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亟需全球共同愿景与行动 | 社会科学报

2023-10-20   社会科学报

原标题:可持续发展亟需全球共同愿景与行动 | 社会科学报

可持续发展亟需全球共同愿景与行动 | 社会科学报

加速世界经济复苏

于2015年启动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旨在实现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这项议程是一项承诺。全球发展的步伐受到气候灾害、冲突、经济衰退以及新冠疫情残留效应的综合影响。第78届联合国大会已经开幕,近日,作为第78届联大高级别周的重点活动,可持续发展目标峰会召开并通过了一项具有前瞻性的政治宣言,标志着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新时代的开始。

原文:促进可持续发展:需更坚实的全球行动

作者 | 本报记者 朱 唐

图片 |网络

于2015年启动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旨在实现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这项议程是一项承诺。全球发展的步伐受到气候灾害、冲突、经济衰退以及新冠疫情残留效应的综合影响。第78届联合国大会已经开幕,近日,作为第78届联大高级别周的重点活动,可持续发展目标峰会召开并通过了一项具有前瞻性的政治宣言,标志着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新时代的开始。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不足

2015年,各国领导人一致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其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这些目标共同擘画了一幅在保护人类和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福祉的发展蓝图。随着世界人口在2022年达到80亿,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工作不仅进展不足,而且在贫困、就业、卫生、教育等领域出现了逆转。新冠疫情以及加剧的全球粮食和能源危机,进一步阻碍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展。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不足是普遍现象,但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上最贫穷、最脆弱的群体首当其冲。按照当前的发展趋势,到2030年仍将有5.75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中,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国家能够实现将国家贫困水平减半的目标。

人口增长、贫困和气候变化等之间的复杂关联突出表明,迫切需要重新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愿景。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阿米娜·穆罕默德强调,联大代表着“我们共同的人性”以及对和平、可持续发展和人权的“共同承诺”。她鼓励所有代表保持乐观,共同努力使可持续发展目标重回正轨。本届联大的四个主要优先事项为和平、繁荣、进展和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目标不仅是一系列目标,还承载着世界各地人民的希望、梦想、权利和期望。作为联合国大会第78届会议高级别周的重点活动,可持续发展目标峰会将成为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就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政治领导的核心平台。

峰会通过了一项具有前瞻性的政治宣言,重申对《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的核心变革目标的承诺。各国领导人及高级代表一致通过政治宣言,承诺加快行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促进经济繁荣和所有人的福祉,同时保护环境。宣言承诺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明确支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提出的每年至少5000亿美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刺激方案,以及有效的债务减免机制。宣言还进一步呼吁改变多边开发银行的商业模式,以更可负担的利率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私人资金,并支持改革被古特雷斯称为“过时、失调和不公平”的国际金融架构。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主席葆拉·纳瓦埃斯对宣言的通过备受鼓舞,称其证明了各国领导人对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坚定承诺。

重启打造联合国2.0

为了取得更好的成果,并着眼于未来的可持续道路,联合国正在经历一次“重启”,让整个组织变得更加灵活、更精通技术,并且更具影响力。近日,关于联合国变革事务的政策简报《联合国2.0:培育前瞻性文化和尖端技能以提高联合国系统的影响力》正式发布。

在2017年以来重大结构改革的基础上,联合国2.0囊括了对现代联合国系统的愿景,这一系统以前瞻性文化为依托而焕发活力,以适合21世纪的尖端技能为助力而力量倍增。利用联合国的多样性,通过“变革五重奏”——数据、创新、数字化、前瞻和行为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的强力融合努力实现这一愿景。通过提高技能和调整文化,为支持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动力。要认真地重新校准、重新培训和重新调整专门知识,以更好地满足21世纪的需求并利用各种机会。

目前,大约67%的联合国实体制定了数据战略,基本能力已经到位。然而,先进的专门知识,例如,机器学习方面的专门知识仍十分匮乏。不到5%的工作人员从事现代数据工作。在全球层面,只有45%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数据是完整的。联合国系统在创新能力建设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90%的联合国实体设有创新团队,60%的实体实施了专门战略。大约60%的实体可以支持会员国建设本地创新生态系统,115个国家已经在与联合国系统合作制定新的解决方案。在全球范围内,用于创新的发展援助在过去10年增长了10倍,达到近30亿美元,但在2022年仍仅占总量的1%。虽然联合国系统正在取得进展,但将前瞻性方法纳入我们的日常工作才刚刚开始:34%的联合国实体制定了加强和使用战略前瞻的战略。不到三分之一的联合国实体认为自己拥有先进的前瞻能力。

联合国2.0转型需要所有实体、领导者和成员的参与。从2024年开始,联合国2.0加速器方案将推动协调一致的努力和举措,将“变革五重奏”付诸实施。联合国2.0加速器将侧重于核心目标。支持联合国系统各实体根据共同战略、行动手册和蓝图制定战略和计划。扩大联合国系统同业交流,一个由专职社区管理员组成的团队已经将联合国创新网络、数据战略社区、数字化转型社区、行为科学小组和战略前瞻社区的15000多名成员与“青年联合国:变革推动者”、NewWork网络、联合国组织变革和知识实验室等群体的无数成员联系起来。

联合国2.0愿景坚定地聚焦于推动内部变革,因为有了更强大的内部能力,联合国系统能向会员国提供更好的方案和业务支持,增强它们在21世纪蓬勃发展的能力,并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取得更快的集体进展,帮助世界走上韧性和可持续性之路。加强联合国系统专门知识所能产生的潜在影响是巨大的。联合国系统各实体,包括联合国秘书处、专门机构、基金和方案的工作人员遍布全世界近4000个地点,有10万多名文职同事与162个伙伴国家和地区合作,他们的工作影响到1.6亿多人的生活和生计。联合国全系统的努力将有助于为联合国各实体驾驭变革之旅奠定共同基础。每个联合国实体都将根据自己的任务、优先事项和需求,规划自己的联合国2.0之路,并以自己的速度取得进展。最终,更强的集体和个人能力将促成根据四年度全面政策审查的目标,为会员国提供更好的方案和业务支持,并增强会员国的能力,从而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多层次驱动可持续发展变革

世界面临的挑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密切相连,因此现在也是时候齐心协力,多层次驱动,寻求真正可行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近日发布的最新研究《可持续发展目标综合见解》表明,人类和地球的福祉往往取决于财政和金融方面的制约因素。报告显示,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体的默认增长轨迹面临着财政和金融方面的硬性约束,使它们向碳密集型和非包容性的产业倾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目标融合主任劳瑞尔·帕特森表示:“政府的国家优先事项,如就业、基础设施、城市和机构,可以推动社会、环境和经济进展更大范围的重新调整。要做到这一点,这些优先事项必须与特定组合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结合,这样最终才可能改变增长模式。”

世界贸易组织近日发布新报告《世贸组织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贡献》,强调了贸易在帮助各国从新冠疫情中恢复并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的作用。报告指出服务贸易在供应消费用水和处理废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强调了公私伙伴关系对于帮助发展中经济体改善供水和卫生服务的重要性,以及国际贸易合作在促进负担得起的清洁能源产品和服务的贸易和投资方面的作用,指出开放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品以及高能效产品的贸易,到2030年可将这些产品的全球出口提高5%。

在性别平等方面,近日,联合国妇女署与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发布《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2023性别快报》。报告发出警告:按照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到2030年,将有超过3.4亿妇女和女童(约占世界女性人口的8%)生活在极端贫困中,其中近四分之一将面临中度或严重粮食不安全。今年的报告首次纳入了按性别分类的性别与气候变化交叉数据,并预测到本世纪中叶,在最差的气候发展设想下,气候变化可能会使多达1.583亿妇女和女童陷入贫困(比男性和男童总数多1600万)。联合国妇女署临时副执行主任萨拉·亨德里克斯表示:“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中点时刻,今年的报告发出了响亮的行动呼吁。我们必须立即共同且有意识地采取行动,推动实现一个让每个妇女和女童都享有平等权利、机会并参与其中的世界。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坚定不移的投入、创新的解决方案以及所有部门和利益相关方的合作。”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八次峰会近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并通过了新德里峰会宣言,其中再次强调文化对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变革作用。宣言中提到南北文化外交促成的文化财产返还和归还的重要性。全球领导人认识到创意经济是包容性增长的引擎,并呼吁在2030年后的全球发展议程中提及文化。文化在应对当代挑战和促进多边合作、社会凝聚力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也得到了集中强调。

“可持续发展”这一关乎全人类未来福祉的宏大目标,又该如何落脚于我们当下的日常生活?近期,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创新实验室(成都)发起的《2023年度成都可持续生活方式城市地图》正式发布。在成都这个富有强烈地域特色的城市,结合其独特风貌与在地基因,从穿用、吃喝、休闲等20多个生活场景出发,筛选收录了杂货商店、咖啡馆、茶社、社区、古建、农场、书店、创意空间等45个类型丰富的可持续生活地标,延伸出了可持续生活的更多触角,让大家更真切地感知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873期第1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本期责编:宋献琪

拓展阅读

破解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难题 | 社会科学报

以零废弃社区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 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