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成吃人狼”“把傻X撕碎”!券商人为抢派点疯魔了

2022-04-06   地产情报站长

原标题:“进化成吃人狼”“把傻X撕碎”!券商人为抢派点疯魔了

对许多人来说,今年的清明假期不过只是漫长居家隔离中的普通几天。

对于已经躺平的咸鱼们来说,这样的生活或许还算可以,但总有一些奋斗家们忍受不了。

4月5日,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覃汉在团队内部的讲话记录流传出来。虽然内容不多,也不涉及什么惊天机密,但依然让不少从业者备受震撼,有对其内容不赞同而隔空喊话的,也有深受感动要求下属写读后感的。

总而言之就是一个词——热闹。

券商人的自嗨让不少圈外网友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01 “头部券商也要拼命”

“你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团队,带着实习生,往前面冲!”

“冲不了的,请节后就开始找工作转行,我已经充分做好了心理建设!”

“再强调一遍,国泰不养闲人,你们必须比我还拼!”

“以后千万不要说自己工资低,现在对每个人都是绝对的公平,从今年开始,如果自己工资还低的话,要么是能力不行,要么是懒,我想不出还有别的原因!”

“我们团队里,每个人必须进化成一匹吃人的狼!”

“以后我们这个团队,要把这些口口都撕碎!”

回看覃汉的这些“金句”,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在给自己属下的员工们打鸡血,称过去的佛系是“温水煮青蛙”,结果是“所有人都废了”,而今要进行改变,自己每天对客户们进行“信息轰炸”,同时要求员工们也要主动向前冲,疯狂搞工作。同时还怼了自己的几个同行,表示“受够了”,以后要“把过去几年失去的,加倍抢回来”。

给员工打鸡血,员工就算有怨言也不好明说,而怼同行就不同了,人家肯定不会惯着……比如,在语录中被狂怼的华泰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研究所副所长张继强,就对覃汉的“信息刷屏式勤奋”表示了不忿,他还在自己的群里隔空喊话:“我们这行勤奋是基本条件,咱得把精力用在正地方,光靠刷脸刷屏,无限放大声音,对客户没有意义。”

虽然张继强看不惯覃汉,但依然有人痛饮覃汉这碗鸡汤,大呼“美味”。

比如浙江证券研究所就发布通知,要求研究所组织员工对这段话进行学习,还要求员工写读后感,并提出:“在很多人印象中,一些老牌券商研究所都很佛系,浙商狼性足、天天打鸡血。事实并非如此,当熟睡的狮子觉醒时,我们怎样才有机会?值得全所深思。”

对于覃汉的讲话,国泰证券公司内部发布了一则通知,表示“通知内容是为了更好地启发和思考卖方这一行业和个人巧干和苦干的平衡,本身没任何问题”,并对违反信息保密管理规定的同事进行了警告。

有券商分析人员透露,国泰君安之所以突然狼性,与其内部战略有关,“有传闻国泰君安近期确实有在对内加压,应该是现在要继续冲业绩了吧”。

02 “工资都是卷出来的”

从去年出圈的替“客户考研”事件,到这两天覃汉的“狼性发言”,金融人的“卷”已被外界熟知。

在覃汉的讲话记录中,“派点”一词作为业绩考核关键多次出现,也是他这通发言的重中之重。

所谓“派点”,主要指买方机构对分析师做出的评价,对于券商研究所来说,这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所内分析师与研究员们的工资多少也由此进行判定。

通俗来讲,就是客户对分析师们的满意度,而这个满意度自然包括了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客户买入项目等方面。

2018年“新财富分析师”评选期间,方正证券工作人员涉嫌场外违规拉票,酿出金融界著名丑闻“吃饭门”事件,这也导致“新财富分析师”评选活动一度被叫停。该评选后续虽然恢复,但奖项的含金量明显下滑。不少老牌券商趁此机会调整发展战略,开始“佛”了起来,这也给了中小券商发展的空间。

目前国内券商分析师总数已超过3400人,但资金总量并没有太大变化,直接导致行业里僧多粥少,更加内卷。

比起风波不断的金融证券,不少客户宁愿选择较为稳妥的基金作为投资理财项目,买方市场逐渐收缩,留给从业人员的蛋糕也越来越小。

截至今年3月31日,约26家上市券商公司发布了2021年年报,除了业绩增减以外,部分券商高管年薪总额整体下滑的现象也引起了不少人的侧目。

比如第一创业董事长刘学民的薪资从2020年的980万元下滑至2021年的433万元,直接打了个对折。据统计,目前税前薪酬在500万以上的,仅有中信证券董事长张佑君一人,为585.39万元。

03 结语

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质量,金融人士不得不想出各种方法来“抢”客户,从信息宣传到内容服务,内卷之风日盛,熬夜加班已成常态。

然而卷出来的东西,并不都是有用的。

今年年初时,安信证券就从1月21日到2月28日进行了连续几天的主题演讲直播,每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但即使如此,仍收效甚微,让不少从业人士发出了“这真的值得吗”的感慨。

曾经有一句流行语叫作“大力出奇迹”,形象地表达了内卷人的心态。但如今,捐出来的究竟是垃圾还是奇迹,成了值得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