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可以柔情如玉,她可以宽容如海,她亦可以坚强如山,只因为她是母亲。她的爱是这世间最朴实,却最伟大的力量。”
古今中外,母爱一直是人类社会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母亲爱孩子、保护孩子,仿佛就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不过就像电影《何以为家》的主题所说,并非所有家长都合格。
2017年的湖南,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30岁的姑娘陆娟身患重病,将不久于人世。她临终前唯一的遗愿,就是希望能够再看一眼,20年未见的亲生母亲李爱萍。
然而,当记者千方百计联络到李爱萍时,对方却拒不相见,只是勉强打来一通电话,斥责他们打扰自己的生活。也就在母亲挂断电话的那一刹那,陆娟永远闭上了双眼,抱憾而终。
李爱萍为何不愿见女儿最后一面?她如此绝情的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过去呢?本期历史文社,为你讲述“绝症女儿绝情妈妈”。
临终遗愿
2016年9月的一天,家住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的陆柏林(化名),突然得知了一个噩耗。他捧在手心上的女儿陆娟(化名),生病了。
陆柏林时年50岁,膝下就只有陆娟这么一个孩子。1997年和前妻李爱萍(化名)离婚后,陆柏林没有再婚,含辛茹苦独自将女儿抚养长大,父女俩就这么相依为命了20年。
陆柏林1岁时,就因小儿麻痹症,丧失了行走的能力。但他却充分展现了“父爱如山”的定义,用残疾的身体为陆娟撑起了一片天。
而陆娟也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从小离开母亲的她,虽然性格比较内向、沉默寡言,但却一直默默体贴关心着父亲。小时候,她会主动陪陆柏林上街卖菜,用瘦弱的身体帮忙推坏掉的摩托车。长大后,她凭借努力顺利考取大学,让陆柏林为她为荣。还因为担心爸爸一个人在家无聊,攒钱给陆柏林买了机麻,让他邀朋友一起打麻将消磨时间。
陆柏林还吐露心声说:“离婚我不怪她(李爱萍),实际上我还要感谢她,为我生了这么好一个女儿。”
如今眼看着女儿即将步入而立之年,也已经结婚组建了家庭,自己终于可以安心了。可谁曾想,天不遂人愿,可怕的病魔竟毫无征兆地降临到了陆娟身上。
因为严重的结核病,陆娟的右肺完全坏损、丧失功能,只能全部切除。然而,这场大手术和长达4个月的住院治疗,却没能够让她恢复健康。相反,陆娟仅剩的左肺也出现了严重感染。
主治医生说陆娟是“耐多药肺结核感染,怀疑支气管胸膜瘘”。陆柏林听不懂这些专业医学术语,但他能亲眼看见,女儿如今连最基本的自主呼吸都做不到,只能一刻不离地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
更危险的是,由于陆娟的身体已经产生了抗药性,现有的医疗水平又无法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以说陆娟的生命真的步入了倒计时。为此,陆柏林是心如刀绞,他完全不敢想象女儿离开的那一天,可又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陆柏林唯一能做的,就是陪伴在陆娟身边,尽可能让她安然地度过最后一段时光。
于是,陆柏林找到了当地节目组求助,他表示:“因为我女儿现在这个病情,真的不知道还能坚持到什么时候,她想要做什么事,什么心愿我肯定要帮她完成,否则我肯定会内疚一辈子。”
而陆柏林口中的,陆娟最后的心愿,其实很简单——“再见妈妈一面”。
失败婚姻
都说“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母亲和孩子之间的连接,是任何其他关系都无法超越的。
然而,自陆娟发病以后,陪伴在病床前彻夜照顾的,始终都是陆柏林。整整119天,李爱萍从未露过面。
李爱萍
女儿病入膏肓、生命垂危,做母亲的为何迟迟不见踪影呢?关于这个问题,还得从陆柏林和李爱萍那段失败的婚姻讲起。
因为小儿麻痹症,陆柏林的中枢神经受损,双腿完全无法行走,从1岁起就被迫将一生和轮椅绑定在了一起。尽管病痛让陆柏林重重跌倒在起跑线上,但他从未因此自怨自艾、自暴自弃。相反,陆柏林比任何人都坚强不屈。
双腿不能动,他还有手。陆柏林把两条手臂锻炼得如钢铁般坚实有力,他能长时间轻松推动轮椅,能用双手支撑着独立上下车。他凭借不懈的努力,在镇子上开了一家小店,日子过得虽称不上富裕,但也是衣食无忧。
只可惜,源于身体的残疾,陆柏林在感情上一片空白,迟迟没有找到能够无条件接受他的另一半。直到有一次,一个熟人建议陆柏林,让他去偏远地区的农村碰碰运气。一来,那里的姑娘择偶标准没有那么高。二来,陆柏林的城镇户口和小店,在贫困的农村地区,还是比较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
就这样,陆柏林经人介绍,认识了农村姑娘李爱萍。当时李爱萍明确表示,自己丝毫不介意陆柏林的残疾,令陆柏林感动不已。于是,两人很快就确定了恋爱关系,并于1986年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结婚以后,李爱萍便跟随陆柏林来到了城里生活。起初,两人相敬如宾,感情也还算甜蜜。结婚第二年就生下了女儿陆娟,一家三口的日子平淡而幸福。
只可惜好景不长,或许是在鱼龙混杂的城市里生活久了,李爱萍一改往日的淳朴模样,就跟换了一个人一样。作为一个残疾人,陆柏林从小到大一直承受着别人异样的眼光,内心强大的他对此早已不在意了。可李爱萍不同,她逐渐对“丈夫是个残疾人”的事实产生了不满,将陆柏林视作见不得光的耻辱。
李爱萍
回想起那段灰暗的过去,陆柏林显得异常平静,他表示能够理解前妻的态度:“她见识一多了,人都是这样,就觉得找我们这样的人还是没面子。像每年回去,过年过节,总是她一个人回去,我去不得。”
总之,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李爱萍对陆柏林的态度愈发冷淡,嫌弃之情一目了然。最终在1997年,李爱萍向陆柏林提出离婚,然后不顾陆娟的祈求挽留,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开。
对于母亲嫌弃父亲、抛家弃子的行为,彼时才10岁的陆娟,完全无法接受。陆娟原本乐观开朗、天真无邪,可经此变故以后,笑容就迅速从她脸上消失了。陆娟开始变得内向而低沉、寡言少语,她也控制不住地对母亲心生怨念。自那以后的20年间,陆娟再没有喊过李爱萍一声妈妈。
当然,她不愿意只是一部分原因,毕竟她也没机会喊,因为李爱萍几乎从未主动回来看过陆娟。后来,李爱萍和一个叫做钟全明(化名)的男人再婚,还生下了一个儿子。而自组建新家庭开始,李爱萍更是犹如人间蒸发一般,再没有任何消息,母女俩彻底断了联系。
李爱萍和钟全明
事实上,陆娟心里就是堵着一口气,她埋怨母亲抛弃了父亲、抛弃了自己。可她从未想过会跟母亲断绝关系,沦为陌生人。如今,自知生命即将走到尽头,陆娟多么想再见母亲一面,和母亲冰释前嫌、解开隔阂。只有这样,她才能安心的离开。
病发的这4个月里,陆娟被疾病折磨得痛不欲生,甚至控制不住地产生了轻生的念头。陆娟无数次把手放到脖子上,做出割脖子的动作;无数次死死地盯着窗户,想要纵身一跃、彻底结束痛苦。但“再见一次母亲”的愿望,让她一次又一次撑了下来。
当记者来到医院,亲自询问她的遗愿时。病情恶化到连话都说不出的陆娟,硬是挺起身子,颤抖着在纸上写了两个字——“妈妈”。
抱憾而终
由于“失联”太多年,陆柏林不知道李爱萍身在何处,也没有她和钟全明的联络方式,想找也无从下手。
雪上加霜的是,当记者赶往派出所查询户籍信息时,得到的结果却是,李爱萍、钟全明两人的户籍信息都被注销了,他们要么是已经死亡,要么就是把户口迁走了。唯一的线索就这么断了,想要两眼一抹黑地寻找李爱萍,无疑等同于大海捞针。
万幸的是,在焦急之中,陆柏林意外想起来一条重要线索。他隐约记得10多年前李爱萍再婚的时候,他从别人口中听说过,李爱萍好像嫁到湘乡市月山镇去了。
事不宜迟,节目组收到消息后,立马派人赶往了湘乡月山。记者先是去到当地派出所确认户籍情况,再到镇政府了解具体信息,然后才辗转找到了李爱萍所在村子的村干部,整个过程十分不易。
值得一提的是,这中间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记者在派出所很顺利就搜索到了一个叫李爱萍的人,只不过户籍显示对方出生于1971年。照此推算,李爱萍就是15岁结婚、16岁生下陆娟,这摆明不合理。当时,记者的心是猛然一跳,生怕又与李爱萍失之交臂了。不过好在,对方配偶那一栏清楚写着钟全明三个字,由此确定了月山镇的李爱萍就是陆娟的妈妈李爱萍。
随后,在村干部的热情帮助之下,记者终于找到了李爱萍目前的住处。可是,她家却大门紧闭,无论记者怎么敲门都无人回应。
要知道,从17号下午开始,陆娟的病情就已经急剧恶化,她紧闭着眼睛不停地说着胡话。看着女儿奄奄一息的模样,一向奉行“男儿流血不流泪”的陆柏林,立马红了眼眶。他坐在病床旁,一边抹着眼泪,一边不停地呼唤着女儿:
“娟娟你要坚强,坚强地挺过这一关,爸爸只有你一个了,你让爸爸以后老了指望哪个诶”。
可是回应陆柏林的,却只有陆娟越来越微弱的呼吸声。
此时已经是2017年1月18日下午3点过了,陆娟已经彻底陷入了昏迷。医生紧急给陆娟打了一针强心针,才勉强吊住她最后一口气。
陆娟
就在失去意识之前,陆娟还坚持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个爱心。陆柏林一眼就看出,女儿是想完成最后的心愿。他连忙给记者打电话,情绪崩溃的说着:没时间了,真的来不及了。
而这个时候,苦等未果的记者,其实已经通过村干部提供的电话号码,联系上了钟全明。只不过对方的态度却令记者十分揪心。只听电话那头,钟全明用冰冷刺骨的语气,极其不耐烦的说:
“你不要说了,(陆娟)不行了也不关我的事,她死了关我什么事啊。”
“当事人(李爱萍)都不愿意见,打我电话干什么。”
钟全明冷酷又刺耳的话,让记者都忍不住生了气,他直接回怼,让钟全明不要这么没有良心。随后,记者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表示,陆娟是李爱萍的亲生女儿,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就算以前有什么误会,现在人都要死了,见一面、哪怕只是打个视频电话看陆娟最后一眼,总不是什么过分要求吧。奈何无论记者怎么劝说,钟全明始终不为所动。
直到下午三点半后,李爱萍才终于给陆柏林打来了一通电话。可是令所有人悲愤不已的是,李爱萍没有询问陆娟的病情,没有提出要通过视频看看陆娟,她甚至压根没有说出陆娟这个名字。李爱萍一张口,满满都是对陆柏林的指责,指责他找记者打扰自己的生活,话说得非常难听。原本还抱有一线期待的陆柏林,彻底寒了心,对李爱萍失望透顶。
2017年1月18日15点43分,就在李爱萍挂断电话的那一刻,陆娟仿佛意识到了什么,她的眼角滑下一滴眼泪,随后彻底停止了呼吸。
陆柏林表示,女儿是内心的支柱倒塌了,没有再活下去的动力了。虽然他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还是没有想到这一天会来得如此之快。
之后,陆柏林把陆娟的遗体带回了岳塘家里安葬,让女儿能够落叶归根。而岳塘区鸦雀塘社区的工作人员在得知陆柏林失孤、后半生无依无靠的情况后,立即替陆柏林申请了更高的低保条件,并发起募捐为他筹集善款,希望略尽绵薄之力。只不过,陆柏林在接受这份心意后,选择了将善款全数退回。
陆柏林表示,他会依靠自己的双手,坚强的活下去。可不得不承认,他的余生恐怕将永远沉浸在“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之中。
同样是父母,陆柏林给予了女儿全部的爱与关怀,他又当爹又当妈,含辛茹苦帮女儿培养成了一个出色的大姑娘。杜娟生病以后,他掏光了所有积蓄,寸步不离的守在女儿的病床前,照顾她、陪伴她、鼓励她要坚强。
可李爱萍呢,她拥有新的家庭后,便彻底将杜娟抛在脑后,仿佛从未有过这个女儿。连女儿身患重病、生命垂危之际,她都不愿看女儿一眼,冷酷态度令人愤慨。
对此只能说,希望全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成为合格的父母,所有的孩子也都是令父母骄傲的孩子。
以上就是本期历史文社的全部内容,看完不要忘记转赞评加关注哦,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