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0月,20岁的陶静因不肯供出毒贩男友而被判死刑,在与亲属做最后的诀别时,她的兄长也不禁流泪,痛斥陶静太傻;其母不过几日,也苍老了好几岁,而当终止会面时,一直表现冷静地陶静瞬间撕心裂肺的高喊她的母亲:“妈呀!”母女俩最后一次抱在一起,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陶静于1991年出生在云南的小山村,是家里面最小的孩子,父母都是当地林场的工人,陶静幼年时也还是一个懂事的女孩,学习成绩优异。不过因父亲的婚外情,父母的婚姻彻底破裂,而陶静因为是个女娃,离异的父母谁也不肯要陶静,年幼的陶静便跟着姐姐、姐夫生活。
但这场家庭变故对陶静的影响很大,一是因为父母离异,二是爸爸、妈妈都抛弃了她,姐姐、姐夫虽然收留了陶静,但却无法代替父母的角色。偏偏陶静一天天长大,又出落得十分漂亮,身边就围绕一群流氓混混,而叛逆的陶静也不拒绝这些人。
初中时,陶静就已经抽烟、喝酒,姐姐也生气,觉得妹妹不自重,但陶静却是自甘堕落,姐姐、姐夫只能叹气,说再多已经没用,但还是苦劝着陶静读完了高中。
而在高中毕业后,陶静开了一家发廊,依然和一群不良混在一起,一步错步步错,更何况陶静还不肯迷途知返,不知何时,陶静沾上了毒品,身边又有了些毒贩子。
其实陶静心中清楚这些事情是做不得的,在她十几岁的年纪,陶静以为自己抽烟、喝酒,和不良少年整天混在一起,父母肯定要多关心她一些,不过陶静还是失望了,结果在不归之路上越走越远。
人生本来就是自己的,除了自己其他人都无法负责,然而缺爱的孩子往往更习惯在别人的身上找存在感,把别人当成人生寄托,也很可能被心怀恶意的人利用。
境外毒贩杨博深知陶静的个性,通过花言巧语把陶静哄到了手,这个杨博对待陶静的方式与其他男人确实不同,更显成熟,不会和其他靠近陶静的男人一样,一边贪恋陶静的美色,一边对陶静充满鄙夷,偶然对陶静还会流露出温柔的神情。
最初,陶静得知杨博是个毒贩,也感到非常惊讶,然而陶静却舍不得杨博,而杨博常对陶静说,等他赚够了钱,就带着陶静远走高飞,过他们的好日子。听到这些话后,陶静更加心软,并且对她与杨博未来的日子充满期盼。
1991年,杨博的身份暴露了,随着警方的步步紧逼,杨博想到了陶静,在这个时候,陶静其实还没有过案底,在杨博看来,陶静为了他肯定会愿意带毒,他则可以摆脱警方的追捕。
和杨博料想的一样,陶静为了他的安全同意了带毒,然而陶静并没有任何带毒、贩毒经验,更何况警方已经盯了这群贩毒团伙不断的时间,陶静因此被捕,她的身上携带了484.2克冰毒。
而警方把陶静的信息调查全面后,考虑到她年纪尚轻,又是第一次带毒,并且是受人哄骗,因此表示只要把杨博供认出来,她可以被免除死刑,然而陶静却宁死不供出男友。
又因为陶静长得十分漂亮,不少人对陶静的遭遇充满同情,不过陶静一直以来的行为确实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甚至不愿供出罪大恶极的毒贩,有时候所谓的“义气”、“感情”,也是非常荒唐的,这些是不容忽视的。
就像初中的陶静,姐姐、姐夫希望她能够自重自爱,有一个清白的未来,但陶静走错了路却不回头;20岁,警方希望她能够供认出毒贩,陶静却选择了自己死,不免让人怒其不争。
而陶静在行刑前还留下了一张纸条,上面仅有五个字——亲爱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