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中国式哄睡方式”容易伤到娃的大脑,家长别因无知害了孩子

2022-07-04     空谷幽兰育儿

原标题:这种“中国式哄睡方式”容易伤到娃的大脑,家长别因无知害了孩子

新生儿的降临是整个家庭最开心的事情,看着这可爱的小天使,我们总是觉得,哪怕累一点苦一点,只要让孩子更舒服更开心,一切都很值。

和我住同一栋楼的有位刘奶奶,她的孙子文文现在3个多月了,我经常能碰到她在跳广场舞。但上次见到她的时候,她没有在跳舞,反倒手腕和手臂上都贴了膏药。

面对我的询问,刘阿姨委屈地大声说:“为了让文文睡得更好,我总是抱着他摇来摇去,有时候甚至连续抱一两个小时,搞得我腰酸背痛手都要抽筋了,只能贴膏药缓解。可是呢,费力不讨好,他们两口子还说我做错了!”

原来前几天带文文做3个月体检,发现身高的增加比较落后。小两口着急地和医生做了很细致的询问。最后,发现原因可能是刘阿姨总是抱着文文摇晃他哄睡。这才有了刘阿姨的委屈抱怨。

不仅老一辈,很多年轻的父母,也喜欢用边走边摇的方式来哄睡孩子。 “大人累就累一点吧,只要孩子好!”

面对他们的付出,我却只想说:“赶紧改变,停止伤害!”

持续性地摇晃,孩子的大脑发育受影响

小宝宝头骨较软,脑部发育还没稳固。如果长时间的摇晃,他们的脑部组织容易受到撞击,造成血管撕裂、神经受损等严重后果。

虽然大人感觉摇晃的幅度并不大,但是对于出生才几个月的孩子来说,这种晃动是很明显的。所以,甚至可以夸张一点说,有时候孩子并不是睡着了,而是被“摇晕了”。

突然放下来引起的惊醒,影响宝宝身高的增长

身高增长一方面依靠营养,另一方面靠大脑分泌生长激素。而生长激素在进入深度睡眠的时候分泌得最多。

但是,抱睡的宝宝被放到床上去的时候特别容易惊醒。在“惊醒——哭闹——重新入睡”的过程中,深度睡眠的质量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也随之减少。

长时间的抱着睡,宝宝脊椎可能会出现异常

小宝宝的骨头很软,而且3个月之内的宝宝,还没有形成生理性的弯曲。这个时间段内,哪怕是短时间的抱宝宝都要护好他们的脊椎和头部。

如果长时间地抱着摇动来哄睡,很容易让宝宝的背部呈现往后拱起来的姿势,引起脊椎变形。

边走边摇头哄睡对娃发育不好,

那么,有没有科学又安全的哄睡方法呢?在此分享我亲测有效的一些方式,希望对大家有用。

针对小月龄的宝宝,满足安全感很重要

小宝宝很敏感,要想轻松入睡,必须给他们创造好充分的安全感。

从走动过渡到“躺在床上温柔陪伴”

让宝宝躺在床上,然后大人陪着躺在宝宝旁边,通过抚摸、陪聊天等方式来代替走动摇晃,利用熟悉的气味、手感和声音等等信息,告知孩子:“爸爸妈妈在身边,你可以放心的睡觉”。

如果宝宝实在闹腾,可以握住宝宝的手轻轻的摇晃,或者是轻轻的拍背,这种规律性的震动也能促进入睡。

模拟子宫内的环境,让孩子快速放松

宝宝在子宫里面的时候被羊水包围,而且空间狭小。我们可以试着“加强包裹的力度”来模拟他们在子宫里面的“被包裹感”。

此外,可以借助一些脑波音乐,模拟宝宝在子宫里面时听到的外界声音。

宝宝在充满安全感的氛围中入睡,心情愉悦、睡眠质量高,对于大脑神经发育和身高发育都大有益处。

大一点的宝宝,要建立规律的睡前仪式

随着宝宝的长大,他们对事物之间的联系逐渐有所认知,比如说看到奶瓶就会想到有好吃的。因此,家长要努力给宝宝建立起规律的睡前仪式,让他们形成良好的生物钟。

可以在宝宝洗完澡之后,坚持和他们讲故事阅读亲子绘本温柔聊天等等,一方面通过持续性的引导和锻炼,让孩子对“洗澡——讲故事——睡觉”这一系列的事情形成条件反射,他们的大脑就会适应这样的规律。

另一方面,持续性地给孩子讲故事、阅读、聊天,可以很好地扩宽他们的知识面,促进大脑发育。

哄睡不仅是体力活,更是一个技术活。如果方法不对,大人辛苦倒是小事,影响了宝宝的大脑和身体发育可就是大事了!所以,科学哄睡的技巧,你必须get!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e6dcbe64f71eb40387b67c97034f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