿,让人不胜惶恐。

与它有一拼的还有一个词儿叫浪歪。这是个贬义词儿。一般形容女子贱贱、行为不端、浪掰掰。如果女孩儿叼着烟儿、穿着暴露,准有那管闲事儿的大妈眼白一翻,小声嘀咕:看她浪歪滴,浪掰掰那个贱样儿……如果被眼尖儿的女孩儿听见,两个不骂起来就得干起来。今天的大连话就说到这儿,下回再叙。(691字)

文|乔娟(青年女作家,辽宁大连人,苏白传媒直属远望文学社工作室特邀编辑、合作作家。)

策划组稿:苏白传媒本部策划部 助理组稿编辑 提子

审读:苏白传媒 总编审 邹剑川

运营:苏白传媒 婷婷

其他:部分图片供模拟想象,不代表文字特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