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拿什么拯救自己?

2022-08-27   邑人电影院

原标题:女人拿什么拯救自己?

本文作者:秋叶飘零

对于《我的前半生》,没读 亦舒的原著,虽同名,据说情节内容出入很大。这里,我只就剧情和人物性格及关系而言。

一向认为影视在场面环境的直观表现上占优势,而在人物内心起伏跌宕的演绎上,不及小说描写的丝丝入扣。

此剧最大的戏剧冲突是贺涵、罗子君、唐晶的三角恋情,情感纠葛在于罗、唐本是推心置腹的多年闺蜜。

大学同窗,后来一个嫁人生子养尊处优,做了十年全职太太。一个继续深造,进入商界,辛苦打拼,成了职场精英。

两人的生活阅历和处世方式迥异,都说人以群分,姐们友情怎样维系下来?这一点,贺涵搞不懂,我也想不通。

贺涵曾质问唐晶,穷学生时她帮过你,现在算是回报么?最后俩闺蜜掰了,唐晶为子君妈妈送终时,说了句读书时周末常去你家吃饭,也算是家人了。此外,没有任何友情基础的交待。

剧中对这一基本的人物关系交待含糊,观众看到日理万机的唐晶,为不谙人情自我中心的子君不厌其烦地拖累着,期待一个充分合理的缘由揭示,终究落空。

唐晶的回答只是“她单纯”。三十大几的成年人,只是单纯,成立吗?何况子君起初的恶劣表现,哪是单纯?难听点儿,无知无能无礼。可以说,这一点交待不清,下面的剧情展开就令人费解。

再看贺涵和唐晶的关系。本是师徒,手把手地传帮带,日久生情。贺涵传授的商场之道是,成王败寇,要成功,就不能顾及人情面子。两人一朝成了竞争对手,如何相处?加上帅哥被美女们惦记着,制造绯闻,好事多磨。十年,两人没修成正果。

后来争一个大客户,紧要关头,唐晶看到爱人惯用的提醒标志绿别针,得知对方的退让之意,还是不打招呼抢先一步,没有得逞反露出难看的吃相——教会徒弟打师傅。贺涵口头称道心头寒栗,在酱子日料店摆了桌“知会宴”,唐晶品出苦涩的滋味,以后只能做朋友了。

尴尬后悔之际,她先用激将法约会新男友。不行,就赌气去了香港,临走嘱托对方多多关照子君,给两人留下甚至创造了接触的空间和理由。等她病了累了想通了,回来向贺涵求婚,才发现物是人非,过了这村没那店。大为光火,与前半生两个最重要的人,终生断交。即使遭人暗算,两个旧友为其奔波取证甚至背黑锅,也绝不原谅。

这与前面对子君的大度包容相差太远,有点蛮不讲理了。多年婚姻尚会破裂,遑论时好时坏并未确定的恋人关系。刻薄点儿说,活该,自己作掉了美好姻缘。

且慢,不一定美好。两个同一版型的强人朝夕相处,针尖对麦芒,正正得负,天晓得能过几天消停日子。饱经世故火眼金睛的酱子老板对贺涵说,分手未必不是好事。

贺涵与子君。

为了突出戏剧效果,两人一出场,格格不入,彼此讨厌,当面吵,背后损。待子君落难被离婚,这个男人在她的成长奋斗路上,扮演着导师、救星的角色,危急时刻一次次英雄救美。这时子君眼里的对方,是无所不能高不可攀的男神。感激涕零之余,徒有爱慕之心,不配也不敢有非分之想。

贺涵在子君及家人面前,轻松自如,指点迷津,与女版贺涵唐晶相比,感觉有差异,有价值感,更有吸引力,女人就该这样温柔谦和。估计当年的唐晶也曾如此,现在羽翼丰满,头角峥嵘,驾驭不了了。

此剧不但给子君一个悔约被弃的糟糕局面,还给她安排了一个很没面子的小市民原生家庭,缺钱爱财,吵吵闹闹,不成体统,无非是为贺涵提供一次次解危济困、化解问题、大显身手的机会。

我很怀疑,这样的家庭能培养出子君的单纯?想起萨克雷《名利场》中两个家庭背景悬殊的闺蜜,适者生存,没爹可拼就靠自己,不择手段。

贺涵不知不觉中爱上子君,对其振作精神一改旧习好学敢拼脱胎换骨,刮目相看。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了十年的阔太,一年之内,浴火重生,大放异彩。对此,我只能“呵呵”两声。

独立生活困难时,老金出现了;工作问题,贺涵一直罩着。哪来这么好运气?颜值高也奔四十了。现实中,才貌德能兼备的离异女性多了去了,一直单着。若都这般好命,恐怕更多委曲求全的可怜女人们早就出了围城。

就算子君走运,剧中的生活细节也经不起推敲。现身说法吧。我从小生活能力强,家务活全包,下了班恨不得三头六臂,里里外外,风风火火,硬撑到儿子离家上大学,才分手。危机感立刻袭来,怕出意外,影响孩子学业前途。买人身意外保险,好歹留下一笔学费。儿子获全奖出国留学,这条命才没那么值钱了。

我没遇上陈俊生,担保娘俩衣食无忧才走人。离婚协议本来拟了留学费用一人一半,人家拒绝签字,删了才肯。儿子出国前,离婚析产的十来万存款冻结为担保金,学费、生活费、上新东方、考托福、考GRE、往国外投寄求学材料……最高一个月账单一万多。

早上五点多起床,赶到外企给中层管理教汉语。再飙回学院,上课。每个周末和节假日都去外地上函授。半年就垮了,失眠加剧为抑郁,无法正常上班。

看着剧中人笨拙地操持家务,接送孩子,救火般三天两头解决家庭矛盾。白天上班,夜里自学,一年之内从便利店售货、品牌店卖鞋、四处奔波市场调查到外企信息部,还能查出破绽,为贺涵洗刷不白之冤和挽回损失。铁打的女汉子?吃得消吗

说说次要人物。

陈俊生,剧中最苦的主儿,哑巴吃黄连。模样忠厚本分,工作认真负责,做人低调,咋看都不是搞婚外情狠心休妻的混帐玩意儿,偏偏发生了。若说人有多面性,情与理、生活与工作两码事,或是被凌玲忽悠得昏头瞎眼,也还凑和。

可后来从变相赶走老人、区别对待孩子看出对方工于心计自私卑劣的嘴脸,特别是对唐晶使离间计被开除后,盗取泄露客户数据以报复的毒辣手段真相大白时,这个蠢男人居然原谅了差点整垮公司的阴险黄脸婆,与其抱在一起,实在让人忿忿不平。

就说情吧,当初子君剥虾喂他,够体贴的,娇嗲甜美。没算计过人,没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没有感情裂痕,他能晴天霹雳地提出离婚。现在追悔莫及痛苦流涕地想回到“从前”,即使子君不可能回头,以比安提副总的身价,什么样的女人找不到?还不一脚踢开毁了自己一生安定幸福的女骗子,还敢与“根本不是对手”的心机婊同床共枕度过后半生?看不懂。

子君妈妈。看似头脑简单却有心机的泼辣悍妇,没少给子君丢脸,爱占小便宜,保姆都厌恶。言行举止、教育女儿一直是唯利是图的市侩面目。

跳舞相亲时分明盯上了宝剑老头的金表才争抢得手,男方海外归来的儿子看出其图财爱钱,逼其写下有辱人格的保证,她还得意洋洋对俩女儿说:这个不算数的(没有公证)。

老头中风后夜以继日陪伴照顾,换了个人似的重义有情,最后累得猝死在老头之前,虽则查出癌症。截然不同的人品性情,变化之间缺少必要的铺垫过渡。

最不能接受的一点是,子君听了陈俊生的承诺,回家做全职太太,脱离社会时代,成了无知无用的依附品,最后沦为弃妇怨妇,在所难免。

“我负责貌美如花,你负责赚钱养家”,纯属瞎扯。你能一直貌美如花?戴安娜不够貌美如花?倒退到男权时代,女人成了花瓶。

然而,女性解放首先要经济独立,这是《玩偶之家》的老调重弹。在女性工作机会少、性别歧视的年代,“娜拉走后怎么办”的确是个问题。争取婚姻自由的子君(鲁迅小说《伤逝》的同名主人公)没有生计,注定没有出路。

而今还是如此?应当转变观念了。否则,怎么评价山口百惠的激流勇退回归家庭?

生儿育女,打理家政,无疑是一种付出和奉献。现在不是有市场价格么?欧美还有日韩等国家地区,女的回家抚养后代天经地义,男的赚钱养家责无旁贷。当然,女的能力更强,角色可以互换。

自然分工,不存在谁依赖谁、人格独立与否的问题。孩子大了,继续工作。条件许可又不想工作,亦不应被视为吃闲饭的废物。请个保姆,不但吃住,还有工钱。妻子不拿工资,身兼管家、保姆、清洁工、家庭教师等多重角色,若细算起来,男的该欠老婆多少工钱?

既然一家人不能这么算帐,那就不应轻视贬低女性为家庭的付出和劳作。若非要坚持经济独立女性才算解放的旧观念,我要说,这是不公平的,给女性压上了更重的负担。一样赚钱养活自己和孩子,还要承担繁琐的大部分家务,合理吗?

说一下,离异前我的收入超过对方,负担家里大笔开销,还要日复一日做饭洗衣搞卫生。赚钱持家,该做的都做了,照样受到背叛伤害。所以,症结不在于女性经济独立与否,而是双方对家庭和孩子的责任心以及相互体谅、以己度人的良知道德如何。

不堪回首的痛楚往事和切身体会,让我不太看好此剧。这个男人害了你,那个男人来救你,好坏都跟男人绑在一起。

别等着天上的馅饼,靠自己吧,踏实。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投稿、合作、加入读者群

我们在百家号、头条号、搜狐、知乎、简书亦有入驻,敬请关注。

我们的作者来自山川河海,因对电影共同的热爱而聚在一起,在业余时间坚持原创写作,坚持每天更新。希望你喜欢我们的文字,喜欢我们分享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