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体制内单位的领导会忍让副职?看懂这10个潜规则,差点信了

2022-07-21     职场火锅

原标题:为什么体制内单位的领导会忍让副职?看懂这10个潜规则,差点信了

问:我们是体制内的单位,刚入职,就发现了一个“颠覆认知”的“怪现象”。我们单位的正职是“一把手”,具有“抓一把”的威力。按道理说,副职理应尊重正职、害怕正职。可是,我们单位的正职总是让着副职,好像惧怕副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

体制内职场的规矩比江湖规矩要严肃得多,副职要维护正职的权威,正职要发挥副职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副职是不敢跟正职“掰手腕”的,只要正职没有“硬伤”,副职是赢不了的。

体制内单位出现这种“副职不怕正职”的反常现象,以前以为是因为正职的胸怀宽广、虚怀若谷。后来才发现,正职一旦坐稳了职位,还是要打击这种副职的,不是不报,时辰未到。看懂这10个潜规则,我们差点相信了他们的胸怀,最后,还是相信了基本“人性”!

【1】底层逻辑,单位的副职与正职都是班子成员,属于提级管理的,副职并非正职选配,而是由上级选拔,甚至交流任职,正职都不知道。所以,副职的使用权不在正职手里,正职对副职的约束力,往往与副职是否守规矩有直接关系副,副职“摆烂”,正职就比较麻烦。

【2】副职资历比较老,本来应该“提正”的,突然上级“空降”了正职,抢了他的“饭碗”。资历很老的副职也是有一定威望的,根基深厚,嫡系众多,肯定对正职不服气。所以,正职初来乍到,在记得根基没打牢之前,对副职有些忌惮,要采取“防守策略”。

【3】正职有把柄捏在副职的手里。副职也是班子成员,在他的分管领域,内情是比较清楚的。比如,正职插手了他分管的“工程、采购、投资”等“肥差”,让副职拿住了证据。正职自然要忌惮副职,不敢跟他闹翻脸。

【4】班子有“违规”行为,副职和正职都是有责任的。如果副职“捣鼓”正职,自己也会受牵连。但是,正职比副职还害怕,因为自己的责任更大。所以,副职揪住了正职的小辫子,正职是“惧怕”副职的,如果闹得“两败俱伤”,正职的损失比副职要大。

【5】副职年轻力壮、年轻有为,嗷嗷待哺多年了,早就想对正职“取而代之”了。正职到了“快退二线”的年龄,开始“混日子”,占着位置不做事,还不给副职让位置。副职非常讨厌正职,在言行上自然流露出“不满意、不尊重”等意味。

【6】正职是因为特殊原因被“突击提拔”起来的,甚至他还曾是资历比较好的副职的“部下”。比如,某单位要强推“年轻化”,突然提拔了一位年轻的副职为正职。有些副职是真不服气。有些副职是“倚老卖老”,根本不把“晚辈”放在眼里。

【7】副职能力强,有个性,作风霸道,甚至冒犯正职。正职保持了正职应有的“样子”,包容万象、胸怀宽广,不计较副职的言行,以团结为重,忍气吞声,哄着副职干活。只要副职不挑战他的地位,正职对副职也是能忍则忍、能让则让,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8】副职是女性,尤其是那种“女强人”,性格霸道,咄咄逼人。正职作为男性领导,性格宽厚,既然拿不住她不如容忍她,以展示自己的“宽容的姿态”,好男不跟女斗。所以,在班子里,那种“女强人式”的副职就容易“占便宜”,大多数的男性成员都会让着她。

【9】副职自己的问题:有的副职就是“刺头”甚至是“混不吝”;有的副职年龄大了,倚老卖老;有的副职失意了,破罐子破摔;有的副职对正职有意见,故意找茬捣乱;有的副职心存恶意,唯恐“单位”不乱。副职不服从正职的管理,正职如果对上诉苦,上级还会批评正职不会“带队伍”,所以,政治有苦难言,只能忍让。

【10】有些副职的本事不大,但脾气不小;能力不太大,但架子还不小。这是为什么呢?不是副职长得“帅”,而是“上面有人”。有些副职的提拔,完全靠“后台硬”上来的。这类副职,别人都会让TA三分!其实,正职不是“惧怕”副职,而是“惧怕”副职背后的盘根错节、错综复杂的“神秘力量”。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fb2e45bcfcaca6415f5749e41b166e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