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香的文化大餐——沅江市以文化振兴擦亮乡村振兴绚丽底色

2024-01-15     益阳日报

原标题:飘香的文化大餐——沅江市以文化振兴擦亮乡村振兴绚丽底色

飘香的文化大餐——沅江市以文化振兴擦亮乡村振兴绚丽底色

益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殉华 通讯员 董琼香

1月上旬,沅江市作协发布了一条好消息:2023年7月至12月,在湖南省作家协会联合省直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的“湖南百名作家写百村”大型文学创作活动中,沅江作家斤小米的作品《小河咀,一种河流对月亮的遥想》荣获散文组一等奖。这个荣誉,无异于在沅江文化的餐桌上,又端上了一道飘香的菜肴。

一湖洞庭碧水,不仅孕育了鱼肥米香的天下粮仓,还滋养了舒筋壮骨的精神文化。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沅江市宣传文化部门引导鼓励本地作家和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一方面深度挖掘、积极探索人文之美,一方面俯下身子,躬耕田野村庄,以文化力量赋能乡村振兴,为和美乡村奏响新时代的精神乐章。

走进小河咀村,人们不禁会问: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是如何迅速蝶变,成为第五批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湖南省文明村的?在乡贤杨鸿剑经营的乡村音乐吧里,记者似乎寻到了答案。

2023年以来,沅江市着力打造小河咀渔村文化,依托湿地公园建设,建成草坪茶庐、禾堂啡铺等休闲场所和鸬鹚捕鱼、夜游浩江湖等观光项目,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引来了四面八方游客。“这么近、这么美,周末就到小河咀”成为脍炙人口吸引游客的传播口号。

本在城里经营酒吧书屋的杨鸿剑,看到了小河咀翻天覆地的变化,急切地在第一时间报名入驻,组建了一支乡村乐队,用乡村音乐拉动夜经济。伴着满天星斗,湖风习习,露天烧烤和虾蟹美味入口,渔村活力四射,生意很快火起来。去年中秋国庆假期,小河咀村吸引客流超11万人次。“外地客人常常是慕名而来,满意而归。”杨鸿剑说。假期过后,他又在村里建设“禾堂阅舍”村民书屋,书屋陈列纸质书3000多册,“囤集”海量的电子书籍,有猫耳听书、可移动显示屏等供读者选用。除了吃喝玩乐,在渔村书屋静心阅读,也成了游客的新选择。

以乡村旅游为切入口,沅江市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为文化“破题”、为产业“添翼”,相继打造了乡村文旅发展“花开四季”品牌,成功举办了乡村文化旅游节、油菜花节、荷花节等特色节会活动,入选全国“深呼吸生态旅游魅力名县”。“洞庭天下水·沅来就很美·沅江亲水自驾”入选全省首批十大自驾游宝藏路线。新湾村用活“沅江水”,栽种千亩荷花,打造“十里荷塘”景区;先锋村依托全国最大的丛生全冠香樟培植基地,由村支部牵头联合乡村文旅运营公司,累计投入1500万元,打造樟庐溪谷乡村旅游度假区,已接待游客超过5万人次,入选全省五星级乡村旅游点。

在以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中,沅江市整合资金1700余万元,撬动社会投资1000余万元支持和美乡村建设,支持25个重点村建设文化阵地。为了让先进文化融于农村文化阵地,沅江市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注重创新形式,打造“沅来有乐”品牌,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村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依托全市“村村有文艺队伍”的文化基础,举办“全民舞动·文明沅江”团体舞电视大赛等群众文化活动,多次获评全省优秀;多部文艺作品在湖南省第七届网络原创视听节目大赛、2023年春节文旅短视频优秀展播中获奖。

随着龙年春节的临近,沅江市积极筹备“文化在乡”活动,把“年夜饭”端到群众的家门口。沅江市委宣传部重点指导14个村开展“百姓村晚百姓演”村晚活动,选派文化专业人员面对面开展艺术指导,形成“一村一个特色节目”,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茶盘洲幸福港社区、胭脂湖街道胭脂湖村、南大膳镇牛洲村“村晚”已经定音,准备工作正在抓紧进行中。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d709e1b5939381d59f6ea0969f4b9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