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恶名昭著的愚民政策有多少了解呢?

2023-01-15     小女子大人物

原标题:你对恶名昭著的愚民政策有多少了解呢?

在看历史剧的时候,你可能经常会看到官员怒骂百姓愚昧无知。

那人为什么会愚昧?会无知呢?

说到愚昧无知,你或许会想到老子所言的圣人之治: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这句话告诉我们,圣人喜欢通过减少民众的欲望,减弱民众对知识的渴求,满足百姓基本的物质需求来求得天下大治。

愚民政策出现后,知识被官僚阶级和世家大族所掌控,占据社会绝大多数的普通人只能依靠出卖体力来维持自己的基本生存。

也正是如此,不少历史剧中才会出现所谓的世家公子怒骂百姓愚昧无知的情况。

古人之所以缺乏对知识的了解是因为缺少获取知识的途径,可实际上,不仅是古代,就算是在知识获取途径多样化的当下,也有不少人缺乏对知识的了解。

但你们可能不知道,所谓的大数据不过是将你喜欢看的信息推送给你,而碎片化阅读传递的知识则太过零碎,有时候甚至会相互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知识的掌握。对世界的认识都有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按照布热津斯基的说法,随着生产力的提升,世界上80%的人口将会被边缘化,为了防止这些被边缘化的普通民众对当下的社会秩序产生威胁,企业开始大批量制造短视频、电视剧、游戏等容易让人沉迷的娱乐方式。

在特色各异的娱乐方式诞生后,所谓的精英阶层便开始创造各种充满感官刺激的娱乐产品来消磨我们的空余时间,转移我们的注意力和不满情绪,让我们沉浸在所谓的“快乐”中,弱化甚至是丧失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能力。

古人通过控制知识的传播渠道让百姓愚昧无知,当代用奶头乐计划和碎片化阅读让我们产生对世界的错误认知,那除了这两个原因,是否还有其他因素会让人变得愚昧?

对于这个问题,13世纪的罗吉尔·培根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看到这句话,你可能会想起网络上的某些“砖家”,自诩博学,发布的言论却无知、可笑。

这无疑在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借鉴别人对事物的看法,但在借鉴他人对事物的看法之时,一定要进行细致的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

按照培根的说法,习惯能够帮助人们更快做出选择,但这种选择却未必正确。

人们往往喜欢遵循传统,但就连治理国家都需要顺时而变,所谓的传统又怎么可能永远正确呢?

也正是如此,人们可以重视传统,但却不应该迷信传统,认为传统就一定正确。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bcdfbac4e387402664d66f2495ba3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