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古人没有我们如今的冰箱、空调、电风扇,但古人就地取材的自然避暑方式却是随处可见。其中,大诗人李白、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独爱松林,吹松风!一个比一个豪迈,一个比一个洒脱。
(一)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李白《夏日山中》
译文:懒得摇动白羽扇来祛暑,裸着身子呆在青翠的树林中。脱下头巾挂在石壁上,任由松树间的凉风吹过头顶。
大诗人李白洒脱、豪迈的诗风一如既往地在炎炎夏日得到体现。从懒得摇“白羽扇”到袒胸露乳在林中悠闲消暑,就连头巾也一起脱下往石壁上随处一扔,啥事都不管,好好享受一下松林间吹拂的风才是头等大事。
在2022年这种极端高温的天气下,我们何不学学大诗人李白豪放、豁达以及洒脱的消暑方式,把所有烦心事先抛诸脑后,约上三五好友,寻一处松林山涧,肆意放纵一把,一解这烦闷的三伏天。
(二)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宋·辛弃疾《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译文:在松岗中躲避寒暑,在茅檐下躲避风雨,如此来来去去的日子不知道有多少次了。停下醉酒摇晃的脚步,手扶嶙峋的怪石,注目眼前飞流直下溅珠跃玉的瀑布,醉眼朦胧,辨认许久,看啊看啊,原来以前多次酒醒就在这里!
大词人辛稼轩用“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醉扶怪石看飞泉”细数了自己夏日避暑的场景,一副青山绿水,洒脱、豪迈的在林间肆意消夏的景象,好像与世隔尘。但我们都知道,作者是一个心系国家的爱国诗人,多次上阵杀敌、收拾旧山河的报复终究不能自已,多次醉醒在这熟悉的山岗,可惜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矣。
在2022年这种极端的高温天气,在和平时期的我们不妨也肆意一把,把“心系天下、上阵杀敌”的抱负暂收心底,约上三五好友,寻一处山岗、茅檐、飞瀑,带上几瓶冰啤,肆意的在林间谈天说地。热了就避暑,下雨了就避雨,好好地醉一场,洗去这烦闷的“一夏”。
(三)
炎天何处可登临,须于物外寻。
松风涧水杂清音,空山如弄琴。
宜散发,称披襟,都无须暑侵。
莫将城市比山林,山林兴味深。
——宋·张抡《阮郎归》
现在的我们身居闹市,习惯了水泥森林,但却少了一份古人那种原始亲近自然,与大自然豁达相处的心境。那种散发、披襟吹松风、听涧水,无惧炎炎夏日,这种身居山林消夏避暑是现代城市无法比拟的。虽然这种惬意的生活离我们越来越遥远,我们何不学学古人,返璞归真,在这炎炎夏日,也肆意一把,带上家人、朋友一起体验一下大自然这个天然空调带给我们的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