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场上给领导点烟被训没规矩,高情商都懂4个礼数,让人高看一眼

2023-12-31     职场火锅

原标题:酒场上给领导点烟被训没规矩,高情商都懂4个礼数,让人高看一眼

在灯火辉煌的酒店包间里,高朋满座、欢歌笑语,只有周海洋的脸色如同没有日出的黎明,显得苍白无力、心事重重。刚才,周海洋给几位领导递烟点烟,用火机给张总、李总点着香烟后,紧接着给王总点烟。

王总刚才笑意满满的脸上顿时阴沉下来,用手不客气地推开了周海洋的打火机,并说了一句“你在上香呢,没规矩”,弄得场面很尴尬,周海洋悻悻而归,闷闷坐在酒桌上,一肚子心事,不知道哪里得罪了王总?

还有一个小故事。饭局上有一位领导给小林递烟,小林看见烟盒里有一支烟是倒插着的,就抽出哪一根,嘴上还说着“谢谢”。幸好旁边的人提醒小林,这是“许愿烟”,不要拿这支烟。什么是“许愿烟”呢?有人喜欢拆开一包烟,把中间那根烟抽出来,许一个愿再倒插回去,留着最后抽掉。你不要抽出那一根烟,应该说,这根“许愿烟”您留着,祝您心想事成!

行走职场,如同江湖。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周海洋作为年轻人,根本不懂抽烟的礼节和规矩,在跟年长的领导打交道时,遇到不讲究的人还好说,遇到像王总这类讲究老规矩的人,就容易犯了忌讳还不知道。所以,我们可以排斥一些陈年陋习,但懂一点总比不懂要强很多,至少在跟长辈交流时可以赢得对方的好感。

吸烟有害健康。但香烟目前依然是职场社交和民间社交的“催化剂”,很多交流场景尤其是第一次见面认识的场合,互相递烟就是一种“润滑剂”。不懂得抽烟的规矩和礼仪,可能不小心得罪了别人还不知道咋回事,还可能在人情世故和情商细节上丢了分数还浑然不知。

总体上来说,我总结了四句话:点烟不过三、发烟不落单、递烟不捏嘴、接烟不细看!

【1】点烟不过三。

点烟不过三,无论是国内还是在其他国家,都有类似的老规矩。在中国,祭祀时要给死者上三根香,所以,王总生气地说“你在上香呢”,就是批评周海洋不懂规矩。在西方国家,给第三个人点烟就等于加害他。这是第一次大战流传下来的规矩,战士躲在战壕里,你划着一个火柴,给第一个人点烟,狙击手发现了火光,给第二个人点烟,狙击手开始瞄准,给第三个人点烟,狙击手开枪。所以,军队里给人点烟,一根火柴要吹灭,在给第三人点,不给狙击手瞄准的时间。所以,点烟不过三,就这样流传下来。你用打火机点烟,也要灭一下再点。

【2】发烟不落单。

有一次,我们公司开客户洽谈会,在开始前大家在门外抽烟。老板挨个给客户发烟,不认识旁边一位不起眼的老头,就没给老头递烟,结果,开会时才知道这位老头竟然是最大的客户,为这个细节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位老头没有把订单给我们老板。所以,在会议室、吸烟室、饭局上、聊天中,你如果要给大家发烟,不管抽烟不抽烟,不论认识不认识,你一定要挨个发烟,不要遗漏任何一个人,别人可以不抽,但你不能不给,这种场合很容易因此而得罪人。

【三】递烟不捏嘴。

我们老板是一杆“老烟枪”,跟我们在一起抽烟时不讲究,习惯从烟嘴处撕开烟盒,捏着烟嘴抽出来。自己抽和给同事朋友抽,大家都不计较。有一次,老板接待一位优雅的女性客户,用脏兮兮地手指从烟盒里“抠”出一支烟,用手捏着烟嘴递给这位女士。这位女士赶紧摆摆手,谢绝了老板的好意,但这笔订单也没给老板,听说她嫌弃老板不讲卫生、不尊重女士、让她不信任公司产品的品质。在比较正规、高档的商务场合,要用手指弹出烟嘴,把烟盒递给对方,让对方抽取,既显得优雅大方,也显得注重卫生,深得对方好感。

【四】接烟不细看。

我们老板有一次接见一个山东来的年长客户。这位大爷喜欢抽山东某牌子的香烟,五块钱一盒,图的就是劲大。两个人一见面,山东大爷就递给老板一根烟,老板接过烟仔细看烟的牌子,一看是五块钱的烟,就没有抽,放在了茶几上,掏出自己的高档烟给客户。这位山东大爷就没再给老板好脸色看,生意也没有谈成。人际交往,互相尊重是前提,别人给你递烟,你看是好烟就抽,是次烟就嫌弃。这种行为很容易伤害对方,既不尊重对方,也显得自己素养不高。

PS:另外,回答一个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个话题,有人从烟盒里拿出两根烟,一支朝里、一支朝外,你应该哪一根烟?在民间风俗里,好客的人家总是把家里最好的东西优先给客人,客人尊重主人,婉拒贵重物品,因而延伸出“接里不接外”的抽烟礼节。别人伸出两支烟,你要接朝里的那支烟,不要接朝外的那支烟,表示尊重对方,这就是遵守礼数和规矩。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1b60a2891e19774dadbba2255fab8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