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 | 纪检监察业务用书之职务犯罪篇

2022-04-15   法律读库

原标题:书单 | 纪检监察业务用书之职务犯罪篇

书单 | 纪检监察业务用书之职务犯罪篇

作者:纪法思享

来源:微信公众号│纪法思享

作者:纪法思享

来源:微信公众号│纪法思享

书单 | 职务犯罪篇

1

于同志 著

《刑事实务十堂课》

最高法刑二庭于同志法官的《刑事实务十堂课:刑事审判思路与方法》由讲稿汇编而成,保留了口语化特点,既前沿权威,又深入浅出。如果你没有很多时间看书,首推这本,可以在最快时间掌握职务犯罪的司法动态。

若说美中不足,就是全书十堂课,只有第七讲是专门关于职务犯罪的,受篇幅所限,意犹未尽。纪法思享曾转载其中三篇:职务犯罪主体、案件管辖、利用职务便利。

2

赵煜 著

《惩治贪污贿赂犯罪实务指南》

《惩治贪污贿赂犯罪实务指南》历三版,过百万字,最大特点是详尽,广集职务犯罪认定疑难问题,对大量疑难案例进行研究探讨,对相关理论学说进行评析。实务中遇到疑难问题,几乎总能在该书中找到对相关知识点的论证,不一定有答案,但总会有启发。

当然,全书类似论文的写法,逻辑严谨的同时,读起来会有些艰涩。哪怕你难以从头到尾读完,仍推荐买一本,像词典一样备查也是极有用的,小编收有新旧2个版本。作者赵煜是纪检监察战线同仁,纪法思享曾转载其公众号佳作《如何读好专业书籍》《如何写好专业文章》。

3

最高人民法院刑庭 编

《刑事审判参考》

作为最高法刑庭唯一对外公开出版的刊物,《刑事审判参考》是刑事审判的一块“金字招牌”,自1999年创办,历经20余载,至今已出版128集,最大亮点是实用性和指导性。

作为必备工具书,《刑事审判参考》陪伴和促成了几代刑事法律人的成长。小编撰写的一则案例分析今年有幸被第128辑刊载。纪法思享收集汇编了《刑事审判参考》职务犯罪案例目录(1999-2020),供索引。

4

张明楷 著

《刑法学》

张明楷老师的《刑法学》可谓当今中国最畅销的刑法学教科书,江湖称“太黄太厚”,需要一定的法律功底。今年新出了第六版,扩容近六十万字,增加了刑法修正案(十)(十一)的相关内容以及2016年7月以后公布的立法、司法解释,并在一些方面作了增删与修改。

虽然张老师的一些理论观点和司法实务有所不同,但我们审理室在遇到疑难问题时,总会讨论张老师的书是怎么说的。实务中看张老师的书,与其说是找答案,不如说更多的是参考他是怎么思考和论证问题的。

5

王晓东 著

《贪污贿赂、渎职犯罪司法实务

疑难问题解析》

这是最高法刑二庭庭长王晓东今年的新书,他每天接触全国各地司法机关商请以及有关机关共同研讨的职务犯罪案件,这些都是必须给予明确结论的真实案件。他将数以百计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进行归纳、梳理和总结,形成这本实务著作,具有权威性、实用性。

该书采用案情、问题、评析相结合的方式,通俗、易懂、实用,纪法思享曾转载其中的《如何在行贿、受贿犯罪事实中甄别出借款行为》,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6

刘树德 任素贤 著

《贪污贿赂罪类案裁判规则与适用》

今年7月新书,第一作者是最高法审管办副主任刘树德。全书分总则、分则、程序三部分,一共22章,每个章节都列明了具体问题和知识点,检索方便快捷;每个知识点首先亮明“裁判规则”,再通过“指导案例”对“规则适用”进行讲解,体例清晰。

全书所选指导案例大多是《刑事审判参考》等权威案例,所引观点有理有据,分析论证直达要义,对构建职务犯罪业务知识体系,解决前沿、疑难、复杂问题颇有助益,详见纪法思享荐语。

7

孙国祥 著

《贪污贿赂犯罪研究》

孙国祥老师作为国内研究职务犯罪最权威的学者之一,比较青睐于案例分析法,这使得他的著作既有理论深度,又贴近实务。

本书对贪污贿赂犯罪立法源流和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展开,对相关刑法规范和司法解释进行理论解读,对大量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有助于细致掌握贪污贿赂犯罪中争议性较大且具有典型性的理论与实务问题。

8

郭竹梅 著

《受贿罪司法适用研究》

作者郭竹梅,是最高检刑事检察部的资深检察官,法学博士,长期从事职务犯罪案件指导和办理、司法解释研究和起草等工作。纪法思享曾转载其关于监检衔接、提前介入

本书论理析法,重在实务,对于受贿罪研究中的疑难问题,从刑法或相关司法解释谈起,再从理论上加以分析论证,最后落脚到实务中如何理解适用,兼具理论性和可读性。

9

罗开卷 著

《贪污贿赂罪实务研究

罗开卷,上海高院刑庭副庭长、三高法官。《贪污贿赂罪实务精解》(2020年版)一书系罗开卷博士在其博士后出站报告基础上修订而成,与其《新型经济犯罪实务精解》(2017年版)一样颇受各界好评。

10

陈国庆 主编

《公职人员职务犯罪认定与证据指引

本书由最高检副检察长陈国庆主编,2019年1月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该书对公职人员职务犯罪100个罪名的认定、证据指引和相关规定均进行了阐释和列举,亮点是详细阐述了如何按照审判标准准确收集、审查、运用证据。

买它,是因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案件审理室关于证据适用的调研报告中,专门提及“下一步,在完善证据指引过程中,对该书有关内容可予以吸收借鉴。”

投稿转载说明

本公号非营利性 不支付稿酬

投稿即视为同意本公号对文章进行转载刊发